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毅同志遺像(1930-2019),享年89歲

2019511號上午九時4821”的第二代三代的代表們雲集到北京市昌平區的北大國際醫院告別廳向4821”之一的高毅同志送別。據悉,高毅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19591610去世,享年89

根據高毅同志生前的要求,去世後不搞告別儀式、不開追悼會。因此,4821”這些後人們雲集到北大國際醫院位高毅同志送上最後一程。

圖說:葉挺的孫女和先生,羅亦農的兩個孫女和她們的先生,賀晉年的孫女婿,劉伯堅的孫子(也是李鵬的女婿),楊琪的孫女和先生,謝子長的孫女和孫子,張宗遜的侄孫子,還有二人不是四八二一的後代:烏克力的女兒(烏克力是烏蘭夫的兒子),最右邊張亞東,是延安延水情公益促進會顧問。

記者在現場看到“4821”同學會的李鵬、鄒家華、謝紹明等人送來的花圈、以及其他”4821”同學會後輩、劉志丹的親屬、延安延水情公益促進會、黃土情聯誼會和髙毅家人和親屬、朋友送來的花圈。

最讓人感動的是“4821”中的謝紹明(謝子長烈士之子)不顧九十五歲的髙齡親臨靈堂,爲老同學、好兄弟致悼詞,親自爲老同學高毅同志送上最後一程。

謝老深情回憶他同高毅兄弟相知、相會的歲月,他們在崢嶸歲月形成革命同志加兄弟的友情,一度哽咽說不下去,讓在場人們無不感動落淚……。

還有葉挺的孫女和先生,羅亦農的兩個孫女和她們的先生,賀晉年的孫女婿,劉伯堅的孫子(也是李鵬的女婿),楊琪的孫女和先生,謝子長的孫女和孫子,張宗遜的侄孫子等人也趕來爲高毅叔叔(爺爺)送別,併合影留念。

估計,髙毅同志生前的好友、同學、同志和親屬約二百多人加遺體告別儀式。

記者在此聽到了他們的對話,大意是:高毅叔叔、高毅爺爺和20位經過留蘇學子那樣,掌握了一技之長,尤其是高毅叔叔、高毅爺爺身上洋溢的堅韌、勤奮、奉獻的時代精神爲祖國建設貢獻了自己的一生,必將震撼着我們年輕人的心靈,值得我後輩傳承下去。願高毅叔叔、高毅爺爺一路走好記者陳龍獅、通訊員張亞東北京報道)。

附件:4821”的簡介

1948年9月初,東北全境解放前夕,毛澤東已經開始勾畫新中國的未來了。經中共中央批准,由東北局負責,選送了21位青年去蘇聯學習革命和建設的寶貴經驗,爲新中國建設儲備人才。用歷史的眼光來看,留蘇的崢嶸歲月使得他們學到了知識、增長了本領,更重要的是使他們有更大的能力爲祖國多做貢獻。親切的關懷

中央選派留學蘇聯的這21人是我們現在熟悉的人物,他們的父輩都是革命的先輩、共和國的奠基人之一。當時的選送標準是軍級以上烈士和幹部子弟,其中:最小的16歲,最大的25歲。

他們是:葉挺烈士之子葉正大、葉正明;葉劍英之女葉楚梅;李碩勳烈士之子李鵬;王稼祥義子朱忠洪;張浩之子、林彪之侄林漢雄:羅亦農烈士之子羅西北;項英之女項蘇雲;謝子長之子謝紹明:任弼時侄女任嶽;任弼時侄子、任作民之子任湘;高崗外甥江明;高崗之子高毅:劉伯堅烈士之子劉虎生:楊琪烈士之子楊廷藩;蕭勁光之子蕭永定;鄒韜奮之子鄒家華;張宗遜之侄張代俠;崔田夫之子崔軍;賀晉年之子賀毅;羅炳輝之女羅鎮濤。

這21位學子可以說是年輕有爲、能力突出、政治可靠。李鵬、任湘、鄒家華、謝紹明等人在留學蘇聯前,在工作崗位上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他們在發之前,東北局領導高崗、李富春、林彪爲其舉行了送行儀式,並且爲每人準備了一套西裝和一雙皮鞋。鼓勵他們要在蘇聯好好學習,要根據祖國建設的需要選擇專業呈旦堂盛早日學歸來祖國建設出力。

21名留學生的生活費用由聯共(布)黨照顧,每人每月津貼500盧布。爲什麼我黨花費這麼大來派遣留蘇學生呢?新中國剛剛建立,各行各業需要大量的人才,對於我們這個長期從事革命鬥爭的黨,在當時還缺乏社會建設的經驗,需要大量懂建設的技術人員。

因爲此事發生在1948年,又有21位留蘇學生,故簡稱“482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