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總是會碰到瓶頸期。有時候在瓶頸期的泥潭裏掙扎,會覺得無比絕望,似乎看不到盡頭。

幾百年前陽明先生的弟子陸澄也碰到了這個難題。他困惑地向自己的老師詢問:“知識沒有長進,怎麼辦呢?”

這一定不是來如此問陽明先生的第一個學生。學生們對自己的要求都很高,總希望能夠儘快地掌握與理解知識,並求進一步的提高。面對這個很多人都有的疑惑,陽明先生是這樣回答的:“爲學須有本原,須從本原用力,漸漸“盈科而進”。做學問要有個根本,必須在這個根本上下功夫,循序漸進。

曾經有仙家用嬰兒來做比喻,比喻很貼切。嬰兒在母腹中時,只是一團純潔的精氣,甚至還不能稱爲是個人,又能有什麼知識呢?出生後,纔開始啼哭,不久又能展現笑意。這是對人普遍的表達。再後來,能夠認識他的父母兄弟了,這是對個體的體認。認知上的東西漸漸清晰之後,又有了體能上的變化,漸漸地能站立行走、拿東西、背東西了。到最後,世界上基本的事情都能夠勝任。

陽明先生引用嬰兒的比喻,非常通俗易懂。因此學問若想有所長進,應具備兩種精神。一是最基本的立志。立志當然要高遠,但是他的基礎卻是最基本的性情。這個性情,便是人的本原。二則是循序漸進,學會修煉和等待。聖賢之人能使天地安寧,萬物生長,這也是一步步修身養性而成的。淺陋的後儒見到聖人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就想在剛開始就把一切學到,又哪裏會有這樣簡單的道理呢?

“盈科而進”一詞,最早出現於《孟子》。孟子曰:“源泉混混,不捨晝夜,盈科而後進,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爾。苟爲無本,七八月之間雨集,溝澮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聲聞過情,君子恥之。”

有本源的泉水滾滾地朝下傾瀉,晝夜不停,低窪之處被注滿後又繼續向前奔流,一直流進海洋。這同樣強調了用形象的比喻強調了做學問的兩個方面:本原與過程,立志與修煉。泉水若沒有本源,便無法暢流;若不堅持向前奔流,那麼會永遠停留在低窪之處,無法前進。

立志與修煉又像樹的生長。志是那粒種子,沒有種子,便無法生根發芽。修煉的過程則是培育,當種子生根發芽,也就有了成長的空間。當大樹漸漸長出枝幹與樹蔭,又何愁不開花結果呢?有了困惑,若是懷着向上的進取之心,學會積累與循序漸進,也會走向高遠之志。

哪裏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只不過我們終究不怕窪地的幽深,如水流一般源源不斷地將它填滿,然後破之而出,奔湧向更遠的前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