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9年2月15日,瀏陽市集裏街道扶貧辦主任、道吾村黨支部書記及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扶貧隊長、街道禁毒辦、社區禁毒協會一行人來到了李家,李盛和母親熱情迎上來。”李盛說,起初他在朋友圈發佈銷售信息,大家看到他創業的認真勁,都主動幫他進行宣傳,加上產品本身質量過硬,布鞋賣得不錯。

生病的母親、上小學的女兒、幾十萬元欠款……家徒四壁,一籌莫展,這是湖南省瀏陽市集裏街道道吾村村民李盛(化名)曾經面臨的窘境。

如今,李盛笑意盈盈、一臉輕鬆:欠款還清了,還買了一臺二手小車,生意上有了20多人的團隊……

2019年2月15日,瀏陽市集裏街道扶貧辦主任、道吾村黨支部書記及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扶貧隊長、街道禁毒辦、社區禁毒協會一行人來到了李家,李盛和母親熱情迎上來。談起李盛的變化,他們都感慨不已。

短短几年,在街道和村裏幹部的幫助下,李盛從一個令人頭痛的吸毒人員,痛改前非“逆襲”爲成功的創業人士。

今年39歲的李盛曾靠承包工程賺了錢。腰包鼓了後,由於好奇心作祟,2009年,李盛染上了毒癮難以自拔。因爲他這個“癮君子”和長期患病的母親,巨大的開銷讓本來殷實的家變得一貧如洗。2011年,妻子不堪忍受頹廢的丈夫,與他離婚,留下年幼的女兒隻身離去。2014年,他家被定爲街道第一批精準扶貧對象。2014年、2015年,李盛被送外地強制戒毒。2016年當他從戒毒所出來時,家裏已欠了幾十萬元的鉅債。

在處境最艱難的時候,駐村扶貧工作隊和協會老同志第一時間上門走訪,鼓勵他這個家裏的“頂樑柱”振作起來。一年多來,李盛開過夜宵店、幹過水泥工。2018年5月,集裏街道扶貧辦開辦電商培訓班,道吾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第一時間邀請他參加。培訓後的李盛受到啓發,決定自己創業

經過一番市場調查,李盛發現,瀏陽人對布鞋的需求很大,於是他通過電商網站聯繫了不少布鞋生產商。“剛剛開始,一些廠家信不過我。找了十幾家,終於有一家願意讓我上門去看看。”李盛說,他把消息告訴幫扶幹部,併購買了第二天去浙江台州的火車票,用大夥給他籌集的2萬元訂了第一批貨。

“第一天賣了十幾雙。”李盛說,起初他在朋友圈發佈銷售信息,大家看到他創業的認真勁,都主動幫他進行宣傳,加上產品本身質量過硬,布鞋賣得不錯。

生意越做越好,李盛又在瀏陽城區金沙路開起實體店。“最多的一個月,賣了400多雙布鞋。”李盛說,看到生意好,很多人找到他,要求做他的代理商。 

2018年10月,李盛簽約成爲浙江某布鞋廠商在長沙地區的總代理。“以前進貨必須先付訂金,現在只要說一聲,廠家就給我發貨,也不催貨款。”有了資金,有了銷售渠道,李盛集中精力抓代理,將實體店轉讓了出去,只管進貨以及拓寬銷售渠道。“目前我已發展27名代理,有兩名代理還開設了實體門店。去年銷售額達到60多萬元。”李盛說。

“我開始還不知道他買了車。”李盛的母接過話說,以前她總是勸說兒子,屋裏這個樣子,還買什麼車?要先把賬還了,好好把女兒帶大。

其實,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李盛已經還清了欠款。

李盛心裏有一本賬,他給幹部們看他發在朋友圈的布鞋圖片及推介信息,各式各樣,琳琅滿目。他還點開一個語音,一個聲音傳出來:“老闆老闆,我們這邊工廠已開工,你那邊需要布鞋的話,我們可以聯繫一下,價格可以優惠一點。”廠家銷售人員還邀請他去廠裏參觀。“這是昨天跟我聯繫的。以前是我找上門去人家還不理不睬,現在主動找我了。”李盛自豪地說。

雖然不是第一次聽兒子講創業故事,李盛的母親依然很激動:“兒子你一定要好點搞!現在國家這麼好,這麼多人關心我們,你一定要爭氣!一定好好感謝大家!”村黨支部書記也在一旁鼓勵李盛:“你只管搞,我們會及時聯繫扶貧辦再幫你一把,把生意做好做大!”暖心的話語、實在的幫扶,讓母子倆很激動。“爲了這個家,爲了媽媽,爲了女兒,我要拼命幹!”李盛說。

【供稿:長沙禁毒】

溫馨提示: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爲學習分享,不作商用,如有侵權請聯繫本平臺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