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理冲汤是近人张锡纯先生之方,为补正逐邪之剂。

【处方】黄芪12g,党参15g,白术9g,生山药20g,鸡内金12g,天花粉12g,知母9g,三棱6g,莪术6g。

【主治】妇女经闭或产后恶露不尽,以及脏腑瘕积等证。“若积久而正气已虚或素体衰弱,不任克伐者,攻邪而不养正,则邪未祛而正已伤。”

【方解】方中党参、黄芪、生山药养正;三棱、鸡内金活血祛瘀、健胃消食,并有党参、黄芪之升阳,知母、天花粉之滋阴,温而不燥,凉而不寒,补而不滞,攻而不猛,诚为温运和平、养正逐瘀、消积散结之佳方。 瘀血坚甚者加生水蛭。张氏谓:“(水蛭)破瘀血而不伤新血。”又曰:“(水蛭)破瘀血者,乃此物之良能,非其性之猛烈也。”

【注意】用时需认真辨证,不可误也。水蛭味咸,专入血分, 于气分丝毫无损,此药既能散瘀血、消癥瘕,又不伤正气,为治疗癥瘕之要药。笔者认为子宫肌瘤亦属此范畴,故以理冲汤加味治疗,疗效较好。

病案1:王某,女,42岁,1970年月经断绝后患白带过多,妇科检查为“子宫肌瘤”,准备手术。患者体质虚弱,惧于手术,来笔者诊所治疗。

【查体】体瘦弱,纳食较差,其他症状未见异常,脉沉弦。血为寒凝,流行不畅,气滞血瘀,积久结为“瘕”。《灵枢·水胀》谓:“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衃以留止,日以益大,状如怀子……” 治当补正逐瘀,散结破瘕。但因病久体弱,不可急于求治,宜以丸药缓解,即用理冲汤加味。

【处方】黄芪30g,党参20g,白术25g,生山药50g,鸡内金15 g,三棱9g,莪术9g,天花粉20g,知母12g,水蛭9g。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服1丸,日2次,白水送服。月余病情大见好转,在原方基础上加生干姜、枳壳、小茴香,继服1个月,后告愈。

病案2:刘某,女,45岁,1963年秋月经紊乱,久治不愈。并发现小腹右侧结一包块,大如鸡卵,妇科检查为“子宫肌瘤”,建议手术切除。患者不欲手术,愿服中药,转中医治疗。

【查体】腹内阵阵发热,热甚时两目视物模糊不清,面部潮红,食欲缺乏,胃部不舒服。诊右小腹有一结块,质硬压痛。脉 沉弦而涩,舌质紫暗、苔薄白。《灵枢·经脉》谓:“足厥阴之脉……过阴器,抵小腹。” 因患者易急躁忧郁,致使肝郁气滞,血流凝涩,气滞血瘀, 久而结瘕。血瘀既久,暗生内热,故腹内时有热感。拟疏肝理 气,破积化痰。

【处方】自拟“疏瘀汤”:黄芪60g,党参25g,白术20g,生山药60g,穿山甲(代)15g,天花粉18g,知母12g,鸡内金25g,三棱9g,莪术9g,水蛭9g,鳖甲12g,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日早晚各1丸,开水送服,月余后告愈。

————本文选自《五十年行医心得》

(扫码下单)

推荐书:《五十年行医心得》。

……以下是广告时间……

给大家推荐五十年行医心得》,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

吴文鹏先生出身于中医世家,临证经验丰富,诊治方法独特。于此古稀之年,吴先生将其长期从事中医临床所得诊疗经验加以整理归纳,结合中医经典古籍相关论述编著成此书。书中精述了《难经》及经络、腧穴、津液理论等中医基础知识,并以临证医案之形式阐述了作者对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经验,将医典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融会古今,证治结合,对指导中医临床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本书可供中医师及中医院校学生、入门学习者参考阅读。

END

本文由中医出版公众号原创发表,最终解释权归本文原作者所有。推荐书:《五十年行医心得》

投稿及咨询邮箱[email protected]

觉得不错请点赞!

大家都在看↓

《伤寒论》的基本功,赶紧收藏!

对于祛痰湿的方剂,看看名医张锡纯是怎么用的

点阅读原文,一键下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