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們曾在網上購買假幣,並且‘消費’出去。“在製造假幣之前,。

本有正當工作的一家三口,

卻想着掙些“巧錢”。

於是一家三口學習造假技術、購買工具

製造面值20元的假幣,

在家中“苦印”半年假鈔,並且自產、自銷。

這聽起來又“努力”又“心酸”

一家人辭去工作

網上學習造假技術

去年夏天,今年50歲的張某還是一名廚師,

兒子小張在外地打工,

雖說收入不高,但日子也過得安逸。

但那時,他發現了一個快速發財的門路

製造假幣

帶着一份想要迅速發大財的夢想

張某帶着一家人走上了犯罪道路

5月8日,任城公安分局經偵大隊民警劉志恆

介紹了這場一家三口自產、自銷假幣的鬧劇。

“在製造假幣之前,

他們曾在網上購買假幣,並且‘消費’出去。”

一家人看到,將小面額假幣

“消費”出去難度不大,但是成本卻高。

爲了節約成本,

一家人辭去工作,在網上學習技術,

先後購買六色打印機、證券紙、印章等工具,

在家中“苦心”造假,將製造出的假幣做舊後,

用來購買生活用品。

一家三口苦學造假技術,印假鈔半年,賠了3萬多!

但你以爲,

這種用假幣0成本生活是賺了?

大錯特錯!

“他們看似‘低成本’生活,但成本着實不低。”

警方還舉了一個具體的例子,很形象

假設他們仍繼續工作,

平均一人每個月3000元,半年會有5萬餘元的收入,

但是卻造了不到2萬元假幣,

算下來,他們半年還賠了3萬多元。

8日上午,在任城公安分局經偵大隊劉志恆

一手拿着假幣,一手拿着證券紙說道:

“這些就是在嫌疑人家中查獲的假幣,

所有的編號都是一樣的。”

一家三口苦學造假技術,印假鈔半年,賠了3萬多!

這一家三口就是通過打印機打印後,

再反覆加工,從而魚目混珠矇騙過關。

“爲了增加假幣的真實度,

這一家三口還先後購買了荷花圖案的印章和做舊水。”

劉志恆介紹,蓮花圖案的印章根據前後分爲公章和母章,塗抹特殊顏料後,再卡到新打印出的假幣上,透過陽光看,便會看到疑似防僞水印的標識。

一家三口苦學造假技術,印假鈔半年,賠了3萬多!

而爲了讓假幣增加年代感,他們還會再用做舊水浸泡假幣。

一家三口苦學造假技術,印假鈔半年,賠了3萬多!

一家三口苦學造假技術,印假鈔半年,賠了3萬多!

以假亂真的假幣、悄無聲息的製造、

只用來購買小价值生活物品的“消費”

……

看似天衣無縫,卻被警方敏銳察覺。

1月13日,辦案民警根據羣衆提供的線索,

趁嫌疑人取快遞時將其抓獲。

目前,張某某及兒子張某

因製造假幣已被檢察院批捕,

其妻子因使用假幣也已被行政拘留。

一家三口苦學造假技術,印假鈔半年,賠了3萬多!

記者現場體驗

外觀幾乎能亂真

爲檢測假幣的逼真程度,

5月8日中午,記者拿着任城公安局查獲的

1張20元假幣

來到了位於任城大道附近的一家店鋪。

“老闆,咱們這邊最近的公交車站在哪裏?”

8日,記者以問路人的身份出現在店鋪內,

並且購買了17元的商品。

店老闆一邊告訴記者公交站牌的位置,

一邊找給了記者3塊錢零錢。

買完商品後,

記者在店門口站了5分鐘店老闆仍沒有發現。

當記者與民警再次出現在店鋪內,

告知老闆收的是假幣時,老闆顯得有些詫異。

“現在都用網絡支付了,我還沒有想到這張是假幣。”

店老闆說,這張假幣仔細看的話不難識別,

自己以前是幹出納的,

但是由於剛剛一直在被岔開話題,反而沒有注意。

一家三口苦學造假技術,印假鈔半年,賠了3萬多!

“從外觀看假幣和真的人民幣幾乎沒有區別,

但是如果仔細查看就會發現

無論是手感還是聲音都和真幣不同。”

任城公安分局民警文方超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