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東省寧陽縣農業局發現並查處了首個二維碼造假案。這個標稱“德國拜克(西安)作物保護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標識農藥登記證號爲“PD20100675”、商標爲“碧生”的“0.255%赤黴?乙?蕓薹水劑”。單從產品包裝來看,三證標註齊全,也有新《農藥管理條例》規定的二維碼,但卻是假農藥。經查詢,該農藥登記證號爲假冒,標識的生產許可證號“GB/T17420-1998”、產品標準證號“HNP44007-E0739”均明顯不符合有關格式,且標籤還標識有“純天然”等不當字樣,卻未標註毒性級別。

首個農藥二維碼造假案被查處,徹頭徹尾的造假!

通過網絡查詢,該公司網站建設得非常好,但通過國家工商登記網站,均查詢不到該企業的任何工商信息,也就是說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假企業,其銷售的產品很可能都是假農藥。此類造假更具誤導性和欺騙性,值得引起警惕。

首個農藥二維碼造假案被查處,徹頭徹尾的造假!

單從產品包裝來看,三證標註齊全,也有《新農藥管理條例》規定的二維碼,但是寧陽縣農業局農藥管理人員卻判定爲假農藥。

爲什麼是假農藥?

這個標稱“德國拜克(西安)作物保護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標識農藥登記證號爲“PD20100675”、商標爲“碧生®”、“2018年3月21日”生產的“0.255%赤黴·乙·蕓薹水劑”,經查詢,該農藥登記證號爲假冒(實際持有人爲烏克蘭國家科學院和科教部聯合科技中心,登記產品爲0.11%吲哚乙酸水劑),標識的生產許可證號“GB/T17420-1998”、產品標準證號“HNP44007-E0739”均明顯不符合有關格式,且標籤還標識有“純天然”等不當字樣,卻未標註毒性級別。而且,其二維碼信息雖然與標籤標識內容一致,但更具有誤導性和欺騙性(這是首次發現農藥產品二維碼造假現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