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3月22日電(袁秀月)一年一度的藝考接近尾聲,中戲、北影、上戲等院校都已進入面試環節。今年藝考,表演專業仍是大熱門,各大院校的表演專業報考人數再創新高。然而,經過一輪輪篩選,幾萬名藝考生中,只有少部分能夠圓夢。那麼,對於藝考生來講,當演員一定要學表演嗎?他們還有哪些選擇?

資料圖:上海戲劇學院藝考現場,考生正在等待考試。中新社記者 殷立勤 攝

獲獎演員都學什麼專業?

在今天,跨行早已成爲稀鬆平常的事情。表演這一行更是如此,人們只管你演得好不好,至於是否是科班出身,這似乎並不重要。

“設計學院出舞美,木偶專業出明星,表演系出導演,導演系出編劇。”從上海戲劇學院流傳的這句話就可見一斑。

那麼,學什麼專業真的不重要嗎?來看看獲獎演員們的履歷。

記者選取了131位演員,他們分別是金雞獎、金像獎、金馬獎、金鷹獎、飛天獎、白玉蘭獎過去10屆的最佳男女主角。

這份名單橫跨兩岸三地,囊括老中青三代,梳理他們的教育經歷發現,科班出身的演員仍佔主體,但非藝術院校、非表演專業的演員也有不少。

金雞獎、金像獎、金馬獎、金鷹獎、飛天獎、白玉蘭獎過去十屆獲獎演員教育經歷統計,除去不明以及重複的,共計入131位

在131位演員中,有69位是科班出身。他們多是中戲、北影、上戲表演系的本科畢業生,如老戲骨陳寶國、奚美娟、張嘉譯,“四旦雙冰”中的章子怡、趙薇、李冰冰,新生代中的胡歌、佟麗婭、周冬雨等。

沒讀過藝術院校的演員有21位,學武術的就有三位,成龍、李連杰、王寶強。學完全不相關專業的也有不少,如張家輝曾就讀於警察訓練學校。

從其他藝校或其他專業畢業的有14位,如周迅學的民族舞,黃渤學的配音,馬思純學的播音。

年前,一部《芳華》讓文工團又進入大衆視野。實際上,130位演員中,就有17位曾在文工團或話劇團待過,如李雪健、張國立、劉濤、張譯等。

除了專門的藝術院校,電視臺、劇院自己創辦的培訓班也成爲演員的重要來源。最著名的莫過於TVB開辦的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劉德華、劉青雲、劉嘉玲等都是訓練班的學員。

電影領域獲獎演員統計

電影、電視劇大不同

由於藝術形式、媒介形式的不同,電影和電視劇在表演上也有所區別,對於演員的要求也不同。在科班和非科班問題上,兩個領域也有不同表現。

在131位演員中,共有55位是電影獎項的獲獎者,其中,表演專業畢業的有20位,沒讀過藝術院校的則有14位,相差不大。其他藝校、其他專業和培訓班的各有8位,文工團、話劇團的則有5位。

而在電視劇領域,差距則拉大了。在76位演員中,共有49位是科班畢業,沒讀過藝術院校的只有7位。文工團、話劇團的反而較多,有12位。其他藝校和其他專業的有6位,培訓班的只有兩位。

電影通過大熒幕來播放,其清晰程度、對細節的考究程度和對演員的要求都較高。演員張譯就曾表示,電影表演的尺寸是最小的,在電影裏表現喫驚,也許只需要眨一下眼睛。

電視劇領域演員統計

因此,很多導演在選角時,可能會更看重演員的天分、與角色的契合度、獨特的生活經歷等。較爲典型的就是張藝謀,每次推出的“謀女郎”都成爲影壇最期待的人物。去年,馮小剛拍《芳華》時,同樣也選取了大量非科班演員。

電視劇通過電視屏幕來播放,視聽效果相應縮減,跟電影重“表現”不同,電視劇更重劇情,體量較大,調度的演員較多,更要求演員的專業性,科班出身的演員顯然更有優勢。

不過,近年來,隨着電視劇製作日益精緻,電影市場逐步擴大,兩者之間的界限也在逐漸模糊。再加上這兩年大IP劇、網劇的崛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投入到影視劇拍攝中,趙麗穎、李易峯等非科班演員成爲影視市場的寵兒。

中央戲劇學院藝考現場。袁秀月 攝

當演員不一定學表演?

2018年,表演專業仍是藝考熱門,北影的表演學院報考人數高達9693人,而計劃招生人數只有50人,中傳的表演專業報錄比還達到了327:1。

表演專業真有這麼火嗎?中國傳媒大學藝術學部表演專業負責人李立宏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相當多學生的報考可能不太實際,他們對未來專業發展、從事的職業都不瞭解。他還坦言,藝考這些年還是有些“虛火”的。

隨着互聯網的普及、影視行業的發展以及網劇網綜市場的崛起,成爲“網紅”、“明日之星”似乎不再遙不可及,這也爲藝考“虛火”又添了一把柴。

當演員需要天分,每年這麼多藝考生,但最後能成名的卻是寥寥。

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不少藝考生也選擇了“曲線救國”,報考一些冷門專業,如木偶專業。今年,上戲的木偶表演專業報考人數創歷史新高,中戲偶劇系首次招生,即有兩千多人報考。

資料圖:惠英紅憑藉電影《血觀音》獲得第54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 攝

上海戲劇學院院長黃昌勇曾表示,“表演系難進,不如先進上戲”。如今,各個藝術院校的專業融合度都較高,考其他專業也成爲藝考生的選擇。

當演員同樣需要後天的努力,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學院副院長許曉丹就曾說,後天的努力決定你能不能成爲一個好演員,一個大演員。

去年同時收穫金像獎、金馬獎的惠英紅連藝校都沒上過。由於家貧,她3歲就在街上討飯,13歲去跳舞,15歲開始拍戲,之後也經歷過無戲可拍、精神抑鬱的境況。2017年,年過五旬的她卻佳作頻出,一舉拿下兩個“最佳女主”。

幾十年從藝經歷,至今仍孜孜不倦。曾有影評人評價惠英紅,稱其演戲不是憑經驗,憑直覺,而是憑閱歷。

藝考不是拍腦袋,當演員也不應是一時興起,理性做好人生規劃,平時勤做功課。畢竟,這才只是第一步。(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