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爸爸》到《一個母親的復仇》,都反映了印度女性社會地位低下的殘酷現實。印度需要《摔跤吧,爸爸》、《一個母情的復仇》的圓滿結局來慰藉現實,鼓勵女性對未來充滿信心,更需要《印度的女兒》、《德里罪案》把“印度的傷口”撕開來放在太陽下反覆暴曬,直面惡行。

Hi,智白嗲們

如果有一種犯罪能爲這座21世紀的首都代言,那就是強姦。德里以“性侵”聞名,人們把這稱爲印度的“強姦之都”,導致其他城市的女性都害怕去德里。

在那裏,性騷擾就和喫飯一樣頻繁。每天,這個城市的某個角落都會有強姦案發生。

女性晚上獨自在城裏走路,或者一個人坐在酒吧,經常會有男性過來問:“多少錢?”

在這些場合下,會有很多男性努力去提醒女性,家纔是她們應該待的地方。

全世界都不會忘記發生在2012 年 12 月 16 日晚上的“印度黑公交輪姦案”。23 歲的印度德里大學醫學系女學生 Jyoti Singh Pandey 和男朋友看完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後準備回家。

他們坐上了一輛看着像是公交車的大巴後,車裏的六名男性輪姦了這個女孩,他們還殘忍地折磨她,導致她的腸道被毀。襲擊者還毒打了這個女孩的朋友,並把他們兩人扔出車外,任由女孩等死。

當時有很多路人在一旁圍觀奄奄一息的Jyoti無動於衷 ,沒有一個人打急救電話,直到印度警察來到現場,用毛毯裹住受害者的身體,將 Jyoti 送往醫院。

醫生震驚地發現,她體內的腸子只剩下了不到5%,推測是因爲被生鏽的鐵棍粗暴抽出所致。

案發那天她和朋友看的那部求生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並沒有支撐她活下去。

週六早上,在遭到殘暴對待的13天后,這個曾夢想着改善他人生活的物理療法女學生Jyoti ,無法再實現自己的夢想了。

她死於多器官衰竭,德里最黑暗的一天由此開啓。

印度母親復仇聯盟計劃

即將在國內上映的電影《一個母親的復仇》再次掀起了人們對2012年“印度黑公交輪姦案”的記憶。

這部由“寶萊塢最後的女王”希裏黛玉·卡普爾主演的高能女性復仇電影,是根據“印度黑公交輪姦案”改編的。

電影中戴維琪視阿莉亞爲自己的親生女兒一般,但阿莉亞並不領情,還以女士來稱呼戴維琪。原因是:她只有一個媽媽且已經去世。

阿莉亞和朋友在一次派對中遭到強暴後被扔到臭水溝中,所幸被路人救下。原本平靜的家庭陷入生活的陰霾。

阿莉亞的洗澡橋段讓我記憶深刻,用力的搓洗自己,那一層又一層的污穢好像怎麼都洗不掉,用力的洗到血滲出了皮膚。

這種疼痛,從來都不僅僅只是肌膚之痛。

家人經過一番曲折的上訴後,法庭上法官的判詞卻是:“沒有指紋、沒有精液、她的陳述不可信、當庭無罪釋放”。父親憤怒之下,當庭打了強姦犯,但卻被逮捕。

這立刻點燃了大家心中的怒火,繼母戴維琪更是因此陷入絕望。其中一個罪犯是她的問題學生,在她面前還以被判無罪示威。

一向知書達理的化學老師戴維琪只好依靠私家偵探查清四名罪犯的日常,靠一已之力開始了復仇大計。

復仇開始時很有儀式感,片中戴維琪和爲她提供情報的私家偵探,用傳統宗教合理化了復仇舉動對現代司法的破壞。

上帝不是萬能的,所以“他”創造了母親。

這句話順便將傳統英雄所具備的神性賦予了戴維琪,她也由此被封爲復仇女神。

復仇大計伴隨着緊張有力的音樂節奏鋪展開來後,罪犯中毒倒地口吐白沫、被閹割喪命於廁所、背上新罪名鋃鐺入獄。

一幕接一幕的高能“制裁”,完成了讓罪犯生不如死的目標,直到戴維琪家人與最後一位罪犯博鬥,最終劫後餘生。

而母親在癱瘓的罪犯病牀邊狠狠地說出那句:她媽媽在這呢,才令摩爾在復仇女神的光環下回過神,這位如“死神”般的可怕女人,原本只是一位深愛着女兒的普通母親。

復仇之後變得狼性十足的媽媽

得知繼母爲她做的一切之後,從來不喊她媽媽的阿利婭,在電影最後一幕喊了戴維琪一聲媽媽。

她們完成了世紀大和解。

正義到不了的地方

還有母親

電影中的母親用復仇的方式親手終結了屈辱和不公,簡直大快人心。

解氣雖解氣,很多人也提出這樣的問題:“你覺得這位母親應不應該這樣做?”

