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謙德莊彼時雖有醜陋的一面,但也在一定程度促進了各類通俗文藝的發展,因爲人多,那時的謙德莊就已經開始形成江湖藝人的聚集地,除了撂地演出外,那時僅李家小房子一帶的書場就有五六家,早中晚輪番演,天津叫得上號的老藝人幾乎都曾在謙德莊演出過。民國時期謙德莊地圖。

拾毛襤的背大筐,一背背到謙德莊,

謙德莊,萬德里,扎小辮兒的不講理。

謙德莊,在天津無人不知,作爲早年間可與南市拼一把的“雜霸地”,謙德莊是天津較大的平民聚集地,同時也是天津市井文化底蘊最爲深厚的地區之一。

所以大城市中的小人物們,最平凡、最生動的生活曾經也一直在這裏真實地上演着……

謙德莊在舊時被稱爲“開窪”,這地界除了臭溝就是墳地。您看謙德莊早年北部帶“義園”的地名,就是解放前的義地,原來的謙德莊小學、謙德莊中學是原浙江義地;謙德莊衛生院、百花電影院(戰鬥影院)到紹興道,是江蘇義地。

浙江義園舊貌

沿着永安道往西,以前還有個海口公園,情況差不多,老天津衛應該對此有一定了解,文章裏就不細說了。而永安道早年就是個看墳人常走的小毛毛道,所以永安道名字的由來就與早年周邊的特殊環境有關。

民國時期謙德莊地圖

1917年,直隸(今河北省)南部發大水,波及到了天津南鄉一帶(南鄉泛指今人民公園以南)。

文安、靜海等地的大批災民逃難到天津。早年附近的小劉莊地勢比較高,災民就先在那搭起窩棚,落下了腳。

之後紅十字出頭賑災,每戶發了一塊銀元、一袋白麪,老百姓這纔算沒餓死。萬幸啊,那年郭美美要是在,就沒有今天的謙德莊了。

1917年大水後的災民

翌年春天,災民們陸續還鄉,還有少數就地謀生,當時的津門豪富李藎臣(李善人)在他家的私人花園(榮園,俗稱“李善人花園”,今人民公園)西北角蓋了200多間土坯房,租給災民居住,有的災民租不起,就自己用毛竹和木片搭建簡單窩棚。這一片地方,後取名爲“李家小房子”(老謙德莊人管這裏叫“義園前窩鋪”)。

說是善人,其實用今天的話說就是“炒作”出來的。開個粥廠,找幾個藝人編個小曲,唱些日子就傳開了。西樓的西苑公園內裏有個“懷翁亭”,就是爲了紀念五村農民反霸鬥爭而修建的,反的那個“霸”,就是李藎臣。

嘛善人,甭當真。

五村農民反霸鬥爭遺址

李善人他們家的地界,就在今天的汕頭路東側。汕頭路西邊,是法國教會“崇德堂”的教產,崇德堂當時也蓋房出租牟利,自打兩家開始蓋房,這片地區就開始逐漸形成人氣,這便是早期謙德莊的雛形。

隨着謙德莊地區人口增多,大量的房主也跑這買地蓋房收租子,附近西樓等地的流氓也看中了此地,糾集一幫地痞來謙德莊把持地面,由此也孵化出一批地頭蛇,只要是開店設鋪的,地頭蛇都要摻和一手,從中漁利。

於此同時,妓院、煙館、高利貸也開始遍佈謙德莊,再加上地痞流氓的欺壓,謙德莊一時間成爲天津有名的雜霸地。當年曾流傳着一句順口溜叫“謙德莊逛一逛,刨去喫喝全是當。”您就說亂成嘛樣吧。

謙德莊舊貌

而關於“謙德莊”之名的由來,就有種說法和當地的地痞有關:

話說當時謙德莊有一對兒哥倆叫李珍(這哥們當時就被李善人收買過)、李玉,是當地的大地痞。

李珍串通了倆天主教徒,一個叫王謙富,一個叫李德寶,取得了崇德堂的六十九畝地產權,於是從王、李名中各取一字,組成“謙德”

後來我和某個朋友聊起這個話題時,他認爲此說法純屬胡沁,他說:

“扯蛋,哪有取字取當間兒字的,取也取最後一個字,王謙富、李德寶,叫也得叫富寶莊啊,我還說是于謙、郭德綱各取一字,所以叫謙德莊呢!”

