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們聽到鋰時通常會將其和電池聯繫起來,但實際上鋰在醫學領域也有着很長的歷史,碳酸鋰(Lithium carbonate)或鋰鹽主要用來治療和抑制雙相情感障礙,當人們患有這種疾病時通常會經歷重大的情緒波動,從高點到狂躁,再到陷入抑鬱的低谷。

然而最近有研究人員將鋰用作癡呆症的一種潛在的預防性療法,於是有報道就提出問題,是否我們應該在飲用水中添加鋰來降低人羣癡呆症的發病率。但儘管早期研究將鋰與機體較好的認知功能相聯繫,但並沒有足夠的證據顯示鋰療法可以作爲一種預防癡呆症療法。

鋰是否預防癡呆,飲用水中是否添加鋰?

鋰是一種存在於許多水系統中的軟的淡銀色金屬,這或許意味着人們始終會暴露於鋰中,鋰在水中的濃度範圍從未檢出到非常高的水平,尤其是在地下熱水和油氣田滷水中,天然泉水中較高濃度的鋰或許與其治療效應直接相關。

在19世紀,鋰水被用來治療痛風和風溼症,當然了,這似乎是沒有任何好處的客觀證據,對於治療疾病的早期嘗試,比如利用高劑量的鋰來治療腎結石通常會誘發患者出現鋰中毒,從而對大腦和腎臟帶來不可逆的損傷;鋰在醫學史上的里程碑式事件就是澳大利亞精神病學家John Cade在1949年發表在Medical Journal of Australia雜誌上的一篇論文,文章中,研究人員闡明鋰對治療雙相情感障礙非常有益,當然了,精神病學領域的科學家們花費了很長時間來消化這項巨大研究發現,隨後1970年FDA批准了鋰用作治療這種疾病。

此後,鋰就作爲一種藥物改變了精神病領域的相關研究實踐,尤其是在雙相情感障礙的療法和預防上,從而研究人員就開始研究探索鋰在大腦中的作用機制。

鋰是否預防癡呆,飲用水中是否添加鋰?

我們並不清楚鋰到底是如何發揮作用的,但我們知道,其能夠幫助改變腦細胞的連接來重塑大腦,也就是通常我們所說的突觸可塑性,同時還能夠通過控制多個細胞通路來保護大腦神經元,這其中就涉及了氧化性應激壓力和炎症等。動物實驗研究結果表明,基於鋰的長期療法或能有效改善人們記憶和學習的能力,這些觀察結果就促進了研究人員開展鋰對雙相情感障礙患者大腦神經元保護效應的研究。

在一項涵蓋20多篇研究報道的綜述性文章中,研究者指出,其中7項研究都檢測了利用標準劑量鋰治療情緒障礙患者後患者癡呆率的改變情況,其中5項研究結果都發現,鋰療法和患者較低的癡呆症風險直接相關。這篇綜述性文章同時還對4項隨機臨牀試驗進行了觀察,其都檢測了鋰在6-15個月的時間內對大腦認知損傷或癡呆症的效應。

其中一項研究並未發現鋰對認知功能改善上明顯的統計學差異,但卻發現鋰對於一些關鍵蛋白具有正向的效應,這種蛋白能夠促進大腦神經細胞的生長,其它三項研究則發現了明顯的差異。

鋰是否預防癡呆,飲用水中是否添加鋰?

一系列的流行病學調查都追蹤了人羣中疾病的模式和原因,這些研究都將飲用水中鋰的濃度同人們精神疾病的發病率聯繫了起來,在上述的綜述報告中,11項研究中有9項都發現了跟蹤劑量的鋰(即在飲用水中處於較低濃度但卻在攝入人羣的血液中並未檢出)和人羣自殺率下降直接相關。

最近,來自丹麥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全國範圍內的調查,他們對50-90歲人羣的醫院記錄進行分析來闡明鋰對人羣的暴露與人羣癡呆症發病率之間的關聯。研究者發現,癡呆症發病率較高的患者來自於水中鋰平均含量較低的地區(11.5ug/L)。

丹麥人口在地理位置上是相對穩定的,而且健康記錄的聯繫對於這樣的研究也是很好的,同時丹麥健康等級系統中癡呆症診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也非常高,但這項研究還存在很多侷限性。鋰的攝入是根據自來水廠的抽樣來定的,而這些自來水廠僅向42%的人口供水,此外,樣本僅在2009-2013年進行了採集檢測,根據檢測結果研究人員推測出了今後可能的結果。同時研究人員並未考慮一些潛在額外的變量,比如,鋰的主要來源是飲食,而且有些瓶裝水中也含有鋰,而本文研究並未將此考慮進去。

另外,研究人員還得出了一項比較有意思的結果,那就是,鋰水平發生低劑量的增加(5.1-10ug/L)會增加個體20%的癡呆症風險,而暴露鋰的水平超過15ug/L就會降低個體20%患癡呆症的風險。

觀察性研究對於進行癡呆症的流行病學調查具有相當大的意義,但有時候也會製造一些死衚衕,鋁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當研究人員對其進行了幾十年的研究後他們並未闡明鋁在保護癡呆症上所扮演的關鍵角色,另研究人員擔憂的是,鋰的研究或許也會走上這條路。

鋰曾經被廣泛用作一種靈丹妙藥,甚至作爲一種鹽替代品,但由於其缺乏一定的有效應、存在一些毒性甚至會引發個體過早死亡,所以在攝入鋰時還需謹慎,在進行臨牀試驗檢測飲用水中鋰對機體健康有益性之前,研究人員或許還需要進行長期的觀察性研究。

當然了,我們也必須研究鋰對機體甲狀腺和腎臟的潛在害處,在鋰的長期危害中這些器官首當其衝,不過目前來看,並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飲用水中應該添加鋰。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