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相較於積極向上的新勢力Netflix、擴張的不朽帝國迪士尼,在中國市場,“進擊”的愛奇藝在互聯網與電影的探索之路上走出了不同的模式。Netflix作爲新媒體公司,與傳統的院線之間是有一定矛盾的,更強調的是線上的發行,即便有時候做小規模的點映,有的是爲了宣傳,有的是爲了獲獎,但是“愛奇藝原創電影”計劃從一開始的定位,就是院線電影,強調的也是院線發行。

提到互聯網與電影的話題,很多人最先想到的肯定是Netflix,作爲互聯網影視的翹楚,它與傳統影業的衝突與矛盾攪動了全球電影產業的生態。

今年傳統巨頭迪士尼也加入戰局,從急速擴張,到推出Disney+切入流媒體賽道,“宇宙第一娛樂帝國”的聲勢猶在。

如何平衡互聯網與傳統電影兩者之間的關係,是全球都非常關注的話題。這個議題在中國,並沒有形成完全的對立,反而發生了非常具有中國特色的變化。

從2011年樂視影業成立開始,互聯網影視公司已經邁入了第8個年頭。最近“愛奇藝原創電影”計劃的發佈,更是引發了行業內的軒然大波,大家都在討論這一模式能否變革中國電影產業格局,雖然目前尚不明朗,但這份變革的聲勢和決心確實是很多年沒有見過了。

互聯網殺不死傳統電影

反之亦然

今年年初,MPAA正式接納Netflix成爲新會員,這也是首次有好萊塢大製片廠公司以外的其他公司加盟該協會,這意味着Netflix得到了好萊塢的認可。

Netfilx爲用戶提供新選擇的方針,還是卓有成效的。根據Netflix今年第一季度財務報表顯示,Netflix第一季度總營收爲45.21億美元,同比增長22.2%,淨利潤爲3.44億美元,同比增長18.6%,新增註冊用戶960萬。而剛剛在國內上映的《羅馬》,以及上個月刷屏社交網站的《愛,死亡,機器人》,就是Netflix作爲流媒體平臺向上遊延伸至傳統電影工業的過程中,交出的優質答卷。

Netflix野心勃勃,老牌帝國迪士尼自然也不甘示弱。4月11日,迪士尼宣佈,將於今年11月12日在美國正式上線" Disney+",屆時針對付費用戶的定價爲6.99美元每月,並將在2020年斥資10億美元爲" Disney+"打造原創視頻, 到2024年這一投入將增加到20億美元。

Netflix肯定“壓力山大”,不僅要面對HBO、亞馬遜、NBC等流媒體頻道的進攻,現在迪士尼和蘋果這樣的老牌軍隊也加入了戰團,流媒體領域現在儼然是混戰局面,Netflix要想從衆多的競爭對手中守住美國地區的市場份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這樣看來,在國際市場,電影行業巨頭與流媒體平臺搶佔用戶大戰確實已經進入了白熱化。

進擊的愛奇藝:

憑什麼它來改變中國電影產業格局?

相較於積極向上的新勢力Netflix、擴張的不朽帝國迪士尼,在中國市場,“進擊”的愛奇藝在互聯網與電影的探索之路上走出了不同的模式。

5月10日,在2019愛奇藝世界·大會上推出了“愛奇藝原創電影”計劃,推出創新的製片合作模式和發行合作模式,主要包括獨家投資、聯合制作、以及院線發行。

愛奇藝影業總裁亞寧

愛奇藝將合作方鎖定在具有內容孵化和製片能力的製片公司以及優秀的電影創作人,愛奇藝負責立項、投資、宣發,並參與制片公司的宣發和製片管理,製作投資在2000-5000萬人民幣區間。內容不限,但要求題材新穎,並優先選擇知名演員和知名IP。

在收益分配方面,製作方獲得線下製作費的15%作爲利潤,以及中國大陸地區院線發行可分配票房收入最高20%作爲獎勵。獨立創作人可以獲得中國大陸地區院線發行可分配票房收入的一部分作爲獎勵。

發行上的變革尤其值得關注,愛奇藝計劃提高院線/影院分賬比例,將原先52.269%的院線/影院分賬比例提高到60%,針對用戶降低與影院的最低結算票價,由通常的35元降低至20元。愛奇藝還將爲優質電影內容提供資金支持、用戶支持、資源支持、生態支持、技術支持和數據支持。

