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图观之,滚滚长江,宛若一支坚实的臂膀,将古城金陵揽在臂弯。

山环水绕,赋予了南京城雄伟的气象,但78年前,这个昔日的六朝古都,却写满了山河破碎的悲凉。侵略者兵戈所指,刀光剑影取代了桨声灯影,纷飞炮火摧毁了曲水流觞。雨花带血,秦淮呜咽。1937年末,南京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冬,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12月8日拂晓,多路日军从不同方向,倚仗军事实力的极大优势,对南京发起正面进攻。战争的刻刀无情落下,在古都屹立千年的高大城垣上,深深划出一道道永远不会湮没的创伤。

然而,面对飞机助阵、气势汹汹的敌寇,面对重重被围、背水而战的绝境,爱国将士并未畏缩,光华门、中华门、赛公桥……没有投降,惟见血战。英国路透社11日清晨发出的电讯,道出了战事的惨烈,也记录下守军的英勇:“昨晚中国军队抵抗日军血战时所流之血,将石子砌成之街道染成深红色。”汹涌的扬子江,目睹了一次悲壮的撤退,同样也见证了一场充满血性的奋勇抵抗。

临江默立,戚望国殇,钟山不语,阅尽苍茫。对于1937年的南京,我们除了记下悲恸,也不应忘却,抗日将士御侮的热血和赴死的慨然。(黄 旭)

萧山令

“杀身成仁,今日是也!”

抗日英雄谱:钟山之殇

长江滚滚东去,带不走烽火记忆。伫立岸边,仿佛仍能听见江水悲泣,仿佛仍能望见,挺立在江水中的不屈身影。

南京城没有忘记,1937年12月13日,时任宪兵副司令的萧山令,在被血与火映红的江边,率部与日军激战数小时,壮烈殉国,血沃金陵。

“同胞们!快快动员起来,武装起来,保卫南京!实现全面的抗战,全民族的抗战,这是神圣的民族革命战争……”走进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迎面便是刻在墙壁上的抗战歌曲《保卫南京》。该曲最早于1937年11月27日在《解放》杂志刊出时,正值侵华日军进逼南京的危急关头。馆长吴先斌的介绍,为我们清晰地勾勒出昔日令人窒息的战争场景:“上海沦陷后,日军为击溃中国军民抗日信心,兵分三路,以飞机、坦克、军舰助阵向西进攻,对南京形成了立体包围。”狼奔豕突,兵临城下。淞沪一役,国军精锐尽失。当时的南京城中,仅有包括各个军校士官生在内的中国守军10余万人,兵力与装备处于明显劣势。

“急难关头尽显英雄本色。就是在孤军背水、援军无望的情况下,萧山令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时。”吴先斌说。据史料记载,就在日寇攻城前夕,萧山令先后代理警备司令、防空司令,并担任战时南京市长,肩负起守城重责。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成为南京保卫战前中国守军心理的真实写照。刚刚从淞沪战场上退下来的疲惫之师未及休整便又踏上征程。12月10日,在诱降无果后,日军攻城部队展开了更加疯狂的进攻。

南京地方史办公室提供的历史档案,还原出当时爱国将士浴血奋战的情景。大战紫金山,激战光华门,血战雨花台……弹片啸叫之处血肉横飞,呐喊冲杀之声撼天动地。遍布全城的阵地上,中国守军纷纷组成敢死队与敌拼杀,日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代价。在日军对城防部队发起猛烈进攻时,坐镇宪兵司令部的萧山令,冷静调配所属宪兵和警察配合陆军作战。为鼓舞士气,他屡次迎着日军的猛烈炮火登上城头视察,要求各守备地区的部队长坚守岗位、与城共存亡。

斑驳旧迹见证烈士英勇,登上中山门,城门拱圈上日军重炮砸开的弹痕至今可见。“南京不是华沙也不是巴黎。面对法西斯的铁蹄,这座城市的保卫战惨烈而悲壮。”手指伤痕累累的城砖,南京保卫战战迹寻研团团长张定胜感慨地说。

卫戍之战的结局令人叹息,由于装备落后且各自为战、协同不力,虽然爱国将士英勇杀敌,牺牲惨重,但南京的形势依然岌岌可危。当高大的城墙终于在炮火中垮塌,南京失陷已成定局。然而,面对部属“审时度势、以策安全”的劝告,萧山令的回答慨然而坚定:“杀敌不力,俯首称臣,有何面目见江东父老。我决心留守,与金陵共存亡。”

