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龍網北京5月13日訊(記者鳳凰)5月11日是“中國肥胖日”,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主辦,強生醫療支持的2019年中國肥胖日科普活動日前在醫院門診大廳展開。活動中,多位專家爲市民提供免費減重諮詢、測量血糖、體重等服務。

專家表示,在臨牀上,診斷肥胖以體重指數(BMI)爲標準,即體重(千克)除於身高(米)的平方,正常人的BMI指數是在18.5-24.9之間,25-27.4之間爲超重,27.5以上即爲肥胖。肥胖會帶來一系列的其他代謝性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壓、睡眠呼吸暫停、女性內分泌紊亂、腫瘤等。爲此,中國醫師協會倡議將5月11日作爲“中國肥胖日”,全國各地都會在這一天舉辦義診活動。

“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人羣日益增多。我國肥胖比重不是最高,但全國人口的基數位居世界首位,我國正逐漸成爲肥胖人口大國。肥胖會帶來一系列的其他代謝性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壓、睡眠呼吸暫停、女性內分泌紊亂等。減重的方式有管住嘴邁開腿、節食運動、中醫推拿、理療鍼灸、營養代餐等,這些方法成效有限,復胖率比較高。”北京世紀壇醫院副院長、減重手術專家張能維教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調定點是維持身體正常運轉的節點,體重也有一個固定的調定點,用來調節飢餓感與新陳代謝,讓體重維持穩定。有些肥胖朋友的調定點天生就比普通人高,體重就難以維持穩定。研究發現,減重手術能改變調定點,減重手術通過減少食物的攝入與吸收,從而減少能量的攝取與糖代謝負荷,降低患者的體重,減少由於單純性肥胖的脂肪堆積所造成的胰島素抵抗,而胃腸道重建後改變了腸-胰島素軸激素的分泌,從而改善糖代謝。”張能維教授指出。

張能維教授表示,減重代謝手術是最持久最穩定的一個減重方式,該手術從誕生至今已有近70年,國內開展時間達20年。目前較爲有效的微創解決方案有兩種:袖狀胃切除術的原理是減少胃容量、降低刺激產生飢餓感的荷爾蒙分泌,俗稱“胃變小了”;而胃旁路術是通過改變胃腸道結構、關閉大部分胃功能、減少胃空間和小腸的長度來實現的,俗稱“吸收少了”。這兩種解決方案具有創傷小、出血少、痛苦輕、恢復快,疤痕隱蔽、併發症少等特點。當患者的體重減輕後,患者的整體健康、情感健康、身體與社交功能、痛苦緩解以及個人精力恢復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緩解或改善。

據瞭解,減重治療後一年平均體重降低31公斤,10-15年平均體重降低20kg。相比不接受減重治療的患者,減重治療降低肥胖者患糖尿病風險83%,並能顯著減少2型糖尿病和其他合併症的藥物使用。減重治療還可以有效解決和改善心血管疾病及其他合併症,70%以上的患者高血脂得到了改善,78.5%以上的患者改善了高血壓症狀。83.6%以上的患者睡眠呼吸暫停得到改善。對於合併肥胖的多囊卵巢綜合徵而言,減重治療是最爲有效的治療選擇之一。此外,減重治療還可迅速減少下尿路症狀發生的頻率和嚴重程度。

作者:鳳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