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晰的职位职责,不但可以指导团队成员日常工作,也是管理者考核团队成员的重要依据。二是管理者并不是按职位职责书来考核团队成员,而是经常以自己判断团队成员是否“忙”来确定奖励。

从普通成员晋升到管理层,无论是公司中层,还是部门经理,其工作内容和性质都会发生本质变化。那么中层管理者到底应该管理什么?我们不妨看看作者是怎么说的。

从大的方面,管理的内容分为人和事。而事,又在人为,所以管理归根结底就是管理人。中层管理者,对领导是执行角色,没有什么管理职能,无需探讨;对团队成员是领导角色,带领团队,需要管理,实施目标,也需要管理。

团队成员支撑自己业绩的关键因素,管理上需要多费心,多重视,否则部门业绩不好自己会连带受损。管理团队成员,我认为有几个关键环节需要把握。

1

职位职责管理

做好职位职责书,让每个人清楚知道自己的工作职责,避免关键时候出现问题互相扯皮,把一些偷懒的想法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团队成员清楚的了解了自己工作范围后,受益于其他同事帮助,容易有颗感恩的心,利于内部团结。

清晰的职位职责,不但可以指导团队成员日常工作,也是管理者考核团队成员的重要依据。让每个团队成员清楚知道自己的工作职责,并据此制定出自己的工作计划书,你做适当微调和修正,让团队成员按照计划书去执行并考核。

这一点做不好的话,执行时会出现的职位职责书形同虚设问题,其中原因有两个:

一个是职位职责书内容不明确。制定时千万不是抄袭其他企业相应岗位的内容来应付,一定要根据自己企业对这一岗位的要求和期望来制定,内容上力求做到言简意赅无废话,具体明细无套话,切忌洋洋洒洒一大篇,这样团队成员也容易领会和执行。

二是管理者并不是按职位职责书来考核团队成员,而是经常以自己判断团队成员是否“忙”来确定奖励。

处理这个问题,我觉得作为管理者应该注意自己问题。首先,对每个团队成员的工作内容做到心知肚明,早请示晚汇报有时虽然繁琐,但是对营销管理很有效。清楚了解团队成员手头上有哪些事情在做,哪些事情可以缓冲地做,才便于管理。不然就会出现有时有了临时的事情,结果安排给了一个很忙的团队成员,让团队成员无所适从。

其次,对每个团队成员的工作能力做到了如指掌。

再次,考核必须有依有据,以职位职责书为主导,临时安排的事情,不能作为日常考核的内容,而是作为另外加分的内容,也就是作为奖励的依据,奖励团队成员不是奖励工作职责范围内的事情,而是奖励完成工作职责之外的事情。

最后,职位职责一定要分核心职责和一般职责。对于每一个岗位核心职责不宜超过三个,且每个核心职责一定可以量化。比如销售业绩要求、品牌效果考核数据、分析师报告数量等。核心职责是考核的主要依据,出现任何一项没有完成任务,就判定其工作不合格。一般职责是辅助性工作,是在做好核心工作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实现是否成为优秀团队成员的条件。

2

团队成员的绩效管理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大目标只有分解成可实施的小目标,才能逐一落实。将一年的部门目标分解到十二个月,旺季和前半年尽量多分配。然后再细分为每个人每个月、每个周的任务指标。

对于团队成员,采用月绩效考核,周汇总考核,日汇报考核。

采用早晚会制度,早上利用20分钟,每个人阐述今天的工作计划,昨天的工作完成情况,理由分析和需要资源和其他部门同事配合需求。给团队成员产生无形业绩压力同时,让每个人清楚了解到同事们都在做什么,相比而言自己的工作是否出色?是否饱满?是否主动?…

这样作为管理者也能清楚的了解到团队成员每天在做什么?每个人的工作状态和部门整体状态,行为目标将支撑结果目标,只有把握好每一天,才能确保每个月乃至每一年。

3

团队建设管理

团队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很多,比如团队成员的培训,激励沟通,职业生涯的规划等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可能都很适合。因为不同性质的团队,管理方法也不尽相同,所以具体方法我在这里就不赘述。但是,我认为团队建设很关键一点,就是价值认同,利益认同,需要每个管理者多加注意。

每个人的发展是以自我为中心,以利益诉求为半径的一个圆,而企业的发展同样也是一个圆。双方都在不断提升利益诉求半径的时候,这两个圆,可能是相切一瞬间,也可能是相交一段时间。作为打工者,很难让两者做到同心圆。所以做好团队建设目标,就是要在一定时期内,团队成员与公司的价值认同和利益认同相一致,让两个圆相交的时间更长一些。

从层级成员上升到中层管理者,职务改变了,工作重心也会随着改变,如果还把“做事”放在第一位,不能认识到“理人”的重要性,那一定会出问题。很多中层管理者抱怨成员责任感不强,积极性不高,执行力缺乏,其实根源在自己。

君学书院《赵云计划》致力为教育行业培养职业化中层——赵云!帮助教育机构解决中层缺失问题,为教育机构培养输出职业化中层骨干,全面提升教育机构的续航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