城破在即,十几万军民涌往下关,抢渡逃难。背后是连天火光,炮轰枪鸣,江面上,日军快艇对人群肆意屠杀。浩浩长江,波涛滚滚,数里宽的江面阻隔着生死。面对日军第16师团的疯狂进攻,正在组织渡江的萧山令召集军队展开反击。弹尽援绝之时,萧山令振臂高呼:“杀身成仁,今日是也!”率部与敌白刃格斗。血战5个多小时,萧山令身中数弹,在南京城破的最后一刻,血洒长江。

将军热血化碧涛,英雄忠骸埋江底。萧山令牺牲后,国民政府追赠其为陆军中将。老家湖南益阳的乡亲在将军的家乡泉交河镇立起一座衣冠冢,墓地周边,茂林修竹青翠傲立,正如英雄风骨。在烈士之孙萧运春的家里,记者见到了将军的遗照,遗照上方题写着十六个大字:“敦诗笃礼,义胆忠肝,气吞暴日,名并钟山。”当地村民告诉记者,以烈士事迹为蓝本创作的花鼓戏《益阳萧山令》,已开始在各地巡演。

如今,放眼昔日战场,秦淮河畔游人如织,雨花台上松柏葱郁。从紫金山顶向南眺望,入目是幢幢高楼,一座充满生机的南京正在崛起。时间或许可以模糊炮火留下的痕迹,但抗日将士的鲜血,和深植于中国人民内心的不屈的抗争精神,还将长久地润泽脚下这片土地。

硝烟虽已散去,烈士忠魂永驻。正如雨花台革命烈士纪念碑下的长明灯火,经久不息。(苏 鹏、本报记者 朱 达、通讯员 李建锋)

易安华

誓与卒同生死

抗日英雄谱:钟山之殇

“不灭倭寇,誓不生还。国将不保,何以家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展厅内,陈列着一位壮烈为国捐躯的将军遗像。在他戎马一生的最后一役——南京保卫战开始前,留下了这封“告妻儿书”。

这位捐躯之将,名叫易安华,时任国民革命军第9集团军87师259旅少将旅长。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中国守军退至南京,已在淞沪战场同日军殊死搏杀三个多月的易安华奉命驻守南京光华门一带。他把妻儿送回江西宜春老家,立下遗嘱,抱着视死如归之心奔赴战场。12月初,日军机械化主力兵团进犯南京外围,在炮火的掩护下发起猛烈进攻,悲壮惨烈的南京保卫战开始了。

1937年12月10日,日军进犯光华门一带。次日,在航空兵掩护下发起进攻,光华门阵地很快陷入日军的三面合围。数日激战,易安华将军头部、臂部等多处受伤,但他始终咬牙坚持奋战在前线,号召全旅官兵抗战到底,誓死保卫南京城。激战中,有部下建议他撤到城内组织战斗,被他断然拒绝:吾与城共存亡,与士卒同生死,绝不能偷生……

弹雨纷飞,古都内外,抗日将士与日军进行了激烈的拉锯式争夺战,多次展开残酷的白刃肉搏,战况空前惨烈。日军久攻不下,不断调兵增援。12月12日,光华门附近的雨花台等阵地相继被日军突破,易安华率部队在三面受敌的情况下依然死战不退,激战中,他腰部中弹不幸牺牲,终年37岁。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这首诗既是易安华这位抗战志士追寻的人生坐标,也是他壮丽人生的真实写照。江西宜春老家的乡亲们听闻易安华牺牲的噩耗后,举行了隆重的万人追悼会。由于易安华将军的遗体一直未被找到,家乡的父老以灯草束装作为衣冠冢,将英雄葬于化成岩南麓之侧供人瞻仰。1938年初,江西省景德镇专门烧制了瓷制遗像,以此讴歌纪念将军用生命保家卫国的壮烈事迹。新中国成立后,易安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本报记者 朱 达、通讯员 仓 晓、江 涛)

饶国华

决与城共存亡

抗日英雄谱:钟山之殇

1937年12月1日凌晨,安徽广德,乌云漫天,战火弥漫。

国民革命军第23集团军145师师长饶国华,满怀悲愤写就遗书:“广德地处要冲,余不忍视陷于敌手,故决与城共存亡……今后望我部官兵奋勇杀敌,驱寇出境,还我国魂,完成我未竟之志,余死无恨矣。”而后独自走出指挥部,举枪自杀,以身殉国!