“得了得了,就聽你的,又給德雲社置產業了,我在這先替郭麒麟謝謝您了。”

這種說法大概率是坊間訛傳,除此之外還有兩種說法比較靠譜:

圖源@王建華

第一種說法,是當時的德國租界離此地不遠,出於對德國人的謙讓,故名“謙德莊”。

再一說是由於崇德堂在此佔地最多,當地的街長爲了討好教會,模仿崇德堂的名字,取名“謙德莊”。

謙德莊彼時雖有醜陋的一面,但也在一定程度促進了各類通俗文藝的發展,因爲人多,那時的謙德莊就已經開始形成江湖藝人的聚集地,除了撂地演出外,那時僅李家小房子一帶的書場就有五六家,早中晚輪番演,天津叫得上號的老藝人幾乎都曾在謙德莊演出過。

藝人撂地演出

1949年天津解放後,政府取締了舊社會的殘渣餘孽,謙德莊成爲了真正具有天津市井文化味道的聚集地,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汕頭路仍有許多娛樂場所,說書、唱戲、雜技、曲藝、摔跤……各種藝人眼花繚亂,汕頭路路西,還曾有一個規模龐大的二手市場,俗稱“破爛市兒”,這一帶是謙德莊最熱鬧的地方。這裏有固定門臉兒,有自由攤位,也有走街串巷“喝破爛兒”的,商業氣氛十分濃烈。

圖源@王建華

而且謙德莊地區關於人們日常生活的服務行業也無所不包,每天放學後,一頭扎進小人書鋪一定是很多人必做的事情,如果大人找不到孩子,十有八九就在小人書鋪,那裏堪比後來網吧對孩子的吸引程度

84年謙德莊地圖

當年戰鬥影院(後來的百花影院)裏播放的《英雄兒女》、《地道戰》也在那個文化生活單調的時代裏給人們提供了娛樂消遣的條件。

除此之外,像什麼委託店,德勝居,寶興池,箍筲的,打鐵的,熱水鋪……每一個地方、沒一個走街串巷的手藝人,也都承載着老謙德莊人永遠忘不了的記憶。

羣藝照相館

謙德莊影院老觀影票

當年的謙德莊熱鬧非凡,如今提起還會讓人回味無窮,但是與此形成強烈反差的,卻是老百姓們艱苦的居住條件

像元興裏那種典型的居住區,有的房子只有三四平米,衚衕更是極度狹窄,據說有的人家有人過世,人都抬不出來,需要找人背出來纔行,而“三級跳坑”這種天津老平房存在的普遍問題,在那裏也都不算是大事,因爲一下雨染化二廠流出來的污水都是帶顏色,有毒沒毒都不好說。好在政府對這裏的改造也早於謙德莊的其他地區。

96天津河西謙德莊危陋平房改造拆遷紀念章

隨着天津危改工程的開展,到了20世紀末,謙德莊地區的平房基本拆除完畢,取而代之的是新建的高層小區。但謙德莊卻融入了後建成的小區名字當中,像安德里、新德里、盛德里等等……

今天謙德莊已煥然一新,而那些充滿市井文化的故事卻已深深印刻在在老謙德莊人的記憶深處了。

2018年最後的謙德莊平房

寒窯破瓦,冬冷夏熱,蚊蟲肆虐……

也許,當年的謙德莊給人們留下的印象並不都是美好的,但那年夏日的衚衕裏,和老街坊們拎着個破馬紮、搖着把破蒲扇在路燈下聊天到深夜的場景卻更是難忘

圖源@王建紅

曾經在永安道與保安街交口處的電杆上,掛着一塊被俗稱爲“謙德莊大表”的電鐘,可以算是謙德莊地區的地標,凡是來這裏的人,都以大表爲參照物指路,時間也以大表爲準,這麼說吧,就連搞對象都得約在大表下面見。

這隻“謙德莊大表”後來在謙德莊老居民的要求下重建,如今仍佇立在汕頭路與永安道交口。

但它的意義絕非只是爲了看時間,更多的是一種記憶,一種永遠化解不掉的“謙德莊情結”

內容由天津人(tianjinren88)綜合整理,其他公衆號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你離天津的距離,只差一個公衆號

加入天津人自個兒的微信圈

閱讀原文,太囂張!天津新開了家網紅酸菜魚,每天限量99份,多了不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