凡是違法的事都不應該,然而她做了,因爲她是一位母親。

復仇女神問偵探“不對和錯誤你選擇哪個”,殺人不對,任兇犯逍遙法外是錯誤的,我相信每一位母親內心都會選擇不對,而且這是最真實的抉擇。

當法律都不能制裁強姦犯時,一個後媽爲女兒所能做的事,那就是用自己的方式殺掉那些畜生。

就連將長相像普京的無權警察都在暗中給她遞槍,祝她早日解決渣渣罪犯。整個社會的腐爛程度,也可想而知。

雖然這部電影的落腳點在母愛的深沉和強大,讓女性站起來爲女性發聲,是一件超有意義的事情,但是比起當年的德里黑公交案的慘烈程度,以及它對印度社會問題的探討都只是蜻蜓點水。

印度黑公交輪姦案

成史上最“幸運”悲劇

摩爾記得此案當初被BBC拍成紀錄片《印度的女兒》後,很快被印度社會禁播。隨後,奈飛也將其改編成《德里罪案》。

這個大事件不斷被提及,且每次都能擊中大家的痛點和憤怒。

當時,這起事件的惡劣程度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它引發了印度全國上下的抗議,甚至震驚了世界。

這個習慣貶低女性的城市,成千上萬的民衆走上街頭,壓倒了警察、催淚彈和高壓水炮,表達他們的憤怒。

這是印度迄今爲止針對性侵犯和強姦聲勢最浩大的民衆和媒體抗議活動,同時還引發了全國性的示威。

讓人覺得非常荒謬的事實是:在12月16日遭到侵害的“印度女兒”,其實比成千上萬的其他強姦受害者都要幸運。

她屬於極少數得到些許司法公正的女性之一。她被送進醫院治療,她的陳述被記錄在案,數日之內六名強姦嫌疑犯一一被捕,而且他們是以故意殺人罪被起訴。

如此之高的效率在一向人手不夠又格外懶散的印度司法系統可說是聞所未聞。

正如紐約時報所說:這名女孩的悲劇之所以非比尋常,原因並非在於侵害的殘忍程度,而是在於它終於引發了反響。

它提醒大家:這是一樁殘忍的施暴案件,也是印度無數類似案件的縮影,強姦在印度是一個社會現象,也是印度社會其他方方面面問題的一個體現和階段性爆發。

從不同階級、不同宗教信仰間的不平等到貧富分化嚴重,到暴力多發,再到教育的缺乏,一整套腐爛的社會機制繁雜到讓人一時難以理清的程度。

身在其中的人不是做着美國夢,就是想着逃離,卻忽視了腳下的這片土地,在德里濃厚的霧霾中,他們在不停的迷失。

令人窒息三連的印度衆生相

BBC紀錄片《印度的女兒》曾採訪了與受害者相關的人。令導演感到絕望的是,和受害者Jyoti一起被扔出窗外的男子想要高價接受採訪,將Jyoti的慘痛經歷當做發財利器。

6名罪犯都出身在平民家庭,他們是:公車司機、助理健身教練、和水果販、還有一名未成年人,以及準備去新德里找工作的年輕人。

被抓到時,他們還一臉無辜。

接受採訪的強姦犯以及親屬都不遺餘力地描繪他們的生活是如何艱難與不幸。

犯人說他自小家境貧寒,沒錢也不願讀書,親人教育他的方式非打即罵。

或許因爲這段經歷,在長大後的他們想要“教育”夜晚出門的Jyoti,想要炫耀身爲男性的權威時,纔會毫無顧忌地使用暴力並且感到如此理所當然。

同樣對慘劇表示漠視的還有犯人的父母及妻子。

妻子對着鏡頭問:“難道我就不是印度的女兒了,丈夫被判死刑後我和孩子的死活就沒有人管了嗎?”

我竟無言以對。

這就是他們悲哀。對一些連基本的生存權都沒有得到保障的社會底層人來說,正義、公平以及公共利益就像是裝飾品,和每天要喫的麪包比起來顯得那麼微不足道。

正如紀錄片想要說的,家庭和社會需要對此負有責任,沒有一個強姦犯可以從他所處的社會環境中被割裂出來。

然而把主要甚至是全部的責任歸咎到大環境中是很可笑的,畢竟不是每一個出生艱苦的人長大後就註定成爲犯罪者。

按照印度的傳統,男性普遍崇拜自己的母親,這名罪犯也不例外,但他卻對自己的罪行毫無悔意,並說:一個巴掌拍不響,女孩也有責任,晚上,女孩就應該呆在家裏,而不是在外面瞎晃悠。印度只有20%的好女孩,壞女孩都應該受到懲罰...

