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小記者帶你玩轉復活節島:遺世孤島 時間之外

斗轉星移,日升月落。古老的摩艾石像背朝大海、巍然不動,守護着一座與世隔絕的孤島,彷彿存在於時間之外。

直至今日,智利復活節島旅遊委員會執行主任瑪依瑪·德拉普仍然堅信:“摩艾石像是自己‘走’上石臺的。”

復活節島摩艾石像遺址。新華社記者王沛攝

不止德拉普,記者採訪的所有復活節島上的原住民都堅信:是超自然神力“Mana”讓摩艾自己走到海邊的。

原住民口中的“Mana”到底是什麼?它如何讓摩艾“行走”?摩艾真有下半身?“女摩艾”又是什麼樣子?請隨記者到智利復活節島一探究竟。

遺世獨立的孤島

復活節島位於南太平洋,遠離喧囂,是世界上最與世隔絕的島嶼之一,東距智利本土3700公里,西距法屬波利尼西亞塔希提島4100公里。

即使是距復活節島最近的、有人居住的島嶼英屬皮特凱恩島,與之也有約2000公里的距離。

復活節島日出。新華社記者王沛攝

對於中國人來說,復活節島實在太過遙遠。從北京飛至智利首都聖地亞哥,最快需要27小時。再從聖地亞哥飛至復活節島首府安加羅阿,還需5個多小時。

復活節島形似三角形,由三座火山組成,至今仍保持原始風貌。島嶼面積166.17平方公里,從東至西開車約40分鐘,一路風景如畫。

爲保護摩艾石像,島上約40%的面積被劃入拉帕努伊國家公園。1995年,拉帕努伊國家公園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Mana’是一種精神力量,我想你們中國傳統文化中也有。只有特殊的人具有這種超自然神力。”德拉普試圖讓記者理解。

復活節島特有的拉帕努伊文化與智利本土文化大不相同。島上原住民爲波利尼西亞人,他們於公元800年左右移居此島,之後經歷了“石像文化”和“鳥人文化”兩個時期。

復活節島原住民表演拉帕努伊歌舞。新華社記者王沛攝

最初,原住民們將復活節島稱作“世界的肚臍”。1722年4月5日荷蘭航海家雅各布·羅赫芬發現該島時恰逢復活節,因此將其命名“復活節島”。

但原住民至今稱此島爲“拉帕努伊島”(拉帕努伊語意爲“大島”),稱自己爲“拉帕努伊人”。

夢幻山坡上的“摩艾夢工廠”

如今,復活節島上有887尊摩艾石像,遍佈全島,可謂“摩艾的露天博物館”。

島上最夢幻的地方,當屬“摩艾夢工廠”——拉諾拉拉庫採石場。

高低起伏的草坡宛如鋪了一層青綠色的絲絨地毯,看着像瑞士小鎮格林德爾瓦爾德的“夢幻山坡”。

摩艾夢工廠”——拉諾拉拉庫採石場。新華社記者王沛攝

神奇所在是,這裏還散落着397尊摩艾石像,呈立、臥、倒等不同姿勢,有些尚未完工便被遺棄,還有些半截身子埋在草坡裏。被埋在草坡裏的部分被一些人稱爲“摩艾的下半身”。

除了這397尊摩艾,有288尊摩艾已被運輸並豎立於石臺上,有92尊倒在運往石臺的漫漫長路上,還有110尊或已碎裂,或被陳列於博物館。

從前,每一尊摩艾都有自己的名字,現在大多數摩艾的名字已無從知曉。

島上摩艾石像平均4.05米高、重12.5噸。最高的摩艾21.6米,估重約160至182噸,仍躺在拉諾拉拉庫採石場,尚未與石壁切割。曾被運輸並豎立於石臺上的最高摩艾爲9.8米,重約74.39噸。最矮的摩艾只有1.13米。

復活節島摩艾石像遺址。新華社記者王沛攝

島上唯一的博物館名爲“塞瓦斯蒂安·恩勒特神父博物館”。這裏收藏着唯一的摩艾眼睛和一尊“女摩艾”。拉帕努伊人認爲,摩艾一旦安上眼睛,便具有神力“Mana”。

“塞瓦斯蒂安·恩勒特神父博物館”中珍藏的“女摩艾”。新華社記者黨琦攝

新法規定遊客不得停留超30天

“復活節島經濟依賴於旅遊業,依賴於摩艾石像文化,依賴於拉帕努伊原住民。拉帕努伊語、拉帕努伊人的生活方式、音樂和雕刻藝術,都是我們必須好好保存的。復活節島應當讓遊客看到拉帕努伊文化的精髓。”智利復活節島省長塔裏塔·阿拉爾孔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

阿拉爾孔說,目前每年到訪復活節島的遊客約12萬人,其中約50%爲外國遊客。中國遊客佔遊客總數的2%至10%。

復活節島上面朝大海的7座摩艾石像。新華社記者王沛攝

相比之下,島上居民只有區區七千多人,絕大多數聚集在首府安加羅阿。每年1月至3月是旅遊旺季,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紛至沓來,島民常常接待不過來。 

因此,智利新出臺的法律規定,自今年的8月1日起,遊客飛往復活節島必須出示返程機票、住宿訂單或邀請信,且不得在島上停留超過30天。

保護復活節島 需要世界合力

拉帕努伊人非常重視保護環境和回收垃圾。在開車途中,他們會自覺將塑料瓶送至垃圾回收站。但島上回收垃圾的能力有限,遊客留下的大量垃圾甚至需要飛機幫助空運回智利本土。

復活節島位於太平洋中央,來自四面八方的塑料袋、塑料瓶等各種海洋垃圾都漂到這裏來。

記者一直好奇拉帕努伊人口中的超自然神力“Mana”到底是什麼。對此,神父博物館給出了科學的解釋:“當所有人同時用力,這股合力即爲‘Mana’。”

考古學家認爲,古時,部落首領讓許多人從不同方向同時用繩索拉着摩艾石像向前挪動,看起來彷彿摩艾在“走路”一般。人們以爲能挪動摩艾,是部落首領具有超自然神力“Mana”,實際上那只是大家的“合力”。

而如今,保護復活節島的環境,讓這個彷彿存在於時間之外的美麗島嶼免受白色污染侵擾,更需要世界的“合力”。

“我們經常去海邊撿垃圾。我希望更多國家像智利這樣禁用塑料袋,我希望每一個人都不要向江河湖海里扔垃圾。”原住民林恩·拉普說。

-END-

監製:李大偉

記者:黨琦 王沛

出鏡:王紫崛

編輯:錢泳文

剪輯:孫露鳴(實習)

注:王紫崛爲新華社駐智利記者黨琦、王沛夫婦之子,隨父母長駐海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