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自學”:找不到好中醫?岐黃原創15天中醫零基礎入門

有口脣乾裂的毛病,有一陣嚴重了,試用艾條灸了以下穴位: 三陰交(雙)、太溪(雙),每天一次,每穴15分鐘。共灸了2次,口脣不再開裂褪皮。

結論:三陰交、太溪補全身之元陰,水旺則鍋不開,所以經雲:壯水之主,以治陽光。

心得二:

素來體弱,長年感冒不斷,病也不重,症也不斷,甚煩。前幾日忽重,隨用艾條灸之,方法如下: 曲池(雙) 手三里(雙) 合谷(雙) 外關(雙) 灸了2次感覺不錯,特此介紹給大家。

曲池者,強壯穴也,又有清熱之效(本人陰虛火旺故取),一般只在風熱感冒時取之;

三里是我平時灸時無意中體會到得穴位,其做用應同足三里,我每次灸此穴時熱感可電傳至三間、合谷!怪到叫三里啊!!!厲害,祖宗沒欺我!!!

接着說,外關調三焦,合谷理頭面,道理不再贅述。我深愛灸法,因其好操作,更因其無所不治,還兼有拔山之力。

每一根氣海神針特製粗艾條,都要經過人工精心篩灰、去雜質工序。堅持灸氣海補養陽氣,適合腎虛陽虛,痰溼體質,溼氣重,常人堅持艾灸氣海、關元穴也可以強身健體保長壽!

心得三:

灸法中效力最強者化膿灸,非瘢痕灸(化膿灸)及隔物灸次之,艾條灸又次,用某些灸盒則效微矣。化膿灸,起陳荷、決生死;發泡灸即非瘢痕灸,去大病,再延壽;艾條灸,尋常病,隨手治。

化膿灸,用3年以上的陳艾絨,直接放在要灸的穴位上,待其燃盡更換一柱再灸,灸後在1個月內所灸處化膿(無菌性化膿),等膿幹、痂掉,則病除。此謂之化膿灸,古時每壯艾絨大的底是闊1釐米左右的圓錐體,小的艾柱俱稱爲半粒米大。不用拔罐貼藥的,量足了它自己出膿,實在不出,喫點發物發之足矣。

心得四:

喜歡灸法的灸友們可看看《謝錫亮灸法》,再早的可看周眉生老先生的《灸繩》。

心得五:

風寒感冒,速灸雙合谷各30分鐘,即效,多次的體會。說的辦法是效速,我各灸了10分鐘,就好了大半。凡是家有老人、孩子的我真心勸你們學學灸法,錢不錢的另說,副作用爲零,效果又神速,老人孩子少受苦啊!!!

心得六:

宋·竇材所著《扁鵲心書》雲: “真陽元氣虛則人病,真陽元氣脫則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藥第二,附子第三。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臍下三百壯;五十可兩年一灸臍下三百壯;六十可一年一灸臍下三百壯,令人長生不老。餘五十時常灸關元五百壯.……遂得老年健康。”此法簡效宏,乃吾等之福矣!

心得七:

大椎,爲強壯穴,主一身之熱。 凡屬熱病皆治,比如退燒,有點刺出血加罐的,有針刺的,有刮痧的,不一而足。我曾在某網站見一帖,用灸盒灸大椎,手持艾條灸天突,共記半小時,咽疼大減,咳嗽頓止。所以我也用大椎防治小兒感冒鬱而化火。

如:這幾年我兒子有感冒症狀了,我用艾條灸以下穴位:大椎、 風門、肺俞、身柱,一般每次每穴3分或5分鐘,總共10來分鐘,一般1次到2次就好了。

千萬注意:市售艾條慘不忍睹,所以大家一定小心,這裏只推薦仰望岐黃家的;隨手放一塊毛巾,如有火星崩落,急用毛巾輕拂即可。如果孩子太小,建議用灸盒。

堅持艾灸扶陽,108粒隨身灸艾柱(艾條段),25:1,三年艾,煙白絨純雜質少,艾柱放入艾灸盒中想灸哪就灸哪,首次購買送艾灸盒+隔熱布袋+經絡圖。

冬至白天老媽喫了些薑片,晚上回家後興起給老媽灸了一柱,約30分鐘半小時後,老媽說感覺四肢都有涼風外走,效果不錯。立春當日,也小試一下,效果同上。我曾經讓母親連續灸了幾天的湧泉,母親說,灸時感覺到熱流從後背上頭了,呵呵,可惜母親未能堅持下來。

灸者,久也,從火從久之意,功到自然成啊。

心得八:

下面談談我化膿灸關元后的體會。

因本人以前是陰虛體質,又疏於調理,漸至腰疼,3年前得複發性口瘡,所以暗思應爲腎虛腰疼。隨喫了幾十副中藥,僅僅顯效而已,心中煩悶不已,又想經雲:若要安,丹田三里不要幹。隨用芝麻大的小艾絨在關元灸(呵呵,怕疼啊),大概7壯也就10分鐘就結束了。起身一走,呵呵,腰不疼了。想第一次用艾條灸治口瘡,只在湧泉灸了大概20分鐘光景,第二天花生米大的口瘡小了一半。心中大爲感慨,這纔是應了祖宗的話:火有拔山之力啊!

這2天我用黃豆大的艾絨,每天灸30壯。第一天灸了20壯,灸完神清氣爽,渾身是勁兒。呵呵,怪道腎爲先天啊,這是人的能量庫啊!!

我不同意某些人說:灸關元是透支先天之說。試想《扁鵲心書》中述,一匪90而人道不衰(咱們灸可不是爲了這個啊,呵呵),難道他的先天就無窮盡?!最近(忘了在哪)看到有帖子說:關元溝通先天和後天。。。。。。

心得九:

需要把三百多個穴位都記住嗎?

不需要!

中醫在按摩經絡時有個說法叫「以痛爲俞」,也就是說疼痛的部位就是按摩的穴位。比如你知道自己患有心臟方面的疾病,就可以在相應的心經和心包經上沿著經絡慢慢地按壓,去感受整條經絡上各處的感覺。

如有的地方痠痛,有的地力刺痛,有的地方麻木,有的地方發酸、發脹,那麼這時你按摩的重點就放在最痛的部位,把病竈揉開、揉散,甚至拔罐、艾灸、敲打都可以,越是痛感明顯的,越要堅持多刺激此處,這樣你身體的疾病很快就有好轉。

有些人明明知道自己心臟有病,可在這兩條經上按壓時並沒有明顯的痛感,這時,你左右兩隻手臂上都要去摸,因爲人體經絡左右都是對稱和一致的,但患病時左右經絡的反應並不完全一樣,痛感明顯的就代表著病偏向於哪一邊,這也說明了你這條經絡的氣血不足,反應遲緩,這時的冶療以食療爲主先,補足氣血,同時在這條經絡上慢慢摸,看上面是否有硬塊,是否多出了一塊肉,是否比別處微微凸起,然後重點搓揉這個部位就行了。如果只是死記硬背了所有穴位,但忽視了最痛的那一點,治病效果絕不會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