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我国消费“主引擎”动力强】“五一”小长假,全国各地消费市场供需两旺,交出亮丽成绩单。北京市商务部门重点监测的60家零售、餐饮企业四天实现销售额32.2亿元,同比增长6.5%。上海市共接待游客1500万人次,全市纳入假日监测统计的161家主要旅游景区(点)累计接待游客560万人次,同比增长33%。(人民日报)

在北京,东来顺、全聚德等老字号餐馆人声鼎沸;在上海,朱家角古镇、枫泾古镇等传统文化民俗景点游人如织;在苏州,购买小吃“袜底酥”的游客排成长龙……

“五一”小长假,全国各地消费市场供需两旺,交出亮丽成绩单。北京市商务部门重点监测的60家零售、餐饮企业四天实现销售额32.2亿元,同比增长6.5%。上海市共接待游客1500万人次,全市纳入假日监测统计的161家主要旅游景区(点)累计接待游客560万人次,同比增长33%。

消费是中国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也是持续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97790亿元,同比增长8.3%,其中,3月份增长8.7%,增速比1—2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为近半年新高。一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5.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满足最终需求,提升产品质量,加快教育、育幼、养老、医疗、文化、旅游等服务业发展,改善消费环境,落实好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增强消费能力,让老百姓吃得放心、穿得称心、用得舒心。

今年以来,我国持续推进减税降费、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促进就业,特别是年初开始实施的个人所得税改革以及专项附加扣除方案,有效增加了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此同时,不断消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消费需求进一步释放,消费市场亮点纷呈——

消费升级跑出加速度。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长较快,规模以上商业企业化妆品类、通讯器材类商品同比分别增长10.9%和10%,增速分别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和1.7个百分点。网络零售品质不断提升,有力驱动消费升级,更好地满足了人们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消费需求。

新兴消费带来新体验。据商务部统计,一季度全国实物网上商品零售额实现1.78万亿元,同比增长21%,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18.2%,较上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线上线下加速融合,无人超市、新型便利店等新业态、新场景不断涌现,更便利、更多元的消费渠道有力聚拢人气。

消费热点更加多元化。一季度,全国实现餐饮收入10644亿元,同比增长9.6%,高于商品零售增速1.3个百分点。大众化餐饮、外卖等细分市场快速增长。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同比增长20.6%,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9.9%,较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24.6,比去年四季度提高3.2点,处于历史高位水平。前不久,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了2018年消费者满意度调查结果,70个大中城市的消费者满意度综合得分为73.68分,总体处于良好水平。“当前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商品和服务品类更多、品质更好、品牌更优,进一步激发了人们购买欲望。我国正加快建立健全高层次、广覆盖、强约束的质量标准体系,强化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提高消费者维权能力,创建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这些措施都有力地提振了消费信心。”国家发改委综合司巡视员刘宇南说。

“随着我国消费规模持续扩大,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继续优化,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将更加凸显。这既是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旺的表现,也将进一步提升我国经济抗风险能力,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更多后劲。”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说。

相关报道>>>

人民日报:中国经济的无限潜能

“中国经济‘超预期地稳定’。”这是路透社对2019年中国经济开局成绩单的评价,符合国际社会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主流判断。4月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花旗银行、摩根大通等海外金融机构纷纷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并对中国经济前景表示乐观。

以超大经济体量保持中高速增长,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不断扩大开放……这些努力,在为自身高质量发展赋能的同时,也让世界经济的动力源更加强劲。潮流不息,趋势浩荡,“断崖说”“崩溃论”等荒谬说法不攻自破。越来越多人相信,中国经济彰显强劲韧性,蕴藏无限潜能。

潜能来自于经济结构优化。相较于投资、出口,消费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黏性。一季度,中国最终消费支出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5.1%,消费继续发挥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是中国经济具有强大韧性的关键所在。有海外学者曾预测,随着中国中等收入群体长期持续扩大,到2030年,中国消费支出将高达14.3万亿美元,占世界总量的22%。

潜能来自于回旋空间巨大。中国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进程中,不断孕生出发展的动力和空间。今年一季度,我国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教育、制造业技改等“补短板”领域投资,同比分别增长43%、14.7%、16.9%,均明显快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6.3%的增速。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中国经济还有巨大增长潜力等待释放。

潜能来自于新旧动能转换。每分钟约7件专利递交申请,每小时约25万人乘高铁出行,每天约1.65万户企业新登记成立;制造出世界上最薄的玻璃、最轻的地铁,建造出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最大的水陆两栖飞机……随着创新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国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已超过欧盟。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分享经济等为代表的新动能不断孕育壮大,中国高质量发展动力澎湃。

强劲韧性与磅礴潜能并非从天而降,更难以坐享其成。有韧性的经济,往往需要政策和体制机制在关键时候作出适应性的改变,从而激励更有效率的经济活动,让经济活力充分释放。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更加稳固,中国发展的回旋余地和应变能力不断提升,靠的正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科学决策。截至2018年末,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336项重大改革举措中已出台实施方案的超过95%。我们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推动中国经济保持价格回升、成本下降、盈利改善、信心增强的良性循环。激发只争朝夕的改革精神和越开越大的开放气魄,将助力中国经济中流奋楫、再上台阶。

“中国的经济奇迹没有结束,而是进入了第二阶段”,2017年美国《福布斯》杂志如此评价中国发展。从大风大浪中发展起来的中国经济,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抢抓历史机遇期主动攻坚,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更有能力在风雨中破浪前行,创造新的更大奇迹。(来源:人民日报)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DF372)

(本文来自于财经头条)

责任编辑:凌辰 SF17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