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要說最可能的,個人認爲現在的綜合學說應該更靠譜一些,意思就是小行星撞擊地球只是其中一個因素,而氣候變化與火山噴發等因素集中到了一起導致恐龍滅絕的可能性其實更大一些,畢竟當時的時間是距離現在約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時期,現在都是猜測,但以小行星撞擊地球爲主,普遍承認也是有一些依據支撐的,下面我就重點介紹一下這些方面。

提出恐龍滅絕於小行星撞擊的原因是人們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上發現了一個叫做希克蘇魯伯的隕石坑,通過這個坑的研究,發現這裏這層岩石剛好是地質學家稱爲白堊紀與第三紀時間界限的岩層分界線,而最主要的現象是下層岩石中,即白堊紀岩石地層中含有豐富的恐龍化石,而在這個岩層分界線以上,即第三紀地層中,恐龍的化石痕跡就完全消失了,這種現象就表明恐龍並沒有生存到第三紀時期去,而且是最主要的一個依據。

科學家在這個岩石分界線出發現了大量的銥元素,銥是一種稀有金屬,它在我們地球中的平均含量非常低,數據顯示只有十億分之一,但是經過研究發現,在這個岩層中的銥含量是正常含量的約200倍,這是非常令人喫驚的,所以這將依元素的源頭直接指向了太空當中,經過對外太空隕石的分析,科學家得出太空中的銥含量比地球高出約千倍的結論,並且在研究隕石坑時人們還在這層白色岩石中找到了衝擊石英的證據,這是隻有小行星纔會留下的標記,所以更加認定是小行星所爲!

雖然說有人質疑小行星無論如何也不會導致全球的恐龍全部滅絕吧?但是恐龍確實是突然滅絕了,但是後期也是有其他生物延續了下來,所以說並不是全部生物都滅絕了,只是說恐龍滅絕了,所以個人更加偏向與綜合的結論,及不只是小行星一個因素導致的恐龍滅絕,最主要的還是與當時環境發生改變可能有很大的原因,畢竟我們現在沒有更多的證據,唯一能看到的就是那時候的恐龍化石,希望科學發展的將來,我們能早日研究出這個恐龍滅絕的真正原因,將真相公佈於全世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