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科舉環境中,林則徐是清朝少有的實幹家,也是少有的清官。林則徐出身貧苦,父親是鄉村私塾先生,家裏人口多,生活困難。林則徐的母親,每天帶着女兒們辛苦做女紅,讓林則徐上學路上順便賣了。貧苦的童年,讓林則徐一生都能保持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因爲家教好,林則徐自小養成了極好的個人品質。有一次,他跟小夥伴在外面玩,一個路過的老太太,掉了一串銅錢,兩人都跑過去幫着撿,那位同學用腳踩住一文銅錢,等老太走了,就偷偷地藏進了自己衣袋。林則徐看在眼裏,非常不爽,但也沒有發作。

林則徐後來做到兩廣總督,那位同學也在廣東,就想辦法找老同學安排個肥缺。林則徐很乾脆,拒絕幫助,說“兒時心術如此”,連一文銅錢你都要貪,我絕不相信你能保持廉潔。那位同學碰了釘子,只好託關係調到別的省,後來果然因爲貪污受賄落馬。

林則徐晚年給子孫分家產,三個兒子一人拿到了六千串銅錢。全部銅錢加起來,按銀價折算,還沒一萬兩白銀。要知道,林則徐任官四十年,僅封疆大吏就做過二十年,到老只能留下這點積蓄,稱得上是官場中的奇蹟,後來連曾國藩都說,大吏能清廉到這種樣子,“真不易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