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於是,小謝及其母親立即慕名來到中山醫院,肝外科專家周儉教授爲母子倆進行了詳細檢查後,認爲小謝爲母親捐肝具有可行性,爲他們開出了肝移植前必須完成的各項檢查。小謝母親蔣女士2018年1月突然發現黑便、大量嘔血,在附近醫院進行檢查及止血等治療後立即轉至中山醫院急診進一步診治。

還記得去年,那個感動了無數人的捐肝救母的故事嗎?2018年5月10日,在母親節前夕,母子倆開開心心,康復出院!這一年,小謝和謝媽媽康復後生活得很幸福。就在一個月前,在肝移植病友們的祝福中,小謝和謝媽媽還一起慶祝了新生“週歲”!

一年前的母親節前夕,29歲的小謝提前給媽媽送上了一份特別的母親節禮物——“從此以後,您就是我的‘心肝寶貝’!”2018年4月12日,小謝母子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進行了親屬活體肝移植手術,小謝自願捐出近一半的肝臟來挽救媽媽的生命。“特別感謝中山醫院的醫務人員,給了我母親第二次生命,讓我們可以繼續幸福地生活下去。” 2018年5月10日,母子倆一起康復出院了。

小謝母親蔣女士2018年1月突然發現黑便、大量嘔血,在附近醫院進行檢查及止血等治療後立即轉至中山醫院急診進一步診治。

經過一系列檢查發現,原來蔣女士一直患有自身免疫性肝病,導致嚴重肝硬化伴食道胃底靜脈曲張,繼而引發了便血、上消化道出血和腹水等症狀。當時,病人的血色素徘徊在3-4g,只有正常女性的四分之一,急需輸血。爲了搶救媽媽,小謝毫不猶豫擼袖獻血。但這樣並不能徹底挽救母親的生命,因爲肝硬化晚期病人隨時有生命危險,且生活質量顯著下降。

爲了防止病人隨時發生大出血的風險,蔣女士從急診轉入消化科後還進行了胃鏡下的食管靜脈曲張套扎治療。

大二的時候,父親因爲罹患肺癌離開了我們,我不想再失去母親,當時我的夢想就是希望媽媽可以見證我將來結婚、生子……

小謝

當小謝從醫生那裏得知肝移植是唯一可以挽救媽媽的方法時,他沒有絲毫遲疑就做出了決定,“只要我符合條件,我就願意捐肝給媽媽!”於是,小謝及其母親立即慕名來到中山醫院,肝外科專家周儉教授爲母子倆進行了詳細檢查後,認爲小謝爲母親捐肝具有可行性,爲他們開出了肝移植前必須完成的各項檢查。

不幸中的萬幸,小謝各項檢查都沒有問題,血型和母親的也相配,可以移植了!但是另一個麻煩也接踵而至。“聽說血型相通的人,脾氣也相通,我們倆都很‘倔’,我母親堅決反對我把肝捐給她,一方面怕影響我的身體,另一方面也擔心手術的成功率。

小謝生拉硬拽地把母親拉進了中山醫院的肝外科病房,但在中山醫院術前的這幾天裏,母親的態度悄悄地發生了變化。“我一住進病房,身邊的病友就讓我放心,說這裏是全國做肝移植最好的醫院之一。樊嘉院士、周儉教授率領的團隊爲我們動手術,還有什麼不放心?”雖然手術方面的顧慮打消了,但是做母親的都不願意犧牲兒子的健康。

“我給女兒捐肝十多年了,現在女兒很好,我也完全恢復成一個健康的人!”癌症康復、移植受者病房服務志願隊的一對換肝母女開導蔣女士。蔣女士看到站在眼前的活例證,看到兒子滿臉的期盼和堅定,她終於同意了!

爲40天的“最小嬰兒”打通生命“最難通道 ”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