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雖然做投資理財需要有產品可賣,且要豐富多樣,但這不是我們的專長,我們更專業是財富管理,即資產配置。財富管理平臺今年做金融產品風控的很多,客戶資金安全問題和法律合規問題都是繞不開的問題。

4月26日,由《中國經營報》和中國社會科學院聯合舉辦的“新金融新生態互聯網金融高峯論壇”在上海召開。海銀會CEO呂衛亭發表主題分享:互聯網金融創新本質也是一種供給側改革。

海銀會CEO呂衛亭:互聯網金融創新本質也是一種供給側改革

精彩觀點

一、要做企業最擅長的業務。

二、國內缺乏對資產系統性數據的積累。

三、互聯網金融創新實質上也是一種供給側改革。

四、客戶資金安全對金融產品風控極其重要。

發言實錄

互聯網金融發展的一大趨勢就是綜合理財平臺,互聯網金融創新本質上也是一種供給側改革。

衆所周知財富管理和資產配置背後是無數的投資訴求,這是目前助推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對個人投資者而言,現有的投資品種和渠道都相對有限,這給互聯網企業提供大量的機會。百萬元以內的理財需求市場很厚,被稱爲藍海。

謹慎辨識“智能投顧”

海銀會CEO呂衛亭:互聯網金融創新本質也是一種供給側改革

海銀財富就是專注於高淨值財富管理這一細分市場,並開始逐步走向普惠金融。海銀財富十餘年來,在全國已有50多家分公司,線下主要是高淨值客戶,很多客戶固定投資額都在百萬以上。海銀會作爲海銀財富的線上的財富管理平臺,目前主要聚焦於百萬以下投資客戶羣體,其中以城市白領居多。

跟其他許多同行一樣,海銀會是在去年八月底上線,到目前已經運營了大半年,目前平臺發展相對穩健,平臺現在約有四萬多的投資客戶,固定投資客戶平均有一萬七到兩萬人,固定投資客戶數據跟其他互聯網金融平臺相比稍高一些。

很多互聯網金融是在做資產端,而海銀會做的是財富端、資金端,在定位上存在較大差異。不少朋友好奇海銀會跟一般賣理財的公司有什麼區別?

公司成立之初就做過一個相對科學的規劃,具體思路主要分三步。

第一,專注我們擅長的資產配置領域。雖然做投資理財需要有產品可賣,且要豐富多樣,但這不是我們的專長,我們更專業是財富管理,即資產配置。這牽涉到個人資產、大類資產如何進行配置?區域怎樣配置?這是我們的專長。

第二,發揮財富管理的優勢。海銀財富在線下經營了十多年,有來自於各行各業持牌的理財師,海銀會很重要的功能就是把理財師過去的行業積累和經驗,通過互聯網的方式做成標準的產品進行固化,我們稱之爲財富管理。

第三,目前流行的“智能投顧”,這點操作起來難度非常大,大半年之前智能投顧概念在國內還比較新鮮,但現在冒出來很多所謂的“智能投顧”。通過形式看實質,很多企業還都停留在講概念階段,主要講一站式理財,但我們真的是智能投顧。

目前在國外是一些母基金,美國、歐洲有一些智能投顧平臺,但真正的智能投顧在國內落地,發展到這個階段難度非常大。

國內缺乏對資產系統性數據的積累,提及智能投顧時,能夠涉及到所謂的α、β不同資產之間相關性層面的,國內基本還是一片空白。

在此,我想呼籲,以後看到智能投顧類的平臺時,大家需要仔細一些。這是非常專業的活兒,真正能做到的目前在國內基本上沒有,即便有也是在二級市場配股、選股。海銀會預計2017年上半年會培育出基於咱們國內資產特性的智能投顧的標準化產品。

風控沒那麼簡單

從我的角度來看風控,基於資產的數據、模型進行的風控這都能做到,但這只是第一道風險。對於海銀會這樣的財富管理平臺僅做到這一點是遠遠不夠的,我們的風控更多的會落實在以下兩方面:

其一,是交易主體,不管是實體企業還是交易平臺,我們會對交易主體做風險控制。

其二,是涉及數據範圍大的一些項目,無論是基於小額分散的項目資產多還是單個融資比較大,我們都會做第二次風控。

財富管理平臺今年做金融產品風控的很多,客戶資金安全問題和法律合規問題都是繞不開的問題。需要強調的是,客戶資金安全問題極其重要,不可忽視!很多平臺出問題就是因爲資金存管、託管沒有用到實處。

信息數據安全也值得警惕。公司所對接的投資客戶及其信息對於海銀會這樣的財富管理平臺非常重要。國內外發生過很多投資者個人信息尤其是高淨值投資者信息被泄露的案例,這都是需要重視的問題。

傳統金融、互聯網金融背後很多技術和大數據並不是屬於哪一家或者哪一類企業而孤立存在的。衆所周知,做社會金融的平臺很多,在美國上市的美國第一資本金融銀行(Capital One)吞沒了很多大銀行靠的是什麼?做風控的理念。

專業很重要,企業要分清楚哪些是輔助性,什麼是最核心的東西。現在所謂第三方的數據可能更多是一些補充,監管者要有各種各樣的專業數據統計。

另外,投資有風險,希望大家在投資的時候確實要注意風險,明確風險邊界,剛性兌付的期望要儘可能打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