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爸爸》到《一个母亲的复仇》,都反映了印度女性社会地位低下的残酷现实。印度需要《摔跤吧,爸爸》、《一个母情的复仇》的圆满结局来慰藉现实,鼓励女性对未来充满信心,更需要《印度的女儿》、《德里罪案》把“印度的伤口”撕开来放在太阳下反复暴晒,直面恶行。

Hi,智白嗲们

如果有一种犯罪能为这座21世纪的首都代言,那就是强奸。德里以“性侵”闻名,人们把这称为印度的“强奸之都”,导致其他城市的女性都害怕去德里。

在那里,性骚扰就和吃饭一样频繁。每天,这个城市的某个角落都会有强奸案发生。

女性晚上独自在城里走路,或者一个人坐在酒吧,经常会有男性过来问:“多少钱?”

在这些场合下,会有很多男性努力去提醒女性,家才是她们应该待的地方。

全世界都不会忘记发生在2012 年 12 月 16 日晚上的“印度黑公交轮奸案”。23 岁的印度德里大学医学系女学生 Jyoti Singh Pandey 和男朋友看完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后准备回家。

他们坐上了一辆看着像是公交车的大巴后,车里的六名男性轮奸了这个女孩,他们还残忍地折磨她,导致她的肠道被毁。袭击者还毒打了这个女孩的朋友,并把他们两人扔出车外,任由女孩等死。

当时有很多路人在一旁围观奄奄一息的Jyoti无动于衷 ,没有一个人打急救电话,直到印度警察来到现场,用毛毯裹住受害者的身体,将 Jyoti 送往医院。

医生震惊地发现,她体内的肠子只剩下了不到5%,推测是因为被生锈的铁棍粗暴抽出所致。

案发那天她和朋友看的那部求生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并没有支撑她活下去。

周六早上,在遭到残暴对待的13天后,这个曾梦想着改善他人生活的物理疗法女学生Jyoti ,无法再实现自己的梦想了。

她死于多器官衰竭,德里最黑暗的一天由此开启。

印度母亲复仇联盟计划

即将在国内上映的电影《一个母亲的复仇》再次掀起了人们对2012年“印度黑公交轮奸案”的记忆。

这部由“宝莱坞最后的女王”希里黛玉·卡普尔主演的高能女性复仇电影,是根据“印度黑公交轮奸案”改编的。

电影中戴维琪视阿莉亚为自己的亲生女儿一般,但阿莉亚并不领情,还以女士来称呼戴维琪。原因是:她只有一个妈妈且已经去世。

阿莉亚和朋友在一次派对中遭到强暴后被扔到臭水沟中,所幸被路人救下。原本平静的家庭陷入生活的阴霾。

阿莉亚的洗澡桥段让我记忆深刻,用力的搓洗自己,那一层又一层的污秽好像怎么都洗不掉,用力的洗到血渗出了皮肤。

这种疼痛,从来都不仅仅只是肌肤之痛。

家人经过一番曲折的上诉后,法庭上法官的判词却是:“没有指纹、没有精液、她的陈述不可信、当庭无罪释放”。父亲愤怒之下,当庭打了强奸犯,但却被逮捕。

这立刻点燃了大家心中的怒火,继母戴维琪更是因此陷入绝望。其中一个罪犯是她的问题学生,在她面前还以被判无罪示威。

一向知书达理的化学老师戴维琪只好依靠私家侦探查清四名罪犯的日常,靠一已之力开始了复仇大计。

复仇开始时很有仪式感,片中戴维琪和为她提供情报的私家侦探,用传统宗教合理化了复仇举动对现代司法的破坏。

上帝不是万能的,所以“他”创造了母亲。

这句话顺便将传统英雄所具备的神性赋予了戴维琪,她也由此被封为复仇女神。

复仇大计伴随着紧张有力的音乐节奏铺展开来后,罪犯中毒倒地口吐白沫、被阉割丧命于厕所、背上新罪名锒铛入狱。

一幕接一幕的高能“制裁”,完成了让罪犯生不如死的目标,直到戴维琪家人与最后一位罪犯博斗,最终劫后余生。

而母亲在瘫痪的罪犯病床边狠狠地说出那句:她妈妈在这呢,才令摩尔在复仇女神的光环下回过神,这位如“死神”般的可怕女人,原本只是一位深爱着女儿的普通母亲。

复仇之后变得狼性十足的妈妈

得知继母为她做的一切之后,从来不喊她妈妈的阿利娅,在电影最后一幕喊了戴维琪一声妈妈。

她们完成了世纪大和解。

正义到不了的地方

还有母亲

电影中的母亲用复仇的方式亲手终结了屈辱和不公,简直大快人心。

解气虽解气,很多人也提出这样的问题:“你觉得这位母亲应不应该这样做?”

