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和暑溼感冒都是夏季十分常見的疾病,兩種疾病在症狀上有許多相似之處,人們往往分辨不清,容易造成用藥不當,延誤治療。

中暑與暑溼感冒的區別?

第一,暑溼感冒是夏季感受風邪或寒溼之邪而引起的外感病證,有明顯的感冒症狀,如“發熱、微惡寒、鼻塞、流涕(或咳嗽)”;而中暑雖有發熱(比感冒發熱重),但沒有惡寒、鼻塞、流涕之類的感冒症狀,這是與感冒的根本區別。

第二,中暑誘因明顯,即多在高溫環境下勞作時發生;而暑溼感冒雖與感受風寒、暑溼有關,但這種外界誘因常並不明顯。

第三,暑溼感冒病程纏綿,大多需數日治療而痊癒;中暑雖發病急,但恢復也快,一般1~2 天,甚至幾小時內症狀即可消除。

中暑與暑溼感冒如何用藥?

中暑和暑溼感冒都多有暑中夾溼現象,溼易傷脾,所以二者常出現相同的胃腸道症狀,如腹脹、腹瀉、食慾不佳等。在用藥上,二者有相同或相似之處,但也有一些不同。

中暑重在祛除體內的暑溼。基本治法有祛暑清熱、解暑和中、祛暑利溼、清暑益氣等。常用祛暑中成藥有暑熱感冒沖劑、藿香正氣水(丸、軟膠囊等)、十滴水(膠囊)、六一散、仁丹(又叫“人丹”)、清暑益氣丸、暑症片、廣東涼茶、午時茶,以及外用清涼油、風油精等。

暑溼感冒重解表化溼並用。治療暑溼感冒既要祛暑溼,還須疏解表邪,治法有祛暑解表、清暑化溼、解表和中等。治療暑溼感冒的中成藥主要有暑熱感冒沖劑、暑溼感冒沖劑、藿香正氣軟膠囊(口服液、丸、顆粒等)、四正丸、香蘇正胃丸、廣東涼茶、保濟丸等。

要對證靈活用藥。一般說,中醫治療中暑、暑溼感冒,可首選專治這兩種疾病的中成藥,效果更好一些。

另外,重症中暑,即熱射病,是一種致命性疾病,病死率高。所以遇到高溫天氣,一旦出現大汗淋漓、神志恍惚時,要注意降溫。如發生昏迷、體溫持續高溫應馬上送至醫院進行治療,千萬不可以爲是普通中暑而小視,耽誤治療時間。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主管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 主辦

中醫藥知識 健康養生資訊

零售價:RMB12元

郵發代號:82-654

文章版權歸《家庭中醫藥》雜誌所有,轉載、摘錄請註明出處。部分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所載方藥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本文作者:蒲昭和

本文編輯:桔梗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