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吉安市非公有制企業維權服務中心正式掛牌運行

爲了更好地構建“親”“清”政企關係,貫徹落實中央依法保護產權、依法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有關精神,進一步優化全市經濟發展營商環境,暢通政企溝通渠道,我市成立了吉安市非公有制企業維權服務中心。12月28日上午,我市召開新聞發佈會,宣佈吉安市非公有制企業維權服務中心正式掛牌運行。

工作職能:

吉安市非公有制企業維權服務中心是在市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領導小組統籌協調下,由市工商聯具體實施,其主要職能是受理非公有制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投訴諮詢和法律維權等,爲非公有制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提供維權服務、政策法規諮詢,承擔維權訴求的受理、辦理、分辦、回覆、反饋、督辦和政策法規諮詢、統計分析等相關工作。在工作推進過程中逐步完善維權服務中心職能,在條件具備的前提下,依法增加企業間、勞資間的糾紛調解、商事仲裁等非訴訟職能。

受理機制:

市非公有制企業維權服務中心面向全市非公有制企業、商協會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通過統一的市非公有制企業“967788”或“8200168”維權服務專線電話、來信、來訪、“967788”維權服務郵箱四位一體的受理渠道,進行全市統一的受理登記。我市非公有制企業、商協會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遇到以下情況:一是在投資、生產、經營過程中,認爲政府職能部門及其他相關管理部門有不作爲、亂作爲、慢作爲等不當行政行爲侵害了自身合法權益的;二是在投資、生產、經營過程中的需要政策法律諮詢的;三是與其他企業間產生經濟糾紛或其他影響企業發展等情況,都可以向市非公有制企業維權服務中心提交維權訴求或政策法律諮詢申請。

辦理機制:

試運行階段,非公有制企業、商協會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提交維權訴求或政策法律諮詢事項後,由非公有制企業維權服務中心甄別判斷,按時效要求轉交至相關縣市區政府和市直部門辦理、回覆。主要通過政策推送、收集審覈、分類轉辦和限時辦結四種方式進行辦理。

工作流程:

市非公有制企業維權服務中心通過四位一體的受理平臺收集登記訴求人意見訴求,並在5個工作日內根據訴求事項性質分爲維權投訴類(一類)、政策法律諮詢類(二類)、企業間協調類(三類)和其他類。市非公有制企業維權服務中心將通過初步審覈的訴求事項轉交至責任單位進行辦理。若承辦單位認爲轉辦問題非本單位職責範圍或需要其它單位協助辦理,應於2個工作日內退回至市非公有制企業維權服務中心,並給出相關依據。各承辦單位收到轉辦事項,並確認爲本單位職責後,應於2個工作日內聯繫訴求人,對其反映的訴求事項進行覈實。屬於一、三類的,應於20個工作日內辦結;屬於二類的,應於5個工作日內辦結。承辦單位應在辦結後的2個工作日內將辦理結果經承辦單位相關負責人簽字後,報送至市非公有制企業維權服務中心。對情況複雜無法按期辦結的,承辦單位應在2個工作日內作出情況說明,經審覈後方可延期。

成立的意義:

當前,成立吉安市非公有制企業維權服務中心具有重要的意義,一方面,設立吉安市非公有制企業維權服務中心,是市委、市政府暢通非公有制企業反映意見訴求和黨委、政府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的渠道,使廣大非公有制企業辦事能夠“找到門”,發展能夠“找到路”,解困能夠“找到家”,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促進我市非公有制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另一方面,設立吉安市非公有制企業維權服務中心,是市委、市政府聯繫、服務非公有制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構建政企聯繫溝通的新途徑和便企利企服務的新通道,是實現政企無障礙溝通的重要平臺,是真正用心、用情幫扶企業,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提升服務水平,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