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211”與“雙一流”之來龍去脈

“985”“211”“雙一流”成爲全社會最熟悉的字眼,幾乎是人人皆知的詞語。您可曾知道,她們的來歷還有她們間的“世家姻緣”?弄清來龍去脈,無論對您高考志願的填報還是研考志願的填報,無疑能夠獲得幫助。

何謂“211”?上個世紀我國政府爲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提出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的建設工程,1995年11月國務院批准啓動。故稱之爲“211工程”,進入“211工程”重點建設的大學共計112所。

何謂“985”?1998年5月在北京大學百年校慶上,江澤民總書記提出建設一批具有世界高水平的大學。國家根據這一指示精神確立一批重點建設高校,謂之“985工程”,共計39所。首批進入“985工程”建設的高校有9所,故稱之爲“C9”。39所“985工程”大學,是從112所“211工程”大學裏遴選出的。因此,是“985”的必定是“211”,是“211”未必都是“985”,另73所“211”即非“985”。“211”與“985”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係,“985”大學的規格、層次、實力高於“211”大學。

何謂“雙一流”?即“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大學。爲進一步促進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提升我國高等教育水平,2017年國家推出“雙一流大學建設”戰略,以2018年9月21日國家教育部、國家財政部、國家發改委聯合發文爲標誌正式實施。“一流大學”共計42所,“一流學科大學”共計95所。“雙一流”大學合計137所。

“雙一流”源於“985”“211”,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雙一流”的一流大學對應原來的“985”,涵蓋了原來39所985大學的全部。所不同的是:原三所“211工程”大學的鄭州大學、雲南大學、新疆大學進入一流大學,共計42所;一流大學設置爲A檔和B檔兩類,其中三所原“985工程”大學的東北大學、 湖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連同鄭州大學、雲南大學、新疆大學列爲B檔,共6所。其餘36所原985大學爲A檔。

“雙一流”的一流學科大學對應原“211工程”大學,囊括了除“985工程”大學之外的全部“211工程”大學。所不同的是,有25所學科特色鮮明突出、辦學實力強勁雄厚的原“雙非”院校列入一流學科大學。這25所院校分別爲:中國科學院大學、首都師範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外交學院、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中國音樂學院、中央美術學院、中央戲劇學院、天津工業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海洋大學、上海音樂學院、上海體育學院、南京郵電大學、南京林業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中國美術學院、河南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西南石油大學、成都理工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寧波大學。

“一流大學”不同於“985工程”大學,“一流學科大學”也不同於“211工程”。“雙一流”大學已經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國家無論從宏觀層面還是微觀層面上,對“雙一流”大學的建設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進一步加大了政策和經費的扶持力度,且一視同仁,同等重視,同等建設,同等考覈。在遴選和建設方面採信第三方評價,使之更科學更客觀;不搞終身制,五年一評選,將會有“重新洗牌”的機會,機制更靈活,競爭更公平,必將激發高校創新的熱情和競爭活力。

“一流大學”“一流學科大學”花有兩朵各不同

“一流大學”重在一流學科基礎上的學校整體建設,人才培養水平和創新能力的全面提升;“一流學科大學”重在優勢學科建設,促進特色發展。

“一流大學”必然具有一流學科,且是已然的世界水平的學科;“一流學科大學”具有已然的強勢學科和特色學科,有待於建成世界水平的學科。

“一流大學”整體辦學水平較高且各有其特點,但擁有的一流學科的多寡不同。但從數量上看,最多的是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分別擁有一流學科43個和34個,多數在10個以上,最少的只有一個。

“一流學科大學”擁有的優勢學科和特色學科多寡也不同,最多的爲東北師範大學達到6個,最少的是北京工業大學等77所高校只有1個,個別院校一流學科建設待定。

還把“舊桃換新符”,使用“一流”更科學

“雙一流”不同於原來意義上的“985”“211”,不是“985”“211”的翻版,是對“985”“211”的繼承和發展;不是對“985”“211”取代,是對“985”“211”的“揚棄”。隨着“雙一流”建設的推進,時過境遷,再沿用“985”“211”已無太多的意義。

我們在評價大學,填報高考志願,往往定勢思維,停留在“老黃曆”上,仍然使用“985”“211”稱謂和標籤,這是一種慣性思維。其實,我們的思維應該轉換到“雙一流”概念上來,使用“一流大學”“一流學科大學”的新“標籤”。這樣或許更科學反映發展變化了的客觀實際。

相信隨着時間的推移,不再使用“985大學”的稱謂,而改口爲“一流大學”;不再使用“211大學”的稱呼,而叫“一流學科大學”。筆者以爲時候已到,親愛的讀者您覺得不是嗎?

傳播高考知識,傳授填報技巧,引導志願理念,服務全國考生

[原創文章,歡迎轉發,未經允許不得轉載,許可轉載須署名作者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高考規劃研究專家李勇老師微信lywx418988 / 郵箱[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