饶国华1894年12月生于四川资阳一个贫寒农家,17岁投笔从戎,屡立战功,官至中将。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后,饶国华主动要求出川抗战。在欢送大会上,他立下誓言:“本次出川抗战……决定率所部效命疆场,不驱逐倭寇,誓不还乡。”

1937年11月,日寇兵分三路会攻南京,日军第18师团进犯广德、泗安,企图直取宣城、芜湖,切断南京守军的退路。刚刚抵达南京的145师奉命开赴广德,虽然已三个月未获休整和补给,初冬时节士兵仍身着短衣短裤,但士气依然高昂。

据《广德县志》记载:1937年11月28日、29日,在遭受日军飞机数日轰炸后,国民党军145师和13旅在祠山岗以东大松林处与日本侵略军4000余人激战,重创日军,但守土将士亦伤亡过半。

“泗安失守后,饶国华心急如焚,亲率433旅在界牌进行顽强阻击。日军用装甲车、坦克开路,蜂拥而来。川军士兵缺少重武器,就身捆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广德县人武部政委汪期峰的讲述,为笔者再现了当日惨烈的战斗场景。《新民晚报》曾刊文称,“此役战事之激烈,为我军退出淞沪以后所仅见。”

然而,145师终因装备低劣、孤立无援,加上所辖一部擅自撤退,导致伤亡惨重,全线溃败。30日,广德失守,饶国华与仅存的一营残兵,被日军包围于十字铺。

“良将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毁节以求生。”在弹尽粮绝,人马伤残,困乏已极的情势下,面对敌人劝降,饶国华不为所动,他写下绝命书,自杀殉国。“父亲宁死也不肯向侵略者投降,这是他作为一个中国军人的尊严。”烈士的女儿,今年已经83岁的饶毓琇老人说。

1937年12月,饶国华的遗体沿长江运回四川,沿途民众自发悼念。次年3月,毛泽东在延安举行的纪念孙中山逝世13周年大会上,对饶国华等将领以身殉国的爱国行为予以高度赞扬,称他们是全中国人“崇高伟大的模范”。1983年,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认饶国华为革命烈士。在今天的广德县,有路名国华路,借以纪念这位抗日英烈。

英雄虽去,浩气长存。饶国华赤诚报国之举,书写了中国人民抗战史上壮烈的一页。(苏 鹏、赖春锦、张雅东)

抗日英雄谱:钟山之殇

战史简介

南京保卫战

■彭玉龙

日军攻陷上海后,侵华气焰更为嚣张。1937年11月17日,为加强对侵华战争的战略指导,日本当局设立了直接受命于天皇的最高统帅部——日军大本营。随后,又设立大本营与政府首脑的联席会议。11月24日,日军大本营召开第一次御前会议,决定利用在上海周围的胜利成果,继续进攻南京。12月1日,日军大本营正式下达华中方面军战斗序列令。

国民政府对是否固守南京举棋不定,蒋介石连续召开三次高级幕僚会议,商讨对策。会上多数高级将领认为,南京地形特殊,不易防守,而且参加淞沪会战的部队损失很大,战斗力大减,为了持久抗战,应避免在南京决战。训练总监唐生智则认为,南京是首都,为国际观瞻所系,又是总理孙中山陵墓所在,如果放弃,将何以对总理在天之灵?因此,非死守不可。蒋介石在11月18日召开的第三次会议上明确表示同意唐生智的意见,决定“短期固守”南京,并当即任命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司令长官,随后调集13个师及教导总队、江宁要塞、宪兵部队等部,共10多万人防守南京。

11月20日,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并将统帅部迁至武汉,作为尔后的抗战指挥中心。

12月1日,日军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接到大本营攻占南京的命令后,兵分三路,直逼南京。11月底12月初,各路日军抵近栖霞山、汤山、淳化镇、秣陵镇等地,对南京形成三面包围。

12月上旬,日军向南京发起围攻,同时以机群舰炮大举轰击。中国守军英勇抵抗,牺牲甚多。10日,日军逼近南京城下,同时向雨花台、通济门、紫金山第3峰等地发起攻击。守城官兵浴血苦战,激战3昼夜,第88师第262旅旅长朱赤、第264旅旅长高致嵩、第87师第259旅旅长易安华等阵亡。12日午后,雨花台、工兵学校、紫金山各要地先后失守。唐生智根据蒋介石“如情势不能持久时可相机撤退”的电令,于12日下午5时下达撤退命令。除第66、第83军当夜由紫金山北麓和栖霞山附近突围外,其他各部当晚涌向下关争船抢渡,在日军猛烈袭击下损失惨重。12月13日,南京陷落。

南京保卫战是中国军队在淞沪会战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况下进行的,就其结果而言,不论是在战略指导上还是战役指挥上,都是失败的作战,但广大将士为国牺牲的精神值得颂扬。

扬州慢

金陵怀古

■丁增义

故国山河,六朝兴废,依稀鼓角铮鸣。大江东流去,逝水卷悲声。恨倭寇、西燃兵燹,石头城下,刀剑相迎。正黄昏,卅万苍生,皆做亡灵。

奈何岁月,自消磨、风雨归程。纵虎踞龙盘,壮心难敌,歌舞升平。可怜秦淮河畔,闻商女、犹唱《后庭》。几度夕阳泪,英雄空负余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