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個人認爲目前在仔豬的飼養上依然還存在以下幾種不符合現代養豬理念的事情:1、仔豬出生後三針保健,2、教槽料中添加抗生素,3、仔豬疫苗免疫越多越好。個人觀點,保育仔豬是豬場最難養殖階段,有呼吸系統疾病也有消化系統疾病,若是豬羣不穩定固定時間段發固定疾病,確實可以在發病前進行加藥預防,但若豬羣比較穩定,偶有發病就沒必要一刀切所有仔豬斷奶後都要強制攝入藥物。

我們養豬上誤以爲對豬好實則害豬的事持續在上演,卻一直未引起我們豬場老闆們的注意。個人認爲目前在仔豬的飼養上依然還存在以下幾種不符合現代養豬理念的事情:1、仔豬出生後三針保健,2、教槽料中添加抗生素,3、仔豬疫苗免疫越多越好。我們就這幾點問題一一分析。

一、仔豬出生後三針保健

目前常見的三針保健是:第一針,仔豬剪牙斷尾時控制傷口感染;第二針,仔豬7日齡或閹割時控制感染,降低腹瀉發病率;第三針,仔豬21日齡或轉羣時,預防仔豬斷奶後常見疾病。

常用藥物長效頭孢、長效阿莫西林以及氟苯尼考等藥物,雖說這些藥物相對普通藥物半衰期更長,在體內有效時間更長,但藥效最長也就3天,3天后依然無法達到有效濃度,所以穩定豬場不做三針保健照樣成績理想,而不穩定豬場,即使做了三針保健照樣會發病,所以對次依然褒貶不一。

個人認爲,三針保健雖可在用藥時起到一定防病作用,但由於所用藥物相對較好導致細菌耐藥性之後再次發病會非常棘手。而且,正如上文所說易發病豬場即使用了也是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仔豬從出生到21天需要肌注三次,受到三次無緣無故的應激,這與虐待仔豬有何不同。

二、教槽料中添加抗生素

自從國外學者發現飼料中添加部分抗生素可以提高豬羣飼料轉化率,提高日增重後,國內外養豬就掀起了一股在飼料中添加抗生素作爲飼料添加劑的風潮。但隨着使用時間的延長大家發現使用這種飼料添加劑導致仔豬腹瀉防控逐漸困難,並且增重效果也逐漸減退。對此,各國就出臺了各種法律條文限制甚至禁用抗生素添加劑。

但有的豬場老闆比較信服這種方法,雖說國家不讓飼料裏直接添加但我可以後面自己添加,導致現在的保育豬羣是沒有腹瀉了,但仔細觀察有出現了便祕問題。這又何嘗不是對保育仔豬的一種虐待,剛出生不到30天的豬強制攝入強烈刺激味道的恩諾沙星、替米考星,攝入有嚴重肝腎毒性的氟苯尼考。

個人觀點,保育仔豬是豬場最難養殖階段,有呼吸系統疾病也有消化系統疾病,若是豬羣不穩定固定時間段發固定疾病,確實可以在發病前進行加藥預防,但若豬羣比較穩定,偶有發病就沒必要一刀切所有仔豬斷奶後都要強制攝入藥物。另外,目前有些企業推行的綠色養殖,大家可以參考學習,通過中藥和微生態製劑以預防呼吸系統和消化系統疾病。

三、疫苗免疫種類越多越好

目前養殖中,仔豬從出生三天開始直至100日齡,需要免疫3次僞狂犬、兩次豬瘟、兩次口蹄疫、一次藍耳、一次圓環、兩次支原體,有時候還有副豬苗和鏈球菌苗等細菌苗。以前間隔一星期還可以安排,現在安排不了只能一次免疫兩種一邊一種。

仔豬高強度的免疫對其免疫系統是個嚴厲的挑戰,由於豬羣本身抵抗力低下很多時候即使免疫了疫苗,到了保育期豬該發病還是會發病。免疫一次對豬就是一次應激,這何嘗不是我們養豬人強加給仔豬的虐待,爲何不能根據自己豬場實際情況儘量減少疫苗免疫次數?

個人觀點,疫苗免疫關鍵在於合適,例如豬瘟疫苗有的豬場21日齡免疫最好,而有的確實28日齡免疫最好,一次務必根據自己豬場情況確定最適合自己的免疫方案,切不可照搬照抄。

以上這些話可能會傷害到某些商家的利益,但我更多的是從豬的角度考慮問題,只有站在豬的角度我們養殖朋友才能養出更好的豬和更好的生產成績。(資料來源:豬業百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