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中央氣象臺發佈寒潮預警,山東地區氣溫繼續下滑。在省城濟南的各大醫院裏,兒科診室人滿爲患,多數是由於感冒或感冒引起的併發症。“兩個孩子感冒碰一塊了,每次排隊至少都要兩個多小時。”“最近這波感冒太厲害了。”記者瞭解到,從12月初,濟南開始出現冬季患兒就診高峯,有的醫院門診室更是一天到晚24小時處於“戰鬥”狀態。

濟南大醫院兒科人滿爲患,有醫生一天接診量近百人

(近日,濟南不少醫院兒科診室人滿爲患。)

兩個孩子都得了感冒

一個排隊一個輸液

12月27日上午10點,濟南市兒童醫院門診大廳已經人滿爲患,家長或站着緊盯叫號顯示屏上滾動的號碼,或坐着安撫孩子情緒。醫院大屏上的提示格外醒目:目前爲就診高峯期。

上午10點半,付先生已經等了兩個小時,正坐在急診室裏陪着4歲女兒萱萱玩手機小遊戲。看着手中排號單上“在您前面還有121人在等待”的字樣,付先生鬆了口氣說,“這回快了,還有幾個就到了。”

付先生說,他有兩個女兒,十天前,大女兒萱萱得了感冒,發燒咳嗽,在醫院連續打了7天的針纔好,結果去了趟幼兒園又感冒了。現在,付先生的妻子正在樓上看着5個多月的小女兒輸液。“小女兒也是感冒好了又感冒,兩個孩子輪番着來輸液,這次是碰到一塊了,我已經好幾個晚上沒睡好了。”付先生坦言。

一位家長向記者展示了他手中的排號單,上午11點左右來到兒科,前面有“166人在等待”。

“今年這波感冒來得比去年晚,卻很集中,從12月初開始,前來就診的患兒明顯增多。再加上冬季氣候較爲乾燥,臨近期末孩子補課較多,交叉感染等,衆多原因導致了這波感冒的流行。”山東省中醫院兒科主任張葆青表示,患兒呼吸道感染的病因較多,從住院病人的病情來看,因病毒性感染前來就診的最多,多由甲流、乙流、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引起,此外支原體、EB病毒感染也不鮮見,門診還有散見的猩紅熱、皰疹性咽峽炎等引起的傳染病。

張葆青醫生提醒,兒童由於特殊的生理病理特點,感冒後常可出現併發症,涉及涉及鄰近器官如喉、氣管、肺,鼻竇、中耳,眼以及頸淋巴結等。因此,對待感冒也應早期診斷,正確評估,及時治療,提高療效,切不可認爲是日常小病而輕率對待。

濟南大醫院兒科人滿爲患,有醫生一天接診量近百人

一天接診量近百人

有門診24小時“戰鬥”

近日,濟南市中心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趙紅洋的一天的門診量接近100人。他表示,兒童流感的治療以多休息、抗感染、對症處理及預防併發症爲主,對於兒童來說,由於多在學校、幼兒園等兒童集居地,所以,更應注意做好對流感的預防工作,以使孩子順利的度過冬季。

“感冒後若孩子一般狀況良好,首選口服藥來治療,若出現肺炎、高燒不退等嚴重反應,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在兒科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趙紅洋介紹,大多數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抗菌素對病毒沒有殺滅作用,所以大多數情況不需要使用抗菌素。是否需要使用以及使用哪種抗生素,應由醫生來判斷。”

目前,有的醫院兒科門診更是一天到晚24小時處於“戰鬥”狀態。不少家長在門診大廳等待時,還相互交流看病經驗。付先生告訴記者,他還在家會給萱萱做網上學來的推拿,那麼孩子感冒後家長是否可在家或去一些機構去給孩子做推拿呢?不少兒科醫生表示,“以推拿爲例,不排除它對一些慢性病有一定優勢,但因做推拿而延誤病情,導致病情加重的例子時有發生。具體應到正規醫院去諮詢相關醫生再做判斷。”

冬季進補是很多家庭的養生習慣,特別是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兒童的飲食結構有了很大升級。張葆青提醒,“小兒脾常不足,肺常不足”,冬季家長習慣給孩子進補,孩子喫多了容易積食,會導致局部抵抗力下降,引起感冒。值得注意的是,孩子感冒後,對食物的吸收消化能力會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這是消化道的自我保護,家長不應強迫孩子進食,避免影響其健康。

爲應對兒童感冒,醫生還建議,務必要合理飲食,均衡營養能增加機體的抗病能力,適量補充水分和維生素,防止呼吸道乾燥;減少與其他病源的接觸,儘量避免去人羣密集的公共場所;冬季因供暖室內外溫差大,加上門窗緊閉,空氣流通性差,要定時開窗換氣;家有二寶的家長應儘量減少患病孩子相互接觸的機會,在家也可戴上口罩;此外,建議家長給孩子注射流感疫苗。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如意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