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對其身邊人的採訪瞭解中還原的吳謝宇從小就是班上學習成績最好的孩子,從來不闖禍,比很多大人都自律,中考成績是本市狀元,高中時期被同學稱爲“宇神”,通過自主招生被北大錄取,甚至就算到人才濟濟的北大,吳謝宇也是“大神”的存在。我想在吳謝宇媽媽的眼裏,她的孩子永遠沒有長大,她永遠愛吳謝宇超過了自己。

前段時間我們應該在各大新聞客戶端,各個社交媒體看到,甚至是聊到北大弒母案。一個被稱爲“宇神”的天之驕子,究竟是發生了什麼,導致了這一場悲劇。

回顧:

2016年3月3日,福州警方發佈了一則懸賞通告。通告稱,2月14日情人節,警方發現一名女子謝天琴死在福州一所中學教職工宿舍內,其22歲兒子吳謝宇有重大作案嫌疑,警方懸賞萬元緝捕。據悉犯罪嫌疑人吳謝宇就讀於北大,作案後封死了住處,將屍體用塑料布層層包裹,還放入了活性炭吸臭。弒母后,還以母親名義貸款。2019年4月21日,吳謝宇在重慶江北機場乘機時被抓。

——引用自新京報報道

對於吳謝宇到底是懷着什麼樣的心情殺死自己的母親的?爲什麼要殺死母親?太多的謎題等着被慢慢揭露。只是藉着輿論的甚囂塵上,我們不免的會去思考,當我們關注一個社會事件的時候,這背後又有哪些啓示值得我們去注意和避免的呢?

社會學認爲沒有一個人是脫離社會存在的,人是社會與自我的產物。當我們看到一個個體的時候,我們需要思考這個社會對他有何造就與影響。

在對其身邊人的採訪瞭解中還原的吳謝宇從小就是班上學習成績最好的孩子,從來不闖禍,比很多大人都自律,中考成績是本市狀元,高中時期被同學稱爲“宇神”,通過自主招生被北大錄取,甚至就算到人才濟濟的北大,吳謝宇也是“大神”的存在。除了學習成績優秀之外,吳謝宇的人緣也是極好。放在爛俗偶像劇裏面,這就是男一號的標準配置。

可是他終究放棄了所有的光環,選擇成爲了一個站在法律與道德對立面的惡魔。

在猜測的殺人動力中,大多人傾向於相信是因爲其母的高壓,使吳謝宇時時刻刻被控制,希望自由,希望獨立,希望出國留學。當然真實的原因我們不能盲目判斷,但是在新聞報道當中我們或多或少可以看出吳謝宇的母親是一個極度自律,甚至有“人格潔癖”的人。同樣的她很難允許自己的孩子做出在自己看來出格的事情。即使是讀大學,吳謝宇仍然需要保持每天與母親通話。試問若非強制,即使是自願我們都很難做出每天定時與某人通話的事情吧。

控制慾可能是這個案件中,我們永遠繞不過去的一個話題。父母的愛永遠是沉甸甸的,不求回報,我們應該珍惜與感恩。但如果父母的愛成爲了枷鎖與模具,我們被安排被左右被捆綁的時候,我們又應該如何做?想起之前在網上看到的一個視頻,小男孩向母親告白說:我當你小孩的時間很短,我一下就長大了。你當我媽媽的時候很長,你永遠都是我的媽媽。所以愛我的時候,不要忘了愛你自己哦。

我想在吳謝宇媽媽的眼裏,她的孩子永遠沒有長大,她永遠愛吳謝宇超過了自己。而吳謝宇在這種愛下面,是壓抑的,是沒有自我的,甚至是不會反抗的,他唯一想到的解脫方法可能就是弒母。

這是爲他開脫嗎?當然不是。這是個例嗎?當然不是。

只是我很討厭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比較,總有人在這個時候着急地站出來,說誰誰誰以前也是這個樣子啊,比他害慘,但是他都沒有殺人啊。

我相信這個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所有隻會類比的人都太淺薄。真相究竟如何,我相信到最後我們都只能窺探一二,他永遠或者說每個人永遠都不可能是完全透明的。

我們永遠是獨立的個體,可是我們也永遠無法擺脫家庭,擺脫社會。我們終其一生都將尋找如何將自我與世界和平共處。比起被牽引,我們更需要自己思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