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我们就把曾子与孔子最得意的三个学生(颜回、子路、子贡)对比一下,来看看曾子脱颖而出的成功秘诀。意思就是说,有一天孔子问子贡:“你老实说,你和颜回谁更强一些。

他是老师眼里的笨学生,关键这个老师还不是一般的老师,而是大名鼎鼎的孔子。孔子曾经对他有过这样的评价:“参也鲁”。

这个“参”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笨学生”曾子。曾子,姓曾,名参,字子舆。或许大家对曾子不会太陌生,还记得他的那句名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而“鲁”就是鲁钝,反应慢。孔子的意思就是说曾子鲁钝,不够聪明。可见曾子在老师的眼里是个“笨学生”。确实在孔子生前的时候,曾子也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表现,而且也没入选“四科十哲”。

可就是这样一个“笨学生”,反而却成为了孔门成就最高的人。儒家能有今天,曾子功不可没。曾子门下大师辈出,像子思就是曾子的学生,而孟子又是子思的学生,所以这一脉也被称为儒家正统。

正是曾子将孔子的学说发扬光大,像儒家经典《大学》就是曾子所著,而《论语》也是曾子和曾子的学生们编纂而成。也就是说,曾子不仅为儒家学派开枝散叶,还为儒家学派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正因为曾子对于儒家的贡献,后世尊其为“宗圣”。成为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与孔子、颜子、子思、孟子比肩并称为五大圣人。

那么曾子是如何从老师眼里的那个“笨学生”,逆袭成为同门中成就最高的学生。这可是孔门,孔子门下弟子三千,光贤者就有七十二人。可谓是人才济济,竞争激烈。曾子能够在这些优秀的同学中脱颖而出,足以可见其人生之传奇!

那我们就把曾子与孔子最得意的三个学生(颜回、子路、子贡)对比一下,来看看曾子脱颖而出的成功秘诀。

01 虽然我没你聪明,但是我比你长寿

要说曾子的同学中,谁的学习成绩最好,当属学霸颜回(颜回,字子渊,亦称颜渊)。颜回可以说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而也被孔子认为是传承其衣钵的最佳人选。作为孔子的弟子,颜回在《论语》中并不是描写最多的一个,但却是受到孔子赞赏最多的一个。

《论语》有这样一篇,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意思就是说,有一天孔子问子贡:“你老实说,你和颜回谁更强一些?”子贡答道:“老师啊,我怎么敢和颜回比呢?他闻一知十,我闻一知二,怎敢望其项背?”孔子很感叹:“是啊,不但你不如颜回,我和你一样,也不如颜回啊!”

就连老师孔子都自愧不如,可见颜回得多聪明啊!关键这么聪明的人,竟然还这么勤奋。在上千弟子中,孔子独称赞他“好学”,而且认为除了颜回之外,再没有听说好学的人。这在《论语》中反复出现。

如在《雍也》篇中,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又如在《先进》篇中,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就怕人家天赋聪明还勤奋好学,颜回简直就是无敌学霸。按理说曾子面对这么强大的同学,在孔门中应无出头之日。

可惜的是颜回太沉浸于学习中,而不注重身体,只活了四十来岁。以至于没有足够的时间形成成熟的思想体系,也没有给后世留下任何著作。

而曾子高寿,活到了70来岁。在曾子晚年的时候,孔门弟子已经所剩无几了。就这样,曾子把所有人都熬死了,自己理所当然的成为孔门最有资历的代言人。

曾子为何长寿?这源于其注重身体保养。《论语》有这样的记载: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意思就是说曾子病重,把弟子们叫到跟前说:“你们掀开被子,看看我的脚和手,都保全得很好吧!我一生正像《诗经》上说的:‘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小心谨慎,以保其身。从今以后,我知道身体能够免于毁伤了。小子们,要记住啊!”

正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所以曾子一直好好的保护着身体。这也正是其注重身体保养,从而成功的把大部分同学都熬死了。由此可见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身体一切都免谈。

颜回尽管所有的方面都很强,但是却输在了身体上。不仅辜负了老师孔子的一片期许,也没有为儒家学派的发扬光大作出应有的贡献。

历数当时的圣人多高寿,老子活了84岁,孔子活了73岁,墨子活了92岁,孟子活了84……由此可见,你只有活得足够的长,你才能有足够的时间去将自己的思想体系完善,也才能有足够的影响力。

而曾子深谙其道:尽管我没你聪明,但是我比你长寿。只要我活得足够的久,我就有机会超越你。

02 虽然我没有你有资历,但是我比你有耐力

要说曾子的同学当中,谁的论资排辈最老,当属大侠子路(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子路是所有同学中年龄最大,也是跟随孔子时间最长,当之无愧的孔门大弟子。