凡是违法的事都不应该,然而她做了,因为她是一位母亲。

复仇女神问侦探“不对和错误你选择哪个”,杀人不对,任凶犯逍遥法外是错误的,我相信每一位母亲内心都会选择不对,而且这是最真实的抉择。

当法律都不能制裁强奸犯时,一个后妈为女儿所能做的事,那就是用自己的方式杀掉那些畜生。

就连将长相像普京的无权警察都在暗中给她递枪,祝她早日解决渣渣罪犯。整个社会的腐烂程度,也可想而知。

虽然这部电影的落脚点在母爱的深沉和强大,让女性站起来为女性发声,是一件超有意义的事情,但是比起当年的德里黑公交案的惨烈程度,以及它对印度社会问题的探讨都只是蜻蜓点水。

印度黑公交轮奸案

成史上最“幸运”悲剧

摩尔记得此案当初被BBC拍成纪录片《印度的女儿》后,很快被印度社会禁播。随后,奈飞也将其改编成《德里罪案》。

这个大事件不断被提及,且每次都能击中大家的痛点和愤怒。

当时,这起事件的恶劣程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它引发了印度全国上下的抗议,甚至震惊了世界。

这个习惯贬低女性的城市,成千上万的民众走上街头,压倒了警察、催泪弹和高压水炮,表达他们的愤怒。

这是印度迄今为止针对性侵犯和强奸声势最浩大的民众和媒体抗议活动,同时还引发了全国性的示威。

让人觉得非常荒谬的事实是:在12月16日遭到侵害的“印度女儿”,其实比成千上万的其他强奸受害者都要幸运。

她属于极少数得到些许司法公正的女性之一。她被送进医院治疗,她的陈述被记录在案,数日之内六名强奸嫌疑犯一一被捕,而且他们是以故意杀人罪被起诉。

如此之高的效率在一向人手不够又格外懒散的印度司法系统可说是闻所未闻。

正如纽约时报所说:这名女孩的悲剧之所以非比寻常,原因并非在于侵害的残忍程度,而是在于它终于引发了反响。

它提醒大家:这是一桩残忍的施暴案件,也是印度无数类似案件的缩影,强奸在印度是一个社会现象,也是印度社会其他方方面面问题的一个体现和阶段性爆发。

从不同阶级、不同宗教信仰间的不平等到贫富分化严重,到暴力多发,再到教育的缺乏,一整套腐烂的社会机制繁杂到让人一时难以理清的程度。

身在其中的人不是做着美国梦,就是想着逃离,却忽视了脚下的这片土地,在德里浓厚的雾霾中,他们在不停的迷失。

令人窒息三连的印度众生相

BBC纪录片《印度的女儿》曾采访了与受害者相关的人。令导演感到绝望的是,和受害者Jyoti一起被扔出窗外的男子想要高价接受采访,将Jyoti的惨痛经历当做发财利器。

6名罪犯都出身在平民家庭,他们是:公车司机、助理健身教练、和水果贩、还有一名未成年人,以及准备去新德里找工作的年轻人。

被抓到时,他们还一脸无辜。

接受采访的强奸犯以及亲属都不遗余力地描绘他们的生活是如何艰难与不幸。

犯人说他自小家境贫寒,没钱也不愿读书,亲人教育他的方式非打即骂。

或许因为这段经历,在长大后的他们想要“教育”夜晚出门的Jyoti,想要炫耀身为男性的权威时,才会毫无顾忌地使用暴力并且感到如此理所当然。

同样对惨剧表示漠视的还有犯人的父母及妻子。

妻子对着镜头问:“难道我就不是印度的女儿了,丈夫被判死刑后我和孩子的死活就没有人管了吗?”

我竟无言以对。

这就是他们悲哀。对一些连基本的生存权都没有得到保障的社会底层人来说,正义、公平以及公共利益就像是装饰品,和每天要吃的面包比起来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正如纪录片想要说的,家庭和社会需要对此负有责任,没有一个强奸犯可以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中被割裂出来。

然而把主要甚至是全部的责任归咎到大环境中是很可笑的,毕竟不是每一个出生艰苦的人长大后就注定成为犯罪者。

按照印度的传统,男性普遍崇拜自己的母亲,这名罪犯也不例外,但他却对自己的罪行毫无悔意,并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女孩也有责任,晚上,女孩就应该呆在家里,而不是在外面瞎晃悠。印度只有20%的好女孩,坏女孩都应该受到惩罚...

