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李斯之所以不自殺,是因爲他自恃能言善辯,有功勞,實無反叛之心,而想要上書作自我辯解,希望二世能幡然醒悟,將他赦免。於是就從獄中上奏書說:“我任丞相治理百姓,已經三十多年了。曾趕上當初秦國疆土狹小,方圓不過千里,士兵僅數十萬的時代。我竭盡自己微薄的才能,暗地裏派遣謀臣,供給他們金玉珍寶,讓他們去遊說諸侯,同時暗中整頓武裝,整治政令、教化崐,擢升敢戰善斗的將士,尊崇有功之臣。故而終於能以此脅迫韓國,削弱魏國,擊破燕國、趙國,剷平齊國、楚國,最終兼併六國,俘獲了它們的國君,擁立秦王爲天子。接着又在北方驅逐胡人、貉人,在南方戡定百越部族,以顯揚秦王朝的強大。並改革文字,統一度量衡和制度,頒佈於天下,以樹立秦王朝的威名。這些都是我的罪狀啊,早就應當被處死了!只是由於皇上希望我竭盡所能,才得以活到今日。故望陛下明察!”奏書呈上後,趙高卻命獄吏丟棄而不予上報,並且說道:“囚犯怎麼能上書!”

李斯應當明白,趙高才是權力的真正擁有者,與其把精力放在搞定二世,讓二世幡然醒悟上,不如低下身子去搞定趙高。而且雖然說了那麼多的自己的功績,但要看對方是不是一個會念舊的人,現實的情況是二世懷疑李斯已經對二世不忠,這纔是最大的問題,自己的功勞再大也不會抵消不忠這樣的大罪名。附原文:斯所以不死者,自負其辯,有功,實無反心,欲上書自陳,幸二世寤而赦之。乃從獄中上書曰:“臣爲丞相治民,三十餘年矣。逮秦地之狹隘,不過千里,兵數十萬。臣盡薄材,陰行謀臣,資之金玉,使遊說諸侯;陰修甲兵,飭政教,官鬥士,尊功臣;故終以脅韓,弱魏,破燕、趙,夷齊、楚,卒兼六國,虜其王,立秦爲天下。又北逐胡、貉,南定百越,以見秦之強。更克畫,平鬥斛、度量、文章,布之天下,以樹秦之名。此皆臣之罪也,臣當死久矣!上幸盡其能力,乃得至今。願陛下察之!”書上,趙高使吏棄去不奏,曰:“囚安得上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