對愛奇藝來說,通過獨家投資和給予製片方、獨立創作人更多的利益分配,降低了合作伙伴的風險,帶給他們更多的收益回報,也擁有了主控優質內容的機會。

“愛奇藝原創電影”計劃的推出,就是希望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和優質電影,這些電影的補充也能爲愛奇藝平臺增加更豐富的內容,增強自身在視頻平臺中的競爭力。畢竟在這個內容爲王的時代,用戶更看重的還是內容的質量。

2014年《奇葩說》、2015年《盜墓筆記》剛剛推出時,也是遭遇到了很大的質疑,在綜藝、劇集等原創領域獲得了一定的成績之後,愛奇藝的下一個目標就是院線電影,而愛奇藝自身也已經有了足夠的試錯資本。

根據愛奇藝2018年報,從2015-2018年,愛奇藝會員數分別爲1070萬、3020萬、5080萬人,以及最新的8740萬人,會員數量增長穩定且持續。愛奇藝2018年度合計淨增會員達到3660萬,一舉創下全球流媒體會員年度淨增之最。

有着如此龐大的會員基礎,難怪愛奇藝會看似任性地選擇“放手一搏”。

變革前夕的思考:

從“票房收益”最大化到“票房+互聯網”收益最大化

有機構預測,2019年全球流媒體收入可能超過線下票房收入。但機遇與挑戰是並存的,根據愛奇藝在大會上公佈的數據顯示,2019年Q1內地電影市場的核心數據呈現出下滑,票房同比下降8%,觀影人次同比下降14.5%,平均上座率下滑4.67%。

當然愛奇藝在這個時刻攪動戰局,並非是心血來潮。對於互聯網和中國電影來說,政策護航、觀衆成熟、國產片發力、產業鏈優化等因素帶動中國電影進入了最好的發展時代。

今年的大會上,龔宇再次強調了“蘋果園”生態的構建,在“蘋果園模型”矩陣中,很多產品都是爲推動電影體驗而推出,比如旗下的智能電視應用“奇異果”以及投屏配件“電視果”的成熟。而互動視頻的研發,更是直接拿出了“方法論+工具”。如今愛奇藝將創新的關注點轉向院線電影,則是內容上的加持。

愛奇藝創始人、CEO 龔宇

當然這絕對不會是隻賺不賠的生意,獨家投資也就意味着加大了風險。“也許短期內會虧錢,但是沒關係,我們希望把蛋糕做大的,帶來長時間的回報額,而且從邏輯上,也會有好轉,從原來院線的收入最大化,改成院線加互聯網總收入的最大化。”龔宇對“愛奇藝原創電影”計劃很有信心。

當下院線電影除了互聯網版權售賣,需要更多樣的互聯網收入模式。營收從傳統的單純追求票房的最大化轉變爲“票房+互聯網”實現收益最大化。這種互利共贏的思路,是愛奇藝與Netflix等平臺在創新模式上的不同之處。

Netflix作爲新媒體公司,與傳統的院線之間是有一定矛盾的,更強調的是線上的發行,即便有時候做小規模的點映,有的是爲了宣傳,有的是爲了獲獎,但是“愛奇藝原創電影”計劃從一開始的定位,就是院線電影,強調的也是院線發行。

此次愛奇藝願意拿出票房收入的一部分,讓院線/影院在票房中的分賬比例提升,雖然愛奇藝會減少一部分票房分成收入,但能夠獲得更多的互聯網收入。而票價的降低,也能吸引更多觀衆進入影院。一舉雙得。

此外,大會上第一批六部“愛奇藝原創電影”計劃項目也同期發佈:《追錢逗愛熊仁鎮》《蘿莉大叔》《非常死刑犯》《發熱的春天》《一號坦克》《分手合約2》,涵蓋喜劇、愛情、犯罪、災難、戰爭、劇情等類型,故事基本都是來自於原創。

《蘿莉大叔》導演兼主演王太利

愛奇藝影業總裁亞寧表示,“我們做電影更多的是,一方面結合好互聯網的優勢,一方面讓生產的電影在互聯網和院線都獲得回報,讓製片單位和院線獲得更多收益”。

Netflix、迪士尼和愛奇藝雖然展現出了不同的面目,但殊途同歸,從大趨勢上來看,一段時間內,互聯網與傳統電影仍將保持相愛相殺的過程中,彼此推動,彼此促進的格局,畢竟在電影世界裏,無論是互聯網新勢力還是傳統巨頭,都應該明白一個簡單的道理——電影是永恆的藝術,也許它的火花會微弱,但永遠不會熄滅。

來源:犀牛娛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