印度男性尊崇的不過是自我想象中的女性形象。一旦社會出現不合羣的,超出自我認識的女性形象時,就想辦法將其扼殺。

他們最大的惡是感覺不到他們在作惡,看得人不寒而慄。

法律在他們的生活的地方是失效的。雖然,印度擁有反對強姦的法律,在公車上有女性專座,還擁有女性官員,以及特設的警方協助熱線。

啪啪打臉的官方宣言:我們這是很安全的

但面對仇視女性的男權文化,這些措施形同虛設。

人們被灌輸的觀念是,強姦造成的最糟糕結果是受害者遭到了玷污,這樣就找不到男人來娶她,因此解決方法就是嫁給強姦者。

印度新聞裏常常有這樣的報道畫風:女孩被強姦,強姦犯卻心安理得的表示:我願意出獄後接受這個女孩,取她爲妻。

在這次輪姦事件發生數月前,一些知名政界人士把升高的強姦案數據歸咎於女性越來越多地使用手機,以及在夜間外出。

這位官員甚至公開譴責受害者的婚前性行爲。

最奇葩的是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律師說出“我們有世界上最好的文化,因爲我們的文明裏沒有女人的位置”這樣的話。

這話是要被西方女權主義活剝的。

2013年9月13日,印度法院判處其中4名被告死刑,黑公交司機在獄中自殺,另一名罪犯則被認定案發時爲未成年人,被判處了僅僅3年的有期徒刑。

由於印度強姦案頻發,強姦案都會擱置很長時間,新德里市目前大概還有8900餘宗性侵案沒有處理。

這個龐大的數字,讓人想想都覺得恐懼。此刻,你只想問這個世界會變好嗎?

一邊是童話

一邊是殘酷現實

Jyoti一家反而成爲是這個腐爛迷失之城最開明的人,但也是最清醒的受害者。

他們一向重視女兒的教育,用爲女兒準備的嫁妝錢供她讀大學,希望她長大後成爲自己想成爲的人。然而,卻要面對永遠失去女兒的事實。

Jyoti的父親在葬禮上說:“做爲一個父親,我用我的雙手,哄這個小小的嬰兒休息,抱她在懷裏,逗她玩,手把手教她走路;可也是這同一雙手,現在卻要點起她葬禮的火焰,這太難了,真的太難了,我一想到這,就根本說不出話來。”

未公佈受害者姓名之前,人們稱她爲印度的女兒。她爸爸說:“她的名字在印度語裏是光的意思,她出生的時候,我們被賜予了光和幸福”。

Jyoti的遭遇爲印度社會改革打開了的契機,女性也開始發出自己的聲音,做出反擊。然而,印度女性的生存狀態依舊堪憂,性侵依舊是個嚴重的社會問題。

印度近年來廣受關注的電影,從《摔跤吧!爸爸》到《一個母親的復仇》,都反映了印度女性社會地位低下的殘酷現實。

暴力事件每天都在世界各地不停上演,不僅僅發生在印度。每個國家都在用各自的表達方式反暴力。

日本青少年犯罪高峯期,電影《告白》中的老師同樣用復仇的方式爲被殺害致死的孩子懲罰作惡的學生。

這個黑暗的復仇故事背後折射出一系列社會問題。

未成年罪犯受《少年法》的保護,就算殺人也只是教育一下後就放歸社會,所以她不得不親自動手“復仇”,讓罪犯們認清自己的錯誤,認識生命的寶貴,瞭解自己犯下的罪,然後揹負罪惡感活下去。

上帝不是萬能的,法律不是天衣無縫的,所以上帝創造了媽媽。

印度需要《摔跤吧,爸爸》、《一個母情的復仇》的圓滿結局來慰藉現實,鼓勵女性對未來充滿信心,更需要《印度的女兒》、《德里罪案》把“印度的傷口”撕開來放在太陽下反覆暴曬,直面惡行。

那我們呢?我們需要的不是多如牛毛的無腦戀愛劇,也不是滿嘴跑火車的意淫職場劇,而是真正有力量和價值的影視作品。

了不起的女性們在全球各地閃閃發光,摩爾將和「泰山小姐」共同挖掘每一個或勵志、或感人、或引人深思的真實故事。推薦你閱讀這篇令人五味雜陳的影后人生:

- 內容原創,圖片來自網絡,轉載請聯繫公衆號 -

責任編輯:陳泰山 / 編輯:Nina/ 設計:Zoe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