递交转业报告后,我如释重负

曾经的我意气风发,一腔热血。军校毕业时,本有机会留校,但总感觉在学校工作,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算不上真正的军人,我的志向不在于此。我有着"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情壮志,期待着能"把酒当歌""醉卧沙场",希望有一天真的能走上战场。我想,只有那样,我的军旅人生才算完整。怀着这样一股激情,我来到了最基层的作战部队。

身为军人,我却干着与打仗无关的事

初入军营,我感受到了另样的火热与激情。当时,正值单位搞基础建设,每天带着战士早出晚归出公差、干杂活。不怕大家笑话,我们当时的工作与建筑工地的小工有些像,搬沙子、抬水泥、捡砖头、挖水沟……

印象中,毕业第一年基本上都是在干这些事情,每天也很忙,四五点钟就要起床,一干就是一整天。至于训练场,真的没有去过几次。

也正是那个时候,我开始遇到了一些"想不明白"的事。一次,我们接到通知,要铺院子里的一条路,但为了体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作风,上级要求必须使用废旧破损的砖头,不能用新的整块的砖块。于是,我们望着旁边码的整整齐齐的整块方砖不敢用,发动战士们到处捡砖头。

当时,单位因为拆老旧营房,扔掉了一些废旧的建筑垃圾,我们就从那里面把能用的砖头捡出来,一块块拼接起来铺路面。但终究,砖头不够用了,路面还有一大截没有"接通"。

任务完成不了怎么办?我没了主意。这时,连队的一名老排长过来,指了指旁边整块的砖,说只能用这些了。可不让用整块的啊!我有些迟疑。他拿起一块,使劲往地上一摔,整砖被摔成了两半。这不就行了!

老排长说。确实被逼的没有办法了,不能违背上级的命令,还要把任务完成,我们就先一块一块把整砖敲破,然后再铺到路上,终于按照上级要求的发扬我军艰苦奋斗作风,"圆满"完成了任务。

慢慢地,我又学会了很多。比如:训练好像没有那么重要,迎检才是最重要的,只要有上级来检查,随时可以停下训练去打扫卫生;菜地里菜种得怎么样,官兵能不能吃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菜畦要修得整整齐齐,拍得漂漂亮亮。

还有就是出去驻训演习时最能体现"能力",训练的器材带没带齐不重要,但必须要把修帐篷用的细线、抹子、水泥带上,有的甚至还带上砖块、石块、小麦种子。拉上线是为了把成片的帐篷搭得整齐;抹子是要用来把排水沟和压帐篷的土埂抹得平整,然后上面再抹一层水泥,显得美观;砖块、石块是为了在每个帐篷门口修条小路,这样搭出来的帐篷显得层次高;而小麦种子的作用更大了,撒在帐篷四周,天气暖和几天后小麦就能长出来,绿油油的,真好看!

那时还流行帐篷村的评比,各个单位为了把帐篷搭好真是绞尽脑汁,驻训一个多月,前期修建帐篷就要好几天,中间如果有刮风、下雨,难免会有损坏,那就要重新整。

那时,大家都乐此不疲地干着这样的事情,我也"入乡随俗"地认为,干好这些事情就是能力素质的体现。慢慢地,我好像都已经忘了军队还有打仗这回事!

为了"生存",我变成了一个"会来事"的人

辛辛苦苦干了三年,同批毕业的多数都调整了岗位,有的晋升了,有的到了机关,可我还是"原地踏步"。这时,一个老乡告诉我一条"真理":不能只是低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是呀,这几年我也发现一种怪现象:有一些干部能力素质很强,工作兢兢业业,比如比武考核的尖子、先进连队的主官,他们平时很辛苦,开大会也经常被表扬,可每次年底调整晋升都听不到他们的名字,很多人在一个岗位上一干就是四五年,最后年纪大了没办法选择转业;

而有些干部能力素质很是一般,带兵也不会带,甚至自己体能考核都不合格,可他们"情商"很高,经常游离于机关和领导之间,最后出人意料地得到重用,大家都称这样的人为"黑马"。

