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黎元洪向袁世凱求救,希望袁世凱能把張振武調離武漢,去北京任職。張振武將軍的死,其實是袁世凱、革命黨和黎元洪之間的三角博弈。

黎元洪位列當年“四大偉人”之一,是出了名的厚道。但就是這麼一個厚道的總統,居然殺了辛亥革命的元勳。可惜只是他也許因爲殺人太少,手段實在太菜,被人抓住把柄,弄得十分被動。

被他殺的革命元勳是哪位?

張振武。

何許人也?

赫赫有名的武昌首義的功臣之一,和孫武,蔣翊武一起並稱“武昌三武”,而且在之後的武昌保衛戰中立下了汗馬功勞。革命勝利後,他擔任武漢軍政府軍務部副部長,代行部長之職。之後,他受袁世凱邀請,到北京出任大總統軍事顧問和蒙古屯墾使。

可是,誰也沒想到,1912年8月15日晚10點,張振武突然被捕,未經過審判,16日凌晨1點被就迅速地槍決。從被捕到被殺,僅僅只有3個小時。

張振武本人與劇照(圖注)

就算是一個草民也不該被如此草菅人命,何況是革命元勳,這是怎麼一回事?

張振武將軍是武昌起義的功臣,但由於某些特殊原因,最大的一個革命勝利的果子卻被滿清軍官出身的黎元洪摘了去,後者成爲武漢軍政府的都督,張振武、孫武、蔣翊武等起義功臣反而成了他的部下。這對張振武來說,很難接受,和黎元洪的相處一直不是很友好。甚至,他多次提出罷免黎元洪的都督職務,找一個更純粹的革命黨人來當老大。故而,黎元洪對張振武的仇恨由來已久。

張振武管着軍務部,這個部門權力很大,可以調動軍隊和物資。黎元洪於是找了一個藉口,把張振武、孫武、蔣翊武同時調離軍務部。這就更引起了張振武不滿,曾託人給黎元洪帶話,希望可以留任軍務部,繼續當部長,但黎元洪不給面子。

黎元洪(圖注)

於是,張振武和黎元洪的關係幾乎完全破裂。張振武在武漢公開反對黎元洪,後者雖然有兵有權,但因爲張振武是辛亥革命元老,黎元洪投鼠忌器,一時之間拿他毫無辦法。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黎元洪向袁世凱求救,希望袁世凱能把張振武調離武漢,去北京任職。

當時,袁世凱對孫中山和黃興領導的革命黨非常忌憚,同時也希望能拉攏黎元洪。面對黎元洪這個請求,袁世凱不敢輕易下決定,就找軍師陳宧商量。陳宧說:“三武不去(指孫武、蔣翊武、張振武),則副總統(指黎元洪)無權,若輩起自卒伍下吏,大總統召其來京,寵以高官厚祿,殊有益於副總統也。”很明顯,陳宧覺得這是一個削弱革命黨,同時又拉攏黎元洪的好事。於是,袁世凱下令,讓“三武”等18人到北京,擔任虛職的總統府軍事顧問。說白了,就是隻拿錢、不辦事的那種。

不幹事還拿錢,這麼好的事兒,可張振武卻不幹。這人是個熱血漢子(當然了也喜歡掌權),受不了沒事兒幹,動不動就去找袁世凱,希望有一個實權工作。袁世凱被逼得沒有辦法,只好任命他一個蒙古屯墾使的職務。

本來,這只是袁世凱的權宜之計,沒想到張振武當了真,要求袁世凱撥款和調兵,成立辦事機構。這些,袁世凱當然不會答應。一氣之下,張振武返回了湖北,在武漢成立了屯墾使辦公處,憑藉自己在武漢的人脈,開始招兵買馬。同時,他還要求黎元洪每月給他撥款,招募軍隊。

黎元洪好不容易送走張振武這個“刺頭”,沒想到對方又回來了,還要錢要兵。但老黎攝於張振武在武漢的威望,不敢不答應,可內心卻充滿了憂慮。不得已,他只能再次向袁世凱求救,希望袁世凱能再次把張振武弄走。

袁世凱(圖注)

於是,袁世凱再次給張振武發電報,言辭懇切,希望張振武能再次北上,共商國是。黎元洪不僅慷慨送上4000大洋的路費,還裝出掏心窩的樣子對張振武說:外人都說我們關係不好,其實我對你的心日月可鑑,如果將來你有需要,無論是錢糧還是軍隊,我都會全力支持。

在袁世凱和黎元洪的忽悠下,張振武於1912年8月上旬再次出發去了北京,這一次,他走上了“不歸路”。

8月15日晚上,爲了緩和與北洋派之間的關係,張振武和部分湖北軍官在六國飯店宴請北洋軍軍官。北洋大將薑桂題和段芝貴等人都出席。席間,雙方交談甚歡,推杯換盞。段芝貴中途藉口有事,提前離席。晚上10點左右,宴席結束。張振武乘坐馬車,離開六國飯店,返回住處。在經過正陽門時,突然被段芝貴指揮的軍警攔下,並扣押了張振武。隨即,他們將張振武押解到西單牌樓玉皇閣京畿軍政執法處的城外分局,未經任何審判,於16日凌晨1點將張振武槍殺於此。當時,距離他和段芝貴一起喫飯不過5個小時,距離逮捕他,也不過3個小時。

段芝貴(圖注)

張振武之死,讓全國輿論一片譁然。對這樣一個功勳卓著的革命功臣,未經審判,如此殘殺,社會道義何在?所有矛頭直接指向大總統袁世凱。袁世凱一點兒不着急,公佈了一份電報,漂亮帥鍋。

這份電報是黎元洪從武漢發給袁世凱的,其中寫道: “怙權結黨,桀驁自恣,赴滬購槍,吞食鉅款,當武昌二次蠢動之時,人心惶惶,振武暗煽將校團乘機思逞……近更蠱惑軍士,勾結土匪,破壞共和,倡謀不軌。”

電文內容殺氣騰騰,一定要置張振武於死地,而落款居然是以菩薩心腸著稱的黎菩薩黎元洪。

這下子,事情很清楚了。黎元洪深恨張振武,他知道袁世凱痛恨革命黨,想借着這次張振武赴京的機會,借袁世凱之手來殺掉張。袁世凱則棋高一着,不僅除掉了張振武這樣讓自己忌憚的革命黨人,而且還把黎元洪出賣了,徹底撇清了自己的責任。更狠的是,老袁這一招,也斷了黎元洪與革命黨人妥協的機會,斷了黎元洪的後路,後者只能抱袁世凱的大腿。最後,袁世凱還故作痛心狀,以革命元勳、陸軍中將的禮節厚葬張振武,並給予張振武家人一筆不菲的慰問金。此舉,居然還得到了不少人好評。想必當時,袁世凱心裏不知道有多得意。

袁世凱稱帝(圖注)

張振武將軍的死,其實是袁世凱、革命黨和黎元洪之間的三角博弈。很明顯,最後的受益者是一石三鳥的袁世凱。他斷了黎元洪和革命黨之間的聯絡,除掉了心腹之患,同時還順便撕下了黎元洪忠厚長者的形象。袁世凱老謀深算,確實是個頂級權謀家。

參考資料:

1.胡繩:《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

2.唐德剛:《袁氏當國》

“許述工作室”核心成員、歷史學者查佳峯主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