这在《论语》中可以看得出来,子路是被提到最多的弟子。除了颜回,子路是孔子寄予希望最大。当子路死的时候,对孔子打击特别大,第二年孔子也去世了。

可是子路成也勇,败也勇。他的勇保护了孔子周游列国的安全,但是他的勇也让自己付出了生命。当时卫国发生了宫廷政变。卫国在任的国君是卫出公,卫出公在外流浪的老爸蒯聩要回来当国君,也就是老爸要和亲儿子抢国君之位。当时卫国大权掌握在孔悝手里,这个孔悝是蒯聩的侄子,但是孔悝不同意蒯聩回来当国君。

于是蒯聩就联合自己的姐姐伯姬(也就是孔悝的母亲),一起绑架了孔悝。逼迫孔悝赶走了卫出公。这一家子,也够乱的。正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

而子路是孔悝的家臣。当时他在陈国,得知这个消息,子路非常愤怒,二话不说赶去救孔悝。恰好此时,孔子的另外一名弟子子羔也在卫国当官,看到卫国发生的一切,就想要逃离。在路上正好碰到前去救援的子路。子羔说:“卫国现在已经乱成一锅粥了,你现在去太危险了。”

子路还是没听,单枪匹马就去了卫国。此时蒯聩已然得势,大权在握。子路最终寡不敌众,被剁成肉酱。

孔子听到子路死去的消息,在大庭广众之下就大哭起来。并且让人把厨房里的肉酱倒掉,从此不再吃肉酱。

我们一方面赞叹子路的忠勇,另一方面也不得不为子路惋惜。其实孔子是不赞成这种匹夫之勇的行为。

这在《论语》中有这样的记载:“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意思是说:“孔子对颜渊说:‘被任用,就施展抱负;不被任用,就能躲藏起来,只有我和你才能这样吧!’一旁的子路上前问道:‘那么,您统率三军的话,又会找谁共事呢?’孔子说:‘那种空手搏虎,赤足过河,即使死了都不会悔悟的人,我是不会找他共事的。我一定要找那种遇事谨慎,善于通过巧妙的谋划来取得成功的人共事。’”

可惜,生性鲁莽的子路未能听从老师的教诲,也没有扛起儒家学派大旗的重任。而曾子的性格与子路大不同,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正如曾子自己说的那段话:“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正是凭着天天多次的自我反省,一点点进步,最终使得曾子后来居上。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靠的是耐力,而不是爆发力。或许我没有你的资历,但是我比你更有耐力。

03虽然我没你有钱,但是我比你更专注

要说曾子的同学中,谁的经济实力最强,当属首富子贡(端木赐,复姓端木,字子贡)。子贡是孔子最依赖的学生,也是孔子的大管家。子贡是孔子周游列国的财力支持者。孔子率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所用基本上是子贡负担的。正是子贡出色的能力,孔子给予他高度的评价。

在《论语》中记载: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孔子称他为“瑚琏之器”,意思就说子贡特别有才能,可以担当大任。

的确,子贡是太能干了。在政治上,纵横捭阖不输于苏秦、张仪。公元前483年,齐国的田常作乱于齐,想先出兵伐鲁,子贡为免除孔子怀国之忧,自告奋勇出使齐、鲁、吴、越、晋等国。他攻心为上,说齐伐吴;投其所好,说吴救鲁;设身处地,说越攻吴;鼓动晋侯,备战吴军;结果吴军在攻晋中大败,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乘势伐吴,灭了吴国。灭吴三年后,越国称霸东方。简直天下诸侯皆为其棋子,任其摆布。

在经商上,不输于陶朱。对子贡超杰非凡的经商才能,孔子在世时就已亲见。他说子贡不认受穷的命而去囤积牟利,凡进行预测就经常猜中,这就是“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论语.先进》)子贡善于经商,正是由于他超杰非凡的经商才能,方使他成为春秋时代最成功的商人之一,后来他的财富到了可以和诸侯分庭抗礼的程度。

子贡就是一个全能选手,实战派。就是因为他太忙了,所以他在孔子身边学习的时间并不长。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正是子贡多面出击,以至于他在儒家学术的造诣上差了些。

反观曾子,一生专注于钻研孔子学说。《韩诗外传》中说齐国想聘请他为丞相,楚国想欢迎他去做令尹,令尹相当于丞相。晋国也想迎取他为上卿,丞相之一。但曾子都没有答应,皆不应命。

因为曾子他非常清楚自己要什么,也知道自己不要什么。他头脑清醒、性格坚强,坚持自己的选择,走自己的人生道路。虽然我没有你有钱,但是我比你更专注。

综上所述,正是曾子的长寿,耐力和专注,使得他从老师眼里的“笨学生”,一举超越其他同学,成为孔门一代圣人,并且将儒家学派发扬光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