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党的诞生地

也是青年团的发源地

在繁华的淮海中路上

有一条外表修葺整洁的老弄堂

这条弄堂是喧闹大街上少有的宁静之处

这里就是

上海市淮海中路567弄“渔阳里”

团中央机关旧址

如果时间回到1920年的夏天

你会看到陈独秀、李汉俊等马克思主义者

穿梭在这条弄堂附近

他们在老渔阳里2号决定成立共产党组织

这也是中国大地上的第一个早期共产党组织

《新青年》在这里编辑

《共产党》月刊在这里创刊

同时,这里也是中共“一大”的筹备处

“一大”期间的“秘书处”

而位于不远处的新渔阳里6号

在“外国语学社”的招牌下

一批年轻人在此秘密学习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领导下

俞秀松等8名青年在此发起成立了

中国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

“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

作为第一个团的早期组织

它对各地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建立

起了发动和指导的核心作用

99年前,正是在这幢二层石库门小楼

8名当时平均年龄24.5岁的年轻人

让自己的信念起航

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时间来到2019年

这里也焕发出新的光彩

一组石库门吊灯、一排木质百叶窗

复原老建筑的味道

一份启事、二十四本藏书

用新的实物还原历史

一组艺术浮雕、一幅油画

重现渔阳里走出的革命领袖风采

两块多媒体显示屏、一个互动体验区

用新科技赋予纪念馆新活力

纪念馆一共分为六个展区

一楼为“序厅”“共青团知识互动体验区”两个展。

序厅设立了青年团八位发起人雕塑,设有入团宣誓和微团课区域。

△青年团八位发起人雕塑

共青团知识互动体验区,团员青年在透明互动触摸屏前,可以了解团歌、团旗、团徽的历史,查看青年大学习的视频以及其他团史团情材料。更大的65寸互动触摸屏上展示着中国共青团组织的发展以及团代会的相关信息,实现一键查询。

二楼展厅则以时间为序,分为: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的创建”

“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建立”

“外国语学社与渔阳里培育的进步青年”

“从团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建立到团一大的召开”

四个展区,并在国内展馆中首次采用了三屏互动方式,更加生动地多媒体呈现当年渔阳里的故事。

与纪念馆相隔一条弄堂

原本是一个室外停车场

如今则变身为淮海路上第一个红色广场

——渔阳里广场

▼▼▼

整个渔阳里广场面积约为1200平方米,最大的看点在于青运史大事记——“青春赞歌”浮雕墙与团史大事记——“青春足迹”步道。以艺术雕塑回顾中国青年运动史的发展脉络和重大事件。

更富有巧心的是,利用走道设计,浮雕墙中段镶嵌了一扇石库门,门楣上标有“渔阳里”。每到重大纪念日,参观者可以打开石库门,直接通过走道走进纪念馆进行参观,就犹如打开了历史之门,穿越红色历史时空,走进史实。

渔阳里

五四青年节刚刚过去

百年前的中华青年为民族复兴不懈奋斗

新时代的新青年们也在这里传承红色基因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地址

上海市黄浦区淮海中路567弄1-7号

开放时间

9:00-11:00,13:00-16:00

收费情况:

免费

公共交通:

公交26、42、146、320、911920

926、986、地铁13号线准海中路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