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作为传播思想文化和社会信息的工具,在近代中国的文明史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五四时期,报刊的数量与质量都得到空前发展,政治评论、学术辩答、思想自由传播都在报刊上蔚然成风,这些,都为五四运动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基础和舆论动力。五四运动中的健将们正是以报刊为主要阵地,高举“民主”“科学” 的大旗,向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发起猛烈的冲击,并开始了探求振兴中华的根本道路。

下面,就由小团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五四时期以《新青年》为首的几个代表性的报刊吧!

《新青年》

创刊时间:1915年9月15日

主编:陈独秀

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新青年》刊行于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末尾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重要历史转折时期。它以激进的态度,投入了五四运动前后反对封建文化思想和传统的革命潮流,成为“五四”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的重要阵地,其创刊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新青年》创刊号发表具有发刊词性质的《敬告青年》一文,向青年提出了“自由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六项希望,并指出:“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包含了以“民主”和“科学”两大思想为武器反对封建思想主张的萌芽。

在“五四”运动前后,以鼓吹民主、科学,提倡新文学为主要内容,曾刊载鲁迅的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李大钊的论文《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主义的胜利》,陈独秀的论文《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等。在宣传马克思主义、反对封建伦理道德、呼唤人性的觉醒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新青年》坚持“世界的而非锁国的”的原则,对于外国文学的各种流派和作家采取了开闳的态度,它先后译介了俄国的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契诃夫、安特莱夫、索洛古勃、库普林、阿尔志跋绥夫,波兰的显克维奇,瑞典的斯特林堡,法国的莫泊桑,英国的王尔德、格里高里夫人,印度的泰戈尔,日本的武者小路实笃等人的创作。第4卷第6期(1918年6月15日)办了“易卜生号”。该刊还译介了苏联高尔基、卢那察尔斯基的文学论文。

《每周评论》

创刊时间:1918年12月22日

主编:陈独秀

1918年12月22日,陈独秀、李大钊在北京创办《每周评论》周刊。陈独秀撰写的《发刊词》说:“《每周评论》的宗旨,也就是‘主张公理,反对强权’八个大字”。其内容以及时反映当前迫切的政治问题为主,与《新青年》侧重理论的特点互补充,支持《新青年》的文学革命,重点报道五四运动,更重要的是,它重点报道了五四运动,坚持正确和舆论导向。在当时具有很大的影响。

《每周评论》前25期由陈独秀主编,一直坚持反对军阀和日本帝国主义的政治鼓动,宣传反封建的文化思想,初步介绍社会主义思想,为"五四"运动作了重要的思想准备。自第26期起由胡适任主编。

《新潮》

创刊时间:1919年1月1日

主编:傅斯年

《新潮》是在《新青年》的直接影响之下出版的,在五四运动前后,举起伦理革命和文学革命的旗帜,表现了鲜明的反对封建道德和封建文学的战斗色彩。

《晨报副刊》

创刊时间:1916年

编者:先后为孙伏园、刘勉己、丘景尼、江绍原、瞿菊农、徐志摩

五四运动前后,《晨报副刊》是《新青年》之外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介绍俄国革命的主要阵地。李大钊参与工作,并撰写文章。所出的“劳动节纪念”专号、“俄国革命纪念”专号,所辟的“马克思研究”专栏,均为中国报刊之首举。同时,也兼容并包地介绍过各种社会改良主义、修正主义的学说,表现出初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复杂状况。随著马克思主义宣传中心逐渐转向上海,《晨报副刊》遂在鲁迅支持下,把主要篇幅用来推进新文学了。

《湘江评论》

创刊时间:1919年7月14日

主编:毛泽东

《湘江评论》“以宣传最新思潮为宗旨”。在创刊宣言中,毛泽东指出:“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

《湘江评论》辟有“东方大事述评”、“西方大事述评”、“湘江杂评”、“世界杂评”、“放言”、“新文艺”等栏目,以引导民众放眼世界、改造中国为宗旨,以宣传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统治的思想和歌颂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为内容。毛泽东在该刊上发表的《民众的大联合》等文章号召人民大众联合起来,敢于斗争,争取胜利,深刻揭示了民众的强大革命力量,引起反动统治者的恐慌。

《天津学生联合会报》

创刊时间:1919年7月21日

主编:周恩来

《天津学生联合会报》辟有主张、要闻、时评、新思潮、来件、文艺、演说、翻译等十多个栏目。其宗旨是:宣传新思潮,报道与评论国内外时事和全国学生运动,指导革命青年学生 的反帝反军阀的斗争。该刊物积极介绍和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引起的新思潮,并创造性地提出了"革心"与"革新"的口号,提倡改造旧社会和改造自己思想相结合。

编辑:李鑫

美工:李鑫

责编:臧潇

编审:石桥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