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咖FM

陪伴你的第292個夜晚

/

2018/06/25 週一

配圖:Internet

撰文:喝啤酒的貓仔

前段時間湖南衛視推出了一檔模仿日本屋頂告白的綜藝節目。

每一期節目組都會去不同的學校,找不同的孩子們站到教學樓上,跟樓底下的爸媽尬喊。

目前已經推出了10期節目,每一期的畫風基本都是:我要好好學習、我想要成爲科學家、我不想做別人家的孩子,連不想喫蘋果這種事兒都拿來喊。

可是你回想一下你的初高中,15、6歲的時候,除了學習、父母朋友,你最在乎的,難道不是自己暗戀的那個人嗎?

整個節目大概唯一跟早戀沾點邊的,就是一個跟李白表白的女孩子,這個橋段光看着就夠尷尬了。

小姑娘說我要表白,主持人說,你也太敢了。

一個15歲的小女孩,即便是和自己的心上人表白,那也是勇氣可嘉很單純美好的事情,喜歡了我就要告訴他,這是一個孩子的邏輯,有什麼敢不敢的?

彷彿所有人都默認了一件事:我知道早戀美好,我也知道是個人都會春心萌動,但我就是不能允許你這麼做,別人做我不管,你是我的孩子、我的學生,你就不行。

家長老師當然是爲了孩子好,早戀會影響學習,影響學習就會沒有好發展。

孩子們抵抗也是無力的,只是把原本可以大大方方和父母溝通的事情轉移到地下,偷偷摸摸的繼續早戀。

原本只是少男少女粉色的的青春懵懂,在成人的眼裏就變了味。

中國的一些父母,永遠學不會一件事:孩子的愛情留給他們自己去選擇。

尤其是少年時期超越現實和未來的愛情,儘管它可能只是一個愛的萌芽,不足以被成人認可,但它仍然在少年看來,是屬於他們最寶貴的東西。

我理解父母對孩子的愛,這種愛在中國有些父母身上成了一種畸形的控制慾,甚至他們連一餐飯喫什麼都不給孩子自主權,你還指望他們給早戀的自由權?

我絕對不是在推崇早戀,它在某種程度上的的確確會影響到學習。

但少年時期的懵懂是再正常不過了,如果孩子能和父母大大方方的交流,在父母的指導下處理感情,真的知道該怎麼和對方相處,如何把握分寸,這纔是最合適的處理方式。

“早戀”這個詞,本身就是錯的,戀愛沒有早也沒有晚,只有合適和不合適,青春的故事裏難免會有戀愛的味道。

少年總是倔強又有一點兒逆反心理,父母的不理解、壓制甚至是用惡劣手段扼殺他們的感情,讓少男少女們產生了激烈的逆反情緒,越被壓抑的,越要爆發,越沒有出路的,越要硬闖。

對愛情懵懂的渴求,身體的成長,以及被壓制的逆反,在這個一切節奏都很快的時代,青春期的孩子根本還沒有做好準備,就被推進了一個無解的循環。

未成年女生做母親的新聞,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了,人們已經從一開始的憤怒變成了無奈,甚至有些人已經見怪不怪。

(電影《朱諾》,講述了未成年少女懷孕後的故事)

還太年輕的孩子根本不清楚爲人父母的意義和分量,與他們而言,腹中的孩子更像是一個他們宣示自己個性的工具。

成人不理解,父母嚴厲的管教爲何能夠適得其反到如此地步。大人們只教孩子拒絕性行爲,那是污濁的,卻絕口不提避孕套的存在,人們覺得那也是需要避諱的東西。

大人們把責任怪到外力因素上,紛紛指責孩子交友不慎、指責孩子瀏覽不正當的網站和影視,卻從不問問自己,是否是我的一味打壓和不講道理的埋怨,給了孩子強大的反作用力。

再嚴厲的管教和約束都阻擋不住真正想要逆反的孩子,他們寧願擁抱甜蜜的魔鬼,也不想和苦澀的天使爲伍。

年少的孩子需要被管教,也需要被指導,一味的湮滅早戀,根本無濟於事,因爲這是人類的本能,無法被消滅。

儘管這些未成年的少男少女們需要對自己的行爲負責,但他們的父母,也該爲他們的盲目和所謂的傳統負責。

少男少女們的愛情或許可以是這個社會里最單純的感情,他們值得被父母、老師正確的引導,需要一個尊重他們、並且真正理解他們的成人,他們還未成年,不足以認識愛情的真實面目。

之前微博上有一則新聞。

14歲的少女離家出走,投奔16歲的少男,住在男孩家裏,男孩的父母以禮相待,女孩的母親來接她的時候,沒有辱罵、沒有責怪,只有耐心的勸導,並且許諾他們可以進行適當的交往。

我覺得很感動,因爲這兩個少年的父母都懂事理,會教育,最關鍵的是尊重孩子。

但我也覺得可悲,這本應該是父母與孩子最基本的尊重和交流,何以上升到感動、成爲新聞的地步。

既然我們都知道早戀是不可避免的成長,又何必自欺欺人的矇住雙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