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土地老爷接到圣旨,定晴一看,圣旨上写着“严惩山阳人,正月初七水淹山阳城”。奏章上变成了严惩山阳人,这奏本递上去,玉皇大帝也是个粗心之神,也不仔细瞧瞧这奏章是否有破绽,只看山阳城里奸商恶棍横行乡里、欺男霸女、无恶不作,一方土地求严惩山阳人,玉帝顿时龙颜大怒,山阳人如此可恶,留着何用。

传说中的乍浦城是氽起来的,是因为一个叫“山阳城”的城镇沉没后才有了氽起来的乍浦城,据说这个故事传说也是最早的有关乍浦城的故事。

当然,这个故事的传说在什么年代我们无法考证,只能说是在很久很久以前,那时乍浦还是一片紧靠大海的潮夕之地,因为紧靠大海,每昼夜二次海潮,潮涨时一片汪洋,潮退后一片泽国,所以古时候的乍浦其实就是一个汪洋泽国的地方,后来有了九龙山以后,大山挡住了海潮夕,那时候,九龙山东南外也是一片沃野,海岸线还远在黄盘群山以外。传说黄盘山下有个古城邑人称“山阳城”,用现在的话说是一个县政府所在地,那时的“山阳城”城内商贾云集,夜夜歌舞升平、空前繁荣。

古人就有富贵思淫欲的说法,那时这山阳城内出了一批官宦子弟、奸商恶棍。他们横行乡里,欺男霸女,无恶不作,害苦了穷人。一方土地老爷实在看不过去,年关之前向玉皇大帝奏了一本,要求严惩山阳恶人。但土地老爷年事已高,老眼昏花,奏章上漏写了一个“恶”字。奏章上变成了严惩山阳人,这奏本递上去,玉皇大帝也是个粗心之神,也不仔细瞧瞧这奏章是否有破绽,只看山阳城里奸商恶棍横行乡里、欺男霸女、无恶不作,一方土地求严惩山阳人,玉帝顿时龙颜大怒,山阳人如此可恶,留着何用。于是下旨:严惩山阳人,正月初七水淹山阳城。

土地老爷接到圣旨,定晴一看,圣旨上写着“严惩山阳人,正月初七水淹山阳城”。老土地顿时吓呆了,怎么要把山阳城淹了?要严惩山阳人了。老土地知道大事不好,再拿出自己原来写的奏章副本一看,这奏章上少写一个“恶”字,严惩山阳恶人变成了严惩山阳人。老土地这时才明白自己事与愿违,闯了大祸,想重新启奏为时已晚。于是,老土地只得赶快想办法救人要紧。本想出个告示,但老土地知道仙界不同于凡间,怎么能不经玉帝许可轻易出告示泄漏这天机呢?这时老土地想出了一个亡羊补牢的办法,他想年关将到,家家户户必添油盐酱醋。于是摇身一变,挑起货郎担化作卖油老翁,走街穿巷,遇上好人一一告知,“正月初七要水淹山阳城,”劝大家早点搬走。但老土地辛辛苦苦走街穿巷地广而告知却无人肯信,一直到大年三十城里的人还是若无其事。有些人甚至认为这卖油老翁脑子有点毛病。

到了年初三这一天,变做卖油郎的老土地己跑得精疲力竭了,当他走到山阳城南城门口时,已经将近黄昏,看见一家农户,母子两人。此时土地爷已口干舌燥饥肠咕辘,好心的母子两人端上烫茶热饭一定要让变做卖油郎的老土地一起享用。茶饭之后,土地老爷想以香油相酬,但母子两人一定要用鸡蛋来调换。本来土地已经不想再提正月初七要水淹山阳城之事,但遇上如此好人又不能不讲。老土地于是告诉农户儿子,每天凌晨必须摸黑去城中观察,城隍庙门口大石狮眼睛出血时,马上背你母亲向西北方向逃难。

这农户儿子本来心地善良又是位孝子,听了卖油郎的话,一连三天起早到城隍庙门口察看大石狮眼睛是不是出血,正好被一个杀猪猡师傅看见。杀猪猡师傅问清情况后,以为痴人说梦话。第四天早晨,已是正月初七,杀猪猡师傅端了碗猪血抹向城隍庙门口的大石狮眼睛,本来是想跟这个小伙子开个玩笑,但正巧玉帝指定的初七之期已到。这个小伙子一看大石狮眼睛出血了,急忙回家背起老母亲向西北方向奔跑,一边跑一边喊:山阳城要沉了,山阳城要沉了,快逃命啊!当时,早晨刚刚起来的山阳城老百姓一听还以为发神经病,但朝这个小伙子身后一看,大事不好,这个小伙子跑过后的土地开始下陷,滚滚大潮紧随着汹涌而来,这时山阳城老百姓如梦初醒,联想到前几天走街穿巷的卖油老翁的忠告,大家顾不得一切,扶老携幼迅速逃命要紧。由于农户背着老母亲一路奔跑速度较慢,慢慢地落在了逃命队伍的后头,到了陈山脚下,小伙子背着老母亲再也跑不动了,说也奇怪,他脚步一停,看后面,地不再下陷,潮水也不涨了。远远看去“山阳城”方向已成了一片汪洋大海,高大的黄盘山也沉入海中仅露出几个小小的山头。

这时,那位背着老母亲的小伙子翻过陈山来到陈山唐家湾,看见这里已是沧海变桑田,山内成了一马平川的田野。后来从山阳城逃难到这里的居民就定居了下来,并在这里开始生活,经过多年经营,一座漂亮的乍浦城慢慢建了起来。再说山阳城的恶人夜夜花天酒地,吆五喝六,山阳人逃命时,山阳城的恶人还在床上做着黄粱美梦,所以山阳城的恶人都来不及逃离,淹没于滚滚大海之中。

这个传说已经传了几千年,据说过去乍浦海潮退去后,能看到传说中的山阳城里的石阶街道,也有人拾到过古铜钱之类的东西。而在乍浦天妃宫炮台一带,曾有人看见过黄盘山方向的海中,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时有建筑庭院出现的景象,说是沉在大海中的山阳城。这也许就是科学上所称的海市蜃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