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傳志致信聯想人:創新是找死,守成是等死,我們到底該怎麼做?

柳傳志

柳傳志致信聯想人

12月26日消息,聯想創始人柳傳志在12月24日親筆署名寫了一封致聯想全體同仁的信,在信中,柳傳志講述了自己12月18日以“科技產業化的先行者”在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上獲得“改革先鋒”稱號的榮譽,並感謝了全體“奔日子”的聯想人。

爲什麼這裏會說是奔日子的聯想人呢?原來柳總在今年5月份,曾經在企業家培訓班裏講過一堂課,當時他曾說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過日子的人,一種是奔日子的人。奔日子的人是勤奮的人,有明確的目標以及勤於動腦思考。

顯然這是柳傳志對聯想人的一種期望。

柳傳志致信聯想人:創新是找死,守成是等死,我們到底該怎麼做?

柳傳志的傳道授業

柳傳志在致聯想人的信中說從80年代起,爲了心中“科技產業化”那面旗幟,從“象牙塔”裏走出來,用計算機所投資的20萬元人民幣,在簡陋的傳達室裏踏上了全新徵程。

“從代理分銷做起,一分分積攢資金,一點點跟別人學習什麼是市場,怎麼去管理企業,終於在1990年有了聯想自有品牌的微機,從中國PC榜首到問鼎全球PC之王,從專注IT領域參與全球角逐,到發展多元化投資業務,用直接投資的方式幫助中國更多實體企業,創業創新企業成長,希望以“資金+經驗”的方式,努力培育出更多優秀企業”。柳傳志寫道。

這裏柳傳志講述了聯想最初的創業探索以及如今的投資業務,對於這段創業經歷,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在12月3日也公開說道:

你們可能想不到,剛創業時聯想給IBM、惠普做分銷,甚至連旱冰鞋、電子錶也倒騰過,就是爲了能活下來。從1990年開始聯想嘗試自有品牌的計算機,92年國家取消了進口批文,跨國品牌長驅直入,長城、長江等幾個“國”字號品牌最先抵擋不住,聯想93年一年也只賣出2萬臺……但今天,聯想已是全球PC的No.1。

可以說爲了能活下來,柳傳志帶領聯想做過很多商業上的嘗試。

如今創業34年的聯想,在柳傳志的口中一直是要做一個“百年老店”,2015年聯想控股在香港上市時,柳總也說過這句話。而這一次,他又提出了自己的疑問,應該也是全體聯想人需要在未來66年裏要回答的一個問題:

未來世界是科技主導的世界,但科技創新,科技產業化的道路卻是異常的艱險。創新就是找死,守成就是等死,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做?

這是柳傳志作爲“科技產業化的先行者”對於未來的一個思考和疑問。等待着楊元慶、劉軍、常程等聯想高管和全體聯想人去琢磨和尋找答案。

柳傳志致信聯想人:創新是找死,守成是等死,我們到底該怎麼做?

柳傳志的公開信

柳傳志與聯想的2018年

今年2月初,在聯想的2017年年會上,柳傳志曾經發表過一個演講,他當時回憶了聯想的發展道路,並話鋒一轉,提到了聯想如今面臨的嚴峻挑戰,以及親口承認了聯想內部的工作有失誤。2017年聯想的全球PC出貨量排名第二,輸給了惠普。而今年年初楊元慶給自己定的目標之一就是PC要重回第一,這個目標在今年11月已經實現了。

柳傳志致信聯想人:創新是找死,守成是等死,我們到底該怎麼做?

柳傳志在聯想年會上演講

今年初,柳傳志接受吳曉波專訪時也曾經總結反思,爲何聯想創業比BAT早,卻最終沒有成爲BAT這樣的公司,他當時沒有直接回答原因,而是打了一個比方:

也許這個河的對岸有顆蘋果樹,就看見那個樹上有蘋果,千辛萬苦的咱們先造個船吧,或者搭個橋吧,過去了以後,然後再去摘那個蘋果,其實回過頭來隔壁有一顆很大的樹,樹上有很大的蘋果,只是沒好好去看,比如被擋住了,比如就在一個拐彎的後頭,所以因此呢,這個學習能力包括了這個戰略的制定,我覺得還是挺多的。

到5月份,因爲5G投票事件鬧得沸沸揚揚,網上對於聯想的無端質疑也達到頂點,當時柳傳志寫了一封公開信,說要“誓死打贏聯想榮譽保衛戰”。當時還吸引了上百位企業家的力挺,包括遠在美國造車的賈躍亭。

最近聯想前總工程師倪光南在12月23日的一次會議上也質疑聯想的股改不成功,在過去30年的“賽跑”中,輸給了華爲。當時倪光南舉例蘋果創始人喬布斯、微軟創始人蓋茨、華爲創始人任正非分別在自己公司的佔股在0.5%~1.5%之間,而柳傳志的控股則是16%。

倪光南的這種說法,在12月25日下午被媒體人@鄭峻 指出了一個關鍵問題:

論據有問題,喬布斯持股比例低是85年他憤然賣光了蘋果股票,當時他持股蘋果13%。蓋茨96年還持股微軟26%,自己不斷拋售持股多元化投資和做慈善。任正非持股低是華爲特殊的員工股制度,而且不上市,他不需要持股比例也可以掌控華爲。

現在回看柳傳志寫於12月24日的那封致聯想人的信,或許那不僅是他對全體聯想人的激勵和鞭策,也是對倪光南等諸多外界質疑的一種回應。這種回應是委婉的,是內省式的,是帶有自己思考的。

未來的聯想,楊元慶能否“傳志”?柳傳志致信聯想人:創新是找死,守成是等死,我們到底該怎麼做?

楊元慶與柳傳志

距離聯想成爲百年老店,還有66年,而柳傳志在信中說,希望60年後,改革開放100週年時,能夠看到聯想的代表依然能榮幸的接受改革先鋒的榮譽。

柳傳志對於聯想的寄望不可謂不長遠,至於楊元慶等一批後輩高管能否真的“傳志”,那就得看他們在市場浪潮中如何決策了。

柳傳志曾說過選擇接班人的條件,他說要在賽馬中識別好馬,而好馬則需要德才兼備:

纔是比較容易看見的,通過做事和目標達成就看到了,但是德是第一性的,看一個人的德不能聽他說,要看他是怎麼做事情的,看他的“後腦勺”。對於不合格的人會三次指出他的不勝任,前兩次都給機會,但是第三次對不起沒有機會了,談明白讓他退出來就是了。

柳傳志選擇的是楊元慶作爲接班人,也希望楊元慶在未來的掌舵中,能解答柳傳志的那個疑問:創新就是找死,守成就是等死,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做?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