看着身边不断有"黑马"出现,我也慢慢总结出:能干的不如会跑的,点兵的不如点菜的,官兵说好不如领导说好;只会低头拉车早晚要撞南墙,学会抬头看路才能一片坦途。

于是,我学会了巴结领导。隔三差五就往机关跑,逢年过节就到领导家里"意思"一下。很快我"脱颖而出",作为基层的优秀人才被调到机关工作。

那时,有的领导把任用干部当成了自己的特权,把干部正常的晋升调整当成是对他们的"恩宠",总想得到金钱或物质上的回报。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大家干工作都会有个目标:我要傍到哪个领导,几年能晋升,要花多少钱才能得到那个位子?巴结领导、送礼调职在当时是比较普遍的,大家感觉也是理所应当的。

在这种风气和环境下,我也慢慢地变成了"会来事"的人,干工作不怕官兵不喜欢,就怕领导看不见,不断学会讨好直接领导、分管领导、主要领导……

对待自己的父母远没有对待自己的领导好,就是我们真实的写照。

所以这些年,我虽然没有成为"黑马",但也能按部就班地得到晋升,比起有些人来说,"付出"算是得到了"回报"。

应付"五多",我感到身心俱疲

常常有人问我,"不打仗,你们当兵的到底在忙些什么?"说实话,让我说,我也说不清楚,但确实每天在不停地忙。忙得要"5加2""白加黑",忙得周末假日经常不能回家陪陪老婆孩子,忙得要不停推迟婚期或找人代替结婚,忙得妻子临产不在身边,忙得亲人离世不能回去奔丧……

而所有这一切,一句"军人是要有牺牲奉献精神的"的解释就能让我无话可说,领导一句"只有灯火通明才能前途光明"的鼓励又能让我倍感振奋、干劲十足。

然而,军人的牺牲奉献也不能没有底线,不能只强调"军人"的特性而忽略了他们作为"人"的基本属性,不能把他们当成没有血肉和七情六欲的机器人,他们也需要家庭的温暖,他们的妻儿也需要陪伴。

然而,即使"灯火通明"了也未必能"前途光明",多数人到了中年反而是越来越看不到希望,这不光是职务晋升的前途越来越渺茫,更心寒的是感到忙得没有什么意义,归属感越来越差。

也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五多"造成的。"五多"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是有历史和传统的,在各个地方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可没想在军队得到了如此的"发扬光大"。

一次,某大领导刚上任,来看望下面的部队,计划在我们单位待半个小时。本是一次很普通的活动,领导只想看看他手下的部队是个什么样子,我们却足足准备了一个月。陪同人员确定、路线设计、院子挂什么标语展板、沿途让领导看到哪些活动、谁参加谈话、如何回答问题……

机关准备各种方案计划汇报稿,通宵熬夜加班;基层忙着背记理论、打扫卫生,搞得身心俱疲。上级一遍一遍过来验收,一次次推翻预案一次次重新来过……

这只是部队"五多"现象的一个小小缩影,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这些都在摧残着官兵的斗志和感情。我有时都在怀疑,我是如何熬过来的。这些年为了毫无意义的工作,我失去了太多的东西:身体的健康、孩子的成长、父母床前尽孝……而又眼见着身边的军嫂一个个变成了"女汉子"。

递上"转业申请",我终于如释重负

终于,我们盼来了新时代。改革强军的号角吹响,领袖的声音振聋发聩,纠治"四风""五多",铲除军中 "老虎",让军队回归"打仗"的属性,提出"建成世界一流军队""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

于是,我们欣喜地看到:官兵中思战谋战的氛围浓了,训练时间不能随便挤占了,上级检查不用层层陪同了,晋升调职选改士官不用送礼了,"军人依法优先"在社会上很好地落实了,军人的工资待遇越来越好了……

本想重新振作精神大干一场,可突然发现我已不能适应新时代强军征途的要求。这些年我失去刚毕业时的豪情壮志,带兵打仗的本领也已经荒废,而又满怀对家人的亏欠和愧疚之心。

虽然如果我继续留下来,也许职务上还能得到进一步提升,但我想以我现在的能力和状态,继续在部队工作将不能给强军兴军发挥多少作用,也达不到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更愧对领袖的殷殷嘱托,所以,我郑重向组织递交了我的转业申请。

有一种爱叫做放手。正因为我深爱着这身军装,所以才选择让更适合的人来穿上她,这样才能发出更加耀人的光辉。也许转身离开,是像我这样的人为强军事业、为军队强大作出的最后贡献。

战友们,你们是幸运地,赶上了新时代,赶上了好领袖。希望你们能吸取我们的教训,不要重走我们的错路、弯路,一门心思钻研打仗问题、练就打赢本领,尽快把我军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尽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