印度男性尊崇的不过是自我想象中的女性形象。一旦社会出现不合群的,超出自我认识的女性形象时,就想办法将其扼杀。

他们最大的恶是感觉不到他们在作恶,看得人不寒而栗。

法律在他们的生活的地方是失效的。虽然,印度拥有反对强奸的法律,在公车上有女性专座,还拥有女性官员,以及特设的警方协助热线。

啪啪打脸的官方宣言:我们这是很安全的

但面对仇视女性的男权文化,这些措施形同虚设。

人们被灌输的观念是,强奸造成的最糟糕结果是受害者遭到了玷污,这样就找不到男人来娶她,因此解决方法就是嫁给强奸者。

印度新闻里常常有这样的报道画风:女孩被强奸,强奸犯却心安理得的表示:我愿意出狱后接受这个女孩,取她为妻。

在这次轮奸事件发生数月前,一些知名政界人士把升高的强奸案数据归咎于女性越来越多地使用手机,以及在夜间外出。

这位官员甚至公开谴责受害者的婚前性行为。

最奇葩的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律师说出“我们有世界上最好的文化,因为我们的文明里没有女人的位置”这样的话。

这话是要被西方女权主义活剥的。

2013年9月13日,印度法院判处其中4名被告死刑,黑公交司机在狱中自杀,另一名罪犯则被认定案发时为未成年人,被判处了仅仅3年的有期徒刑。

由于印度强奸案频发,强奸案都会搁置很长时间,新德里市目前大概还有8900余宗性侵案没有处理。

这个庞大的数字,让人想想都觉得恐惧。此刻,你只想问这个世界会变好吗?

一边是童话

一边是残酷现实

Jyoti一家反而成为是这个腐烂迷失之城最开明的人,但也是最清醒的受害者。

他们一向重视女儿的教育,用为女儿准备的嫁妆钱供她读大学,希望她长大后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然而,却要面对永远失去女儿的事实。

Jyoti的父亲在葬礼上说:“做为一个父亲,我用我的双手,哄这个小小的婴儿休息,抱她在怀里,逗她玩,手把手教她走路;可也是这同一双手,现在却要点起她葬礼的火焰,这太难了,真的太难了,我一想到这,就根本说不出话来。”

未公布受害者姓名之前,人们称她为印度的女儿。她爸爸说:“她的名字在印度语里是光的意思,她出生的时候,我们被赐予了光和幸福”。

Jyoti的遭遇为印度社会改革打开了的契机,女性也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做出反击。然而,印度女性的生存状态依旧堪忧,性侵依旧是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印度近年来广受关注的电影,从《摔跤吧!爸爸》到《一个母亲的复仇》,都反映了印度女性社会地位低下的残酷现实。

暴力事件每天都在世界各地不停上演,不仅仅发生在印度。每个国家都在用各自的表达方式反暴力。

日本青少年犯罪高峰期,电影《告白》中的老师同样用复仇的方式为被杀害致死的孩子惩罚作恶的学生。

这个黑暗的复仇故事背后折射出一系列社会问题。

未成年罪犯受《少年法》的保护,就算杀人也只是教育一下后就放归社会,所以她不得不亲自动手“复仇”,让罪犯们认清自己的错误,认识生命的宝贵,了解自己犯下的罪,然后背负罪恶感活下去。

上帝不是万能的,法律不是天衣无缝的,所以上帝创造了妈妈。

印度需要《摔跤吧,爸爸》、《一个母情的复仇》的圆满结局来慰藉现实,鼓励女性对未来充满信心,更需要《印度的女儿》、《德里罪案》把“印度的伤口”撕开来放在太阳下反复暴晒,直面恶行。

那我们呢?我们需要的不是多如牛毛的无脑恋爱剧,也不是满嘴跑火车的意淫职场剧,而是真正有力量和价值的影视作品。

了不起的女性们在全球各地闪闪发光,摩尔将和「泰山小姐」共同挖掘每一个或励志、或感人、或引人深思的真实故事。推荐你阅读这篇令人五味杂陈的影后人生:

- 内容原创,图片来自网络,转载请联系公众号 -

责任编辑:陈泰山 / 编辑:Nina/ 设计:Zoe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