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經濟發展整體下行,經濟寒冬之說席捲整個資本市場。肉眼可見,聚光燈下的巨頭企業和明星企業家們,正被寒潮籠罩。

在公衆輿論浪尖上翻滾跌宕的ofo創始人戴威,將面臨9家公司的起訴;困於色的京東,幾十億市值一夜蒸發;亡於賭的金立,只留下一個負債170億的空殼。

繼錘子手機曝出裁員後,近日,一份包括滴滴、網易、愛奇藝、唯品會等互聯網頭部企業的裁員名單截圖刷屏朋友圈;今日也有消息稱,摩拜進行了大規模裁員,整個市場部無一人倖免。有人說,大佬們也開始減少開支,儲存“糧食”,準備過冬了。

經濟寒冬

重塑企業生命力

危機危機,有危也有機。即使是經濟寒冬,也蘊藏着極大機遇,關鍵是看企業本身有沒有足夠頑強的生命力熬過寒冬,不在這一場大洗牌裏被pass掉。

風雲變幻,需要戰略部署;迎接挑戰,亟待改革創新。改革創新和戰略開放是引領了一個偉大時代的精神力量。企業家們更應該擁抱這種力量,安全過冬。

盤活資源

引進來+走出去戰略

回顧過去,中國開啓了“引進來”+“走出去”的雙向大門:經濟特區、自由貿易試驗區星羅棋佈,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蓄勢待發……

引進來和走出去的過程,如同物理學上的能量轉換,只有產生了這個轉換的過程,才能使得能量源源不斷;又如同一個蓄水池,需要有進水和出水循環往復的過程,才能將其盤活,變成一個活水池。

信息流動、資源流動、人脈流動。動則變,變則通,通則達。

共享經濟

一帶一路朋友圈模式

今年是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5週年。5年來,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朋友圈越來越大,大家在合作中各獲其利,互惠共贏,在經濟項目、民間交往、文化交流等層面都有很多實質性進步。

各行各業的企業家們應該將“一帶一路”互聯互通、互惠共贏的主旨作爲核心助力發展,構建一條“信息互通、平臺互用、利益互享”的鏈條。

風雨同舟

共克時艱

如果一個人的信心不夠,那就抱團取暖。抱團發展後,可以搭建一個良好的資源整合平臺,來解決商業危機。也可以通過抱團發展集合資源,共創共贏。

挑戰即機遇,傳統行業也好,創新企業也罷,熬過去,便是春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