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拆烏里揚諾夫斯克號航母后悔嗎?俄羅斯至今仍無法建造核動力航母!

烏里揚諾夫號航母作爲前蘇聯的首艘大型核動力航母,代表了蘇聯海軍發展的最高峯,同時它也是蘇聯航母關鍵建造技術掌握情況的終極展示。“烏里揚諾夫斯克”號的防護設計、動力系統、蒸汽彈射器、阻攔索都代表着當時蘇聯相關技術的最高水平。這艘航母本應該是蘇聯紅海軍的驕傲,但隨着蘇聯的解體一切都化爲烏有。

烏里揚諾夫斯克號航母是1143.7型航母的首艦,該艦起初命名爲〝克里姆林號〞,後來才改名爲烏里楊諾夫斯克號航母。於1988年在烏克蘭黑海尼古拉耶夫造船廠正式開工建造,蘇聯解體後,由烏克蘭繼承該艦,但由於蘇聯解體後烏克蘭經濟實力不足,在1991年11月徹底停工,同樣停工的還有中國海軍首艘航母遼寧號的前身瓦良格號航空母艦。但前者百分之30建造完成被拆解,後者建造完成百分之70被中國買回繼續建造重獲新生,避免了被拆解的命運。

烏里揚諾夫斯克號航母被拆解的命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於美國爲首的一些西方國家從中作梗。在蘇聯解體後一家挪威的公司提出要烏克蘭幫助製造6艘船舶,但要在烏里揚諾夫斯克航母所在的0號船臺建造,而另一家美國鋼鐵公司也趁機提出高價收購該航母建造用的鋼材,爲了賺取外匯,於是俄烏兩國政府聯合決定騰出0號造船臺爲挪威建造船舶,同時拆解烏里揚諾夫斯克號航母出售,這一舉動也爲蘇聯三十多年的航母發展之路劃上句號。當航母拆解完後美國公司卻尋找藉口宣佈合同無效不予收購。隨後挪威的造船合同也因爲一些原因取消了。俄羅斯和烏克蘭從中不但一分錢沒賺到還拆了自己的航母,美國成功的把潛在的海上對手扼殺在自己人手中,最後烏里揚諾夫斯克號航母只能被當做廢鐵賤賣。

當時俄羅斯總理普利漢諾夫曾詢問廠長能否設法完成航母時廠長回答說;只有偉大的國家可以完成它,但那個偉大的國家已經不復存在。這也說明了航母的建造需要整合大量的工業部門,必須要依靠一個實力強勁的祖國,而對於俄烏兩國來講並沒有獨立建造航母的能力。而中國在航母在發展不到二十年的時間裏,突破了西方國家的技術封鎖,成功建造了真正意義上的國產航母,同時核動力航母也即將開工建造,這都體現了中國綜合國力的強大。

而今的俄羅斯雖然一直想着建造一艘新的核動力航母,但無奈的是不管是經濟情況還是技術水平都不允許,俄羅斯新的核動力航母只能停留在模型階段,僅此而已。

本文由火器營原創,抄襲必究!(圖片來源於網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