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真菌病是由皮膚癬菌、酵母菌及非皮膚癬菌等真菌引起甲感染的統稱。

而甲癬是由致病性真菌(通常爲皮膚癬菌)侵犯甲板或甲下組織所引起的病變。俗稱爲灰指甲。

由於人口老齡化、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擴散、腎上腺皮質類固醇激素和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化療藥和免疫抑制藥的廣泛使用、公共浴室的增多和越來越多的人選用旅遊鞋或運動鞋等等因素,促使甲癬的發病率繼續不斷地增高。

甲癬是皮膚科常見多發病,占人羣發病率2~5%。甲癬可發生於任何一個甲,但趾甲的發病率遠比指甲高,拇趾甲更爲多見。甲癬是病原真菌的儲藏庫,常伴發於足癬或體股癬。

甲癬常由紅色毛癬菌、須癬毛癬菌、絮狀表皮癬菌等各種真菌引起。少數由其他絲狀真菌、酵母樣菌及酵母菌引起,偶爾也可由孢子菌、鐮刀菌及土色麴黴等引起,大多見於營養不良的甲。甲真菌病的臨牀表現症狀◤

混濁:甲板混濁,不透明呈雲霧狀,表面失去光澤。

肥厚:甲板下角質物堆積而肥厚。

表面凹凸不平:由於甲下角質物堆積,甲板被破壞致使甲板表面凹凸不平,失去光澤。

甲分離:增厚的甲角質脫落,甲牀與甲板發生分離。

變色:因病原菌,角質致使病甲呈白色、黃色、褐色甚至黑色。

甲板萎縮:甲板會被真菌蠶食,甲板變薄、縮小,殘留少許甲板。

甲板脫落:甲板被真菌完全破壞,只殘留少許甲板在甲牀上。

甲板翹起:真菌把甲板下的角質物蠶食或脫落掉,使甲板完全翹起,只有根部連着。

鉤甲:老年人患甲癬因活動不便,生活不能自理,病甲長得很長,而且彎曲,形成鉤甲。

甲溝炎:病甲在甲根部軟組織增厚,伴有炎症、潮紅、腫脹。

真菌侵入甲板的4個途徑◤

甲癬分爲4種類型:

1、遠端側位甲下型:

一般由皮膚癬菌引起,病原菌開始侵犯遠端側緣甲下角質層,再侵犯甲板底面,逐漸導致甲板變色變質,失去正常光滑外觀,甲板下堆積角質層的碎屑,使得甲板與甲牀分離脫落。

2、白色表淺型:

一般由致病真菌直接侵入甲板,引起甲板淺層雲霧狀白色混濁。

3、近端甲下型:

由致病真菌通過甲小皮而進入甲板下、甲牀上,引起近端甲板下面呈現甲板粗糙、肥厚,甲板凹凸不平。

4、全甲毀損型:

整個甲板被致病真菌破壞,甲板脫落,甲牀表面殘留些粗糙角化物堆積,是以上3種甲癬的最後結果。

如何治療?◤

1、系統治療。臨牀上常用的口服藥物是伊曲康唑、特比萘芬、氟康唑,均需在肝功能正常時服用,建議必要時在治療前和治療中監測肝功能,也應注意藥物間相互作用的問題。

2、局部治療。口服藥的同時可聯合外用藥以提高療效。口服藥有禁忌的患者,或者症狀較輕者可單用外用藥治療。常用藥物有阿莫羅芬搽劑、環吡酮胺甲搽劑。

3、除去病甲。如果病甲顯著增厚或僅有1個病甲,可採用手術拔甲。若有甲母質損傷則應慎用手術拔甲,以免加重損傷。

4、激光治療。甲清激光治療儀是用於甲真菌病治療的全新技術,主要是通過其強穿透力作用在病甲上,有效的深入甲牀到達真菌菌落繁殖的組織部位,進而徹底殺死病菌,使指(趾)甲恢復正常。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