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降水+大风+雷暴”

降雨接连不断,谨防强对流天气!

收到雷雨天气到来的消息

小编默默回家收起了晾晒的衣服

虽然已经做好了迎接雷雨天气的准备

可是……哎

雷雨天能打手机吗?

上网和打座机可以吗?

金属伞柄的伞容易遭到雷击?

电器一定要关吗?

不了解的,快看看!

1

雷电的产生

空中的尘埃、冰晶等物质在云层中翻滚运动的时候,经过一些复杂过程,使这些物质分别带上了正电荷与负电荷。地面的凸出物、金属等会被感应出正电荷,随着电场的逐步增强,雷云向下形成下行先导,地面的物体形成向上回流,二者相遇即形成对地放电。这就容易造成雷电灾害。

2

雷电的主要特点

冲击电流大、时间短、雷电流变化梯度大、冲击电压高:强大的电流产生的交变磁场,其感应电压可高达上亿伏。

3

雷电造成的破坏

当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上,强大的雷电流使建(构)筑物水份受热汽化膨胀,从而产生很大的机械力,导致建筑物燃烧或爆炸。另外,当雷电击中接闪器,电流沿引下线向大地泻放时,这时对地电位升高,有可能向临近的物体跳击,称为雷电“反击”,从而造成火灾或人身伤亡。而感应到正在联机的导线上就会对设备产生强烈的破坏性。当雷电接近架空管线时,高压冲击波会沿架空管线侵入室内,造成高电流引入,这样可能引起设备损坏或人身伤亡事故。如果附近有可燃物,容易酿成火灾。

链接——春雷何以震天地?

人们常说“春雷声声震天地”。可不,它通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当闪电划破天空后,紧随便发出震天动地的巨响,接着或是一阵急雨。

为什么春雷会是这般暴呢?原来,太阳的直射点在冬至后,就从赤道的南回归线向赤道移来,到了春分节后,又由赤道向北回归线移来了。这样,南方海洋的暖湿空气明显增强,从不同的高度向北方行进,但原来控制我国大陆的冷气团,又不甘示弱,还会负隅顽抗,这样暖冷空气相互对峙,产生锋面,暖空气密度小重量轻就抬升,冷空气密度大重就下沉,引起强烈的空气垂直上下对流,当暖湿空气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就会形成垂直向上的积雨云,云中强烈的电场使正负电荷发生碰撞而放电,骤然产生电光与巨响。同时,由于从上年进入深秋与冬季后,久违的雷电一旦重生,人们往往会感到出其不意,加之不像夏季在午后与傍晚,而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刻,即使与之能量相似的雷声,从人们的心理上也会感到更响。

既然春雷的发生不仅与气温回升有关,也与冷空气反攻有关,像春季天气谚语所说,“南风起冲,北风来送”,而雷电往往产生在急性冷锋到来时。当然,正由于愈暖的空气其水汽含量愈多,这样产生数千米厚度的积雨云就更容易,春雷有了这些主要的物质基础,其能量就大,释放出来就会一鸣惊人。

然而,春雷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并不是为了表明自己的威力,但在客观上可起到告诫人们加强自身安全防护。人们应该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在遇到雷雨天气时,应尽量留在室内,关好门窗。在室外工作的人员也应及时进入建筑物内。在雷雨天尽量不打电话,不收看电视,不操作微机,以防雷电磁脉冲、雷电波侵入,造成人身伤害。已在外行走者应尽量降低自己高度,不可把易导电的金属物体扛在肩上,高于头顶,这样会增加雷击机会。在外切不可大步奔跑,以缩小跨步电压。躲雨也应在装设避雷针的建筑物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