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企業而言,數字化轉型將是一個逐漸深入的過程,一般會經歷初期通過IT治理實現數據的採集、沉積與分發,到中期的數據驅動業務的體系形成,再到最後數據驅動管理決策的實現。在整個轉型過程中,企業管理者要時常對當前的轉型程度進行評估,以確保轉型的順利推進,這裏提供3個標準,幫助您快速把握。

■ 數字化投入

數字化轉型中,企業的投入會逐漸經歷一個由“實”向“虛”的轉變過程,因此可以通過企業對於數字化投入的力度和方向來評估轉型的程度。

通常在傳統企業或者轉型初期的企業中,大量的投入被用於購買 IT 硬件產品、系統的運維,隨着轉型的深入,會逐步從硬件的購買轉向軟件和服務的購買。最終的數字化階段,企業的 IT 投入將以完全購買與企業業務發展最爲密切的服務及解決方案爲主,硬件變成以租代購。

在這裏,對於許多信息化程度較低的中小企業而言,可以直接購買 PaaS 雲平臺和 SaaS 雲應用,這樣可以大幅降低前期硬件投入成本。

■ IT 架構

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IT 架構的演進一般遵循:傳統 IT 架構→私有云或公有云→混合雲→混合雲平臺+敏捷開發,根據企業 IT 架構的類型,大致可以評價企業 IT 架構所處的數字化轉型階段。

傳統IT 架構一般指支持企業業務運營的一整套信息系統的架構,完整的IT架構應該包括:各業務應用系統,比如PDM、SCM、CRM等;各管理應用系統,比如OA、ERP、HR等;支持與運行上述各應用系統的中間件軟件、數據庫軟件、操作系統等。

而新型 IT 基礎架構以雲架構爲核心,提供豐富的連接能力和靈活的橫向擴展能力。底層的軟硬件基礎設施通過雲的形式進行組織部署,統一對外提供服務。雲架構統一管理內部計算、存儲和網絡能力,優化基礎設施利用效率,並且提供統一管理能力,提升管理效率。雲架構提供豐富的接口,連接多樣化的設備,提供輸入輸出能力,以便適應不同的應用。

■ 數據對業務的影響深度

最爲精準的方法是通過數據對業務的影響深度來判斷企業數字化轉型程度。企業在轉型初期,IT技術對業務的支持主要體現在數據採集與分發需求的滿足,此時數據對於業務的價值較爲有限,甚至有些企業內部會因爲IT系統的安裝、調試以及學習成本而產生運營效率下降的感覺。

隨着轉型的深入,技術將更多地滲透到業務流程變革與管理的方方面面,會通過業務定義、業務規範、規章制度等方面促使企業中形成數據驅動業務的體系,此時企業成員能夠清晰地感知到數據對於業務效率的提升作用。

最終,當企業完成 IT 架構和業務雙轉型後,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數據孤島已經消除,在這一階段,數據將能貫穿整個產品週期,數據不僅會介入到戰術層面,還會充分介入到戰略層面,爲企業提供顧客洞察、服務供給、數據決策、實驗創新四大能力支撐,賦能團隊快速創新和響應變化。企業也將真正成爲數字化企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