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美股訊 MarketWatch專欄作家邁克爾-辛歇爾(Michael Sincere)日前撰文稱,儘管美國股市在週三的交易中大幅上漲,但這只不過是種“一天的奇蹟而已”。他指出,在標普500指數的成分股中,84%個股的股價仍舊低於各自的200日移動平均線,95%個股的股價仍舊低於各自的50日移動平均線。因此,此次熊市需要幾個月或更長的時間才能了結。

  以下是這篇文章的全文:

  許多交易員和投資者都在此前預計(或者說是希望)美國股市將在本週大幅上漲,而事實也確實如此——至少有一天是如此。

  市場上此前呈現出相反的跡象:在AAII調查中,看跌情緒上升到了五年半以來的最高水平;在12月24日美國股市收盤時,技術面指標RSI(相對強弱指標)大幅下跌至30點以下,至19點左右,進一步深入“超賣”區域,這是十年以來從未見過的水平;此外,金融媒體也已經變得消極起來,幾乎很難找到看漲的文章。

  隨後,市場迎來了“美夢成真”的時刻: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和標普500指數在聖誕節過後的首個交易日均收盤大漲5%,創下了有史以來的最大單日點數漲幅,幾乎令所有人都感到意外。

  不過,“最猛烈、最迅速、最具拋物線形態的逆趨向反彈大多都發生在熊市內部”,資深市場技術面分析師傑夫-比爾曼(Jeff Bierman)在接受一次採訪時說道。“這是一種由高速算法驅動的‘死貓反彈’式軋空頭。市場上漲得太快了,讓人難以相信這並非只是一天的奇蹟而已。”

  比爾曼指出,投資者應該關注一個事實:在標普500指數的成分股中,84%個股的股價仍舊低於各自的200日移動平均線,95%個股的股價仍舊低於各自的50日移動平均線。

  此外,比爾曼還提供了另一項有關市場寬度的統計數據:儘管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大漲1000點,但在週三的交易中,紐約證券交易所中有114只個股創下了52周新低,僅有一隻個股創下52周新高。如果這真的是熊市的終結,那麼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的交易中,就不該會在今年以來最大的反彈中出現如此不成比例的52周新低與新高的對比。

  換句話說,此次熊市需要幾個月或更長的時間才能了結。當市場遭到這種程度的“超賣”、投資者情緒變得如此消極時,間歇性的反彈是應有之義。因此,儘管市場可能會偶爾出現反彈,但未來還將進一步下跌至更低水平,隨後纔會見底。

  關注200日移動平均線

  有幾種方法可以用來評估市場最糟糕的時刻在何時終結,何時下跌趨勢將發生逆轉。其中,最好的方法之一是關注市場在三個月圖表上的200日移動平均線。

  在10月初時,標普500指數下跌到了200日移動平均線下方,此後三次試圖升至200日移動平均線以上,但均以失敗告終,從而使得下行趨勢開始增強。在12月初第三次試圖反彈並失敗後,市場遭遇了暴跌。當股指或個股回升到200日移動平均線上方並持續高於這一平均線時,市場的上行趨勢就很有可能將會加快。

  反彈失敗是熊市的徵兆

  另一方面,反彈失敗是熊市的特徵之一。專業交易員、熊市研究專家馬克-庫克(Mark D. Cook)指出:“應該從市場反彈的方式(而不是下跌的方式)來判斷市場的強度如何。大多數人都會關注市場低迷的形勢,但我會從市場的反彈中尋找線索。如果反彈是緩慢而又沉重的,那就表明市場接近於翻轉。人們總是會在股市下跌時感到激動,但我關注的是市場想要回到此前高點的困難程度如何。”庫克預計,標普500指數明年最低將會下跌至2092點的水平。

  採取自我保護措施

  在這種市場艱難時刻,投資者和交易員最大的目標是降低風險。有鑑於此,當市場偶爾迎來大幅反彈時,投資者可以採取以下行動:

  1. 賣出虧損的股票和共同基金

  抓住機會減持正在虧損的頭寸,也就是此前以過高價格買入的股票。如果投資者下定決心想要賣出,那麼市場經常都會向其提供一個以較小的損失割肉離場的機會。在下一輪漲勢到來以前提前制定一項計劃,這樣你就知道該要賣出哪些股票了。永遠都不要恐慌拋售手中持有的所有股票,而是該要逐步減倉。

  2. 分散投資,增持現金

  許多投資者都認爲自己的投資組合是多樣化的,直到所有資產類別都齊齊下跌時才意識到事實並非如此。想要在熊市中自我保護,必不可少的一點是必須要在投資組合中持有一部分現金。另一種選擇則是從成長股轉向價值股,後者通常都會派發較高的股息。

  不妨將現金(和股息收入)視爲一種保單,可在股災中爲投資者提供自我保護。交易商會通過對沖的方式來自我保護,也就是買入看跌期權或反向交易所交易基金(inverse ETF)。持有現金的目的並不是賺取利潤,而是保護投資者自身的投資組合,並在有機會來臨時迅速出擊。

  3. 切忌保證金交易

  在幾年以前,我第一次。也是唯一次收到了追加保證金通知,那是一次可怕的經歷,對我來說是極富教育意義的。在股市上升的過程中,保證金(也就是從經紀公司借來的現金)確實能給人帶來很棒的感覺;但在股市下行的的過程中,則會令你遭受的痛苦加倍。

  我學到的另一個經驗教訓是,永遠都不要試圖滿足追加保證金要求(也就是經紀公司要求增加現金以覆蓋損失的要求)。我那時賣掉了自己的全部頭寸而非設法滿足追加保證金的要求,後來當我持有的股票進一步下跌至更低水平時,這種做法救了我一命。如果你接到了追加保證金通知,那就意味着你犯了一個投資錯誤,這時候你就該賣出股票以及時止損。

  要記住,有些策略能在市場呈現出上升趨勢時給你帶來利潤,但這些策略在市場下行趨勢中是無法奏效的。

  4. 在股市下跌時,不要採取“美元成本平均法”策略

  美元成本平均法(Dollar-cost-average)在市場處於上升趨勢時是一種很好的投資策略,但如果在市場處於下行趨勢或是熊市時使用這種策略,則將導致你的投資賬戶遭到破壞性打擊。當市場像最近那樣轉向時,你必須進行相應調整。在市場處於上升趨勢時給你帶來了利潤的投資策略在市場處於下行趨勢時是行不通的。

  在熊市中,你必須要採取措施來保護自己,以免遭受進一步的損失。到最後,市場總會見底並轉爲上漲(但反彈並非一朝一夕之事)。在市場反彈之前,你該做的是在出現暫時性反彈時賣出虧損的頭寸,增持現金,而且永遠都別借入保證金來買進股票。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