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自己的理財投資收益最大化,做一個小巴菲特!

做錢財的主人

首先請明白一點:理財投資是一場持久戰,想要一會功夫一夜致富的請繞道。

我們看看投資和理財的區別,投資是用錢去賺更多的錢,投資的課上不好,可能導致錢袋負數;理財是把錢合理安排以保證有更多的錢。

那麼什麼叫合理安排?

第一:自己目前手裏的資金使用狀況如何,是否有閒錢拿來進行理財,不能因爲理財造成自己手中的資金緊張,避免給自己後期因手裏的資金問題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第二:應該關注走出只看收益的誤區,所謂的收益最大化,我認爲應該是在合理評估風險與收益的情況下,實現收益最大化。需要考慮的是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和理財項目的風險性。進行合理評估,選擇符合自己的理財計劃,這樣才能實現收益最大化。

第三:設定理財目標,比如每月每年的理財計劃,提前制定好,目前自己的預期收益和投入的資金量是多少,儘量不要打亂自己的理財計劃。但理財計劃也得遵循分散投資的原則,不要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裏。

那麼目前有什麼比較好的理財方式呢?

股票,風險太高,散戶這幾年的狀況大家也都知道。銀行的理財產品,安全性是挺高的,但是門檻相對較高,對於很多人來說也不太合適。那麼結合現在的情況,最適合普通大衆的理財方式最佳的互聯網金融方面的理財產品顯然再合適不過了,那麼都有那些呢?

餘額寶、理財通類:收益年化在6左右,一萬元投資,一年能夠有600元左右的收入。優點,資金隨時能夠支取方便,靈活度高。雖然現金收益不太高,但是綜合資金使用靈活度來看,是個不錯理財模式。

網貸投資平臺,人人貸、貸幫:年化收益12%左右,一萬元投資,一年能夠1200元的現金收益,但資金使用靈活度較差。

衆籌類:這樣的投資風險相對會高一些,能夠帶來收益的一般是指股權衆籌,但這偏向的創業企業的早期投資,未來的可能非常的多,所以可以適當關注一下,但這個不建議過分投入,因爲都是早期投資未來如何這個誰也沒辦法保證,但說不定你就投了一個未來的行業巨頭。儘量投的比例不大,但回報也相當可觀了。推薦貸幫的衆籌項目。

現在討論一下投資:

1、貨幣基金。淘寶的餘額寶、銀行的貨幣基金都行。你通過數米基金網、酷基金網研究一下哪幾個貨幣基金收益率比較高且過去幾年業績比較穩定。

2、分級基金A份額。推薦國投瑞福優先,每半年可贖回。工商銀行可申購。具體時間和利率你再打他們客服確定一下。其他分級A也不錯,你自己研究。

3、買債券。去開個證券賬戶,到場內買幾個債券分散投資,具體債券的選擇,上和訊差上交所、深交所的場內交易債券。建議選擇AA及以上級別的。自己百度谷歌債券的基礎知識。

4、基金定投。南方多元收益A、易方達穩健A等。分6各月投進去。

以上三個類別建議配置比例:貨幣型30%,分級A50%,債券10%,定投10%

研究明白其中兩個工具,你這一年就是很有收穫了,算是成功邁出理財了第一步了。

拓展一下小知識:

第一種情況,月光族或者不能展期的人

投資項目就非常狹窄,只有銀行定存、貨幣基金、國債、逆回購這四個選擇。

銀行一些低風險的理財也可以買,但是在購買的過程中往往會因爲銀行銷售人員的忽悠會買到高風險的產品。而且有些高風險低利率的銀行理財產品是存在,不看產品說明書會中槍。

所有的貨幣基金是會虧損的,不過幾率很低。場內交易型貨幣(如華寶添益)基金存在價差風險。不推薦買餘額寶,因爲餘額寶的流動性很糟,而且收益也一般,而且可能會導致衝動消費。一般來說銀行系貨幣基金會好點。

國債是最安全的投資,基本國債收益率能夠勉強覆蓋cpi,但是cpi由於糧食基數太大,並不能很好反應物價水平,很可能會出現負利率。一年期國債基本都是記賬式國債,有交易成本,有價差風險,5年期的儲蓄國債就沒有這個問題,但是會存在買不到的問題,所以基本靠排隊搶。

定存就不說了,這個都知道吧

逆回購風險極低,基本相當於銀行拆借,有手續費,但是不高。利率波幅較大,總體收益會比貨幣基金低,但是因爲標準差高的關係,會存在某天利率遠高於貨幣基金的情況出現,基本上9點半到10點看下利率報價如果高的話就可以賣出貨幣基金然後逆回購。

對於月光族或只能使用一年資金的人來說,券商系貨幣金或場內貨幣基金然後擇機逆回購能獲得最高的無風險收益。不過說句實在話,這個收益非常低,很可能跑不贏通脹,而且這種操作方式對理財能力的提升會很小。

第二種情況,能拿出一定的錢填補虧損的錢,且能夠展期,但是工作外閒暇時間不多的人

可以考慮一下債權型的產品,比如說債券、債券ETF,分級債券A類,一些互聯網金融P2P也是債券型產品,房屋商鋪寫字樓出租、保險也可以理解爲廣義的債券產品。

債券有兩種收入模式,一種是賺取債券本身的價格波動,我們理解爲這是一種投機收益,一種是領取利息或者本金來獲得收益,我們理解爲這是一種投資收益。

一般來說債券價格波動一般比較適合在貨幣政策剛發生變化(現貨市場只能賺開始寬鬆的錢)的時候進行操作,而且確定性比較大,風險報酬也很好。唯一的遺憾是這種情況出現得比較少。領取利息和到期本金這種投資性收益也是比較確定。

唯一的風險在於發債機構違約,債券交易的缺點有三:

一是中國債券市場流動性還是略差;

二是以個人投資者的能力很難鑑別得出發債機構的償還能力,基本中國債券評級機構就是笑話;

三雖然債券交易確定性較大,然而因爲收益低只能通過放大槓桿來提升收益,個人投資者基本上餘不到低息資金。但是對於銀行來說,這些缺點都不是事,所以銀行、券商、保險基本全斷這個隨金市場享受着鉅額利潤,個人投資者如果想參與的話,可能只有可轉債、國債期貨等雞助品種能杜絕債券交易的缺點。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