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個成語叫“差之毫釐謬以千里”,但在科學家那裏,“毫釐”顯然是個太大的尺寸,他們將毫米切成一百萬份,那纔是他們需要的精度。鏈科技小編今天的新聞就從這個“百萬分之一毫米”說起。金屬材料通過有針對性的摺疊可展現全新的屬性,雖然這僅是金屬微觀結構上的錯位,不到百萬分之一毫米,但對性能影響很大。現在,德國埃朗根—紐倫堡大學研究團隊在石墨烯中找到了一種直接接觸和移動這種錯位的方法。該研究已於近日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

金屬加工是一項古老的手藝,曾經的鐵匠師傅是社會上的一大行當,鐵器加工爲社會發展提供了許多先進工具,現在的製造業,當然離不開金屬加工,更離不開石墨烯等新材料的加工。5年前,該團隊發現了雙層石墨烯錯位,這是由兩個碳原子層構成的物質。爲了能夠拍攝到錯位,研究人員採用了可在納米尺度觀測的電子顯微鏡,以期找到製作路徑。

現在的材料錯位研究已經升級了,已經從傳統的材料性能測試研究,發展到原子層面的微觀研究。這爲材料性能、工藝革新、新材料研發等方面提供了重要條件。該團隊在研究中,不僅可以看到試樣納米結構,而且可以直接與它們互動。例如,能夠機械地移動納米結構,定義熱量或產生電勢。該裝置的核心是一架小型機器人手臂,可以精確定位百萬分之一毫米。機器人手臂配有細針,可以在試樣表面移動,操縱單個錯位。通過這種方式,科學家證明錯位基本理論,同時獲得關於錯位如何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的新見解。

鏈科技成果庫項目:梯子形石墨烯納米條帶電子開關。該成果具有2格及2格以上的梯子型石墨烯納米條帶。中間呈梯形分佈的原子爲扶手型石墨烯納米條帶,該納米條帶的水平方向邊界爲扶手型,垂直方向邊界爲鋸齒型;左右兩端呈矩形分佈的原子爲理想梯子型石墨烯納米條帶電極,該電極的水平方向邊界爲扶手型,垂直方向邊界爲鋸齒型,電極由兩列無限長的正六邊形晶胞構成。隨着階梯數的增加,梯子型石墨烯納米條帶電導峯以0.0eV爲中心發生對稱分裂,中心電導峯減小直至消失;階梯間間隔變大,會壓低電導峯。本技術涉及基於石墨烯的納米電子器件,尤其是電子開關器件。

鏈科技ChainTech 手機上網,進入鏈科技,一掌之中,前沿科技盡收眼底,眼界拓展,思路開闊,時刻掌握科技先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