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事實上呢,假設你表達的是正面意思,那當面怎麼說、怎麼舔都沒問題,頂多讓人覺得你拍馬屁罷了。你說這夠不夠“舔”。

來源:臨公子的後花園(ID:hi-lingongzi),作者臨公子。

“舔狗”,網絡用語,指那些不顧一切去討好他人的人。

俗話說,人在職場走,哪能不舔狗。別誤會,我沒貶義,反而愈發覺,這玩意兒是化解矛盾的利器吶!

之前看到劉潤的危機公關處理“12字原則”:這鍋我背,這錯我改,這就去辦。

你說這夠不夠“舔”?簡直就是罵不還口、打不還手好麼?

但很多事實恰恰告訴你,正面剛沒卵用,靠跪舔特好使

01

舔同事的正確姿勢

作爲上班族,你的1/3的時間是在公司度過,面對同事的時間沒準比你面對家人都多。

與同事相處的愉快程度,直接決定了你上班的心情。

有一條絕對事半功倍的相處之道,那就是:

沒錯,先誇再說,欲抑先揚

比如——

你bug寫得真有藝術感,一般人看不出來(潛臺詞:把程序都跑崩了才發現);

你設計的頁面比肩梵高,就是抽象了點兒(潛臺詞:鬼看得懂啊);

你這方案寫得簡明扼要,圖文並茂(潛臺詞:好意思用幾十張截圖湊頁數糊弄我?)

當你在朋友圈看到開發小哥發了句“我沒有寫過詩,但有人說我寫過的代碼像詩一樣優雅”,請記得點贊+留言+帶波浪號三連。

當你看到同事在凌晨發了條朋友圈“電腦又死機了好煩啊!”,你不需要告訴TA如何讓電腦不死機,而要果斷評論“加班到這麼遲啊?真是能者多勞!”(敲黑板劃重點,這是必考題)

反之,一開口就劈頭蓋臉指出對方錯誤,甭管你說的是什麼,對方眼裏你就已是一團濁氣

部門裏有個產品經理,人還算敬業,但與她打交道的同事們有不少都挺反感她。

爲啥?

她一看到需求有問題,隔着10米就對着同事大聲喊,“某某某!你怎麼做的呀?我需求根本不是這樣!”等她走過去沒說幾句,對方往往就開始和她吵起來了。

另一位開發後端程序的妹紙就不一樣了。

上午她還和前端程序員扯皮,午飯後,她端了一盤洗好的草莓給前端開發,下午接口立馬調通了,兩人還就技術問題進行了一系列親切友好的深度研討。

總結:合作舔中求。讓同事心情舒暢,問題就解決了一大半

02

舔領導的正確姿勢

先說個歷史故事。

明朝有個叫盧熊的官員,看到朱元璋把“兗州”寫成“袞州”,就向皇帝寫了一份奏章要求更正詔書。朱元璋這種草莽天子,文化水平不高,自尊心特強,氣得大罵:“好你個盧熊,居然敢和我咬文嚼字!”

直接把盧熊斬了

許多人自認爲性格直爽,在開會或是公開場合大咧咧地向上司“吐真言”。

“你說的有問題”;

“你根本沒考慮實際情況”;

“不對,這事應該是……”

事實上呢,假設你表達的是正面意思,那當面怎麼說、怎麼舔都沒問題,頂多讓人覺得你拍馬屁罷了。

但如果是不同意見,你的直言不諱,恐怕就是個暗雷

運氣不好,碰上像朱元璋那種自尊心特強的老闆,給個臭臉都算阿彌陀佛。

與上司意見相左時,最好私下溝通若非得當面說,也儘量用詢問的語氣,而非把上司想法全盤推翻。

且不說人多少要些面子,萬一在客戶面前,你們對外還寸土未得,內部先吵成一團了。

你讓客戶咋想?八成要被貼上個不靠譜的標籤吶。

總結:舔領導,正面的話當面說,負面的話私下說

03

舔下屬的正確姿勢

有些小主管很神奇,沒有當boss的命,偏偏得了boss的病。

將“硬剛”作爲管理下屬的No.1原則,“我不管”、“我沒辦法”、“你們看着辦”是他們的口頭禪。

這種態度,其實蠢得很。

首先,說話對象是下屬,你萬萬不能做自絕於下屬的人。

少說“你們要如何如何”,多說“我們要如何如何”

改動一個字,凝聚一羣人。

你的目的,是讓團隊發揮出最大的積極性和能量,你自然要把自己視爲團隊一份子,而不是正義與老闆的化身。

否則,在你頤指氣使地裝逼過癮時,員工心裏早在你的頭像上打了個大大的 ×。

其次,擺低姿態,以退爲進

我以前公司有一個總監,堪稱這句話的絕佳典範。

老闆壓項目進度,項目組只能集體加班。他一邊想方設法與老闆討價還價,一邊申請外包協助。

加班時,他跑到樓下便利店買飲料買零食給下屬。

員工開玩笑說,鄭總你居然親自去買零食啊?

“鄭總個P啊,我就是個打雜的,就是服務你們的”,他嘿嘿一笑,“等這項目扛過了我請大家喫火鍋!”

員工聽到這話,再怎麼不情願加班,至少嘴上不好意思再說什麼了吧?

總結:下屬,團隊立場要統一,個人姿態要放低

04

最後

我之所以認爲“舔”這招特別好使,是因爲,它不是指死皮賴臉地巴結媚權,而是:

1、適當示弱,事半功倍。

2、把解決問題,視爲首要目標。

解決問題,不能純靠講道理對吧?

我隨便舉個例子。

一件事,你說讓A去做了,是A做砸了。A說,明明是你沒搞清楚,你無情你殘酷你無理取鬧!

兩人扯皮半天,最後一起被老闆罵。

OK,換個做法。

你跑去笑嘻嘻說,不好意思啊可能是我沒說清楚,那我們現在這樣,我來做什麼什麼,你來做什麼什麼,醬紫可以不?

反正事情都得你們兩個人做,反正目標是任務完成,無關緊要的小事,退讓幾分又何妨

看過《奇葩說》的人可能知道,馬東被評價爲“狡猾的犬儒主義者”,可謂實至名歸。

他學識淵博,看事通透,卻不咄咄逼人。

作家黃佟佟在評價馬東時說,“他是一個身段柔軟的人,在任何一個容器裏,都可以盛滿這個容器。”

一個人成熟的標誌或許就是,手段要硬,身段要軟。

這樣的人,不是勝在錙銖必較,而是勝在面對不同局面恰到好處的分寸感。對大事,有使命必達的魄力;對小事,有一笑而過的智慧。

最後祝各位,工作順心,互舔愉快。

作者簡介:臨公子,LinkedIn中國專欄作者,多家金融理財/職場平臺特邀作者,一枚理性愛財的工科產品汪。

IDshangzhanzhiku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