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古鎮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位於福建邵武南部,是一座有着四千多年曆史和豐厚文化底蘊的古鎮,現今古城堡仍有明清徽派建築三百餘棟,造型精美,保存完美,全國少見。和平古稱“禾坪”,意爲地勢平坦、盛產糧食,是邵武歷史上的第一古鎮,也是全國罕見、福建唯一的“城堡式古鎮。譙樓和塔

和平古鎮的譙樓建於公元1588年,採用三層宮殿式建築,各層以鰲角相配,大小木斜穿直插,蔚爲壯觀。本來有四座,東西南北方向各一座,由於歷經歲月的滄桑變化, 只剩兩座,一座在東,一座在北,陪伴着和平古鎮百年夕陽煙雨。古樸城門,迎送多少古鎮喜憂,譙樓走過的是悠悠歲月,留下的是耐人尋味的古鎮歷史。福建第一街

古鎮一進來就是一條古街巷,唐天成年間,和平主街已是閩北商埠集散中心之一,繁榮熱鬧,史稱舊市街、晝錦街。全長約660米,街寬6-8米,道路由青石板和鵝卵石鋪制而成,因北高南低的地形原因,街道形成“九曲十三彎”,宛如一條騰空欲飛的青龍。沿街店鋪門兩邊設有活動的板門和櫃檯,設計科學,不佔道路,有“福建第一街”的美稱。四座“大夫第”

四座“大夫第”分別坐落在譙樓附近,有黃氏、廖氏、李氏三座大夫第及陳氏的“貢元”宅。和平古鎮的宅地以黃氏最爲出名,黃姓的始祖黃峭,祖籍河南光州固始,曾任唐朝工部尚書,是和平歷史上擔任官階最高的名宦,其子孫遍佈29個省18個國家,後裔在當今世界各地多達兩千餘萬人,不少人還成爲政府要員、億萬富豪。和平書院

和平書院是辭官後的黃峭回鄉創辦的華東地區最大的一所私人學校,從而改變了“閩人不讀書”的狀況。古鎮文脈深厚,人才輩出,光進士就上百名,號稱“中國進士之鄉”。朱熹、楊時等著名學者曾也到此講學傳道。民俗風情

邵武保留的是原始的儺舞而不是發展衍變了的儺戲。中原的儺文化傳播到閩越“蠻夷之地”的邵武山區,時至今日,中原地區儺文化已基本消亡,許多地方儺舞也已發展衍變成爲儺戲,而邵武不僅保留和傳承了中原儺文化,而且保留的是隻有舞蹈動作沒有劇情和說唱的純儺舞,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儺文化“活化石”。舌尖上的美食

逛累了,那就來品嚐一下和平古鎮的美味吧!

油漿豆腐

油漿豆腐,味道自然純正,鮮嫩可口,是用農家大豆以古法純手工製作,用石磨把黃豆磨成漿,然後鍋中慢慢熬製,最後施以繁複工序把鮮嫩豆腐製成油漿豆腐,不添加任何石膏與滷水,是純天然的綠色食品。

和平包餈

包餈,狀似水餃,包餡所用之皮不是用麪粉做成,而是用粳米和“水曲”做成,水曲草甘平無毒,去痰止咳,並可治療慢性支氣管炎,不僅色如碧玉,而且還是一道藥膳。裏面的餡也是很講究的,用上好的筍乾,燻肉。燻豆腐、芋頭、香菇、蕎頭等做餡,蒸出來的包餈,油而不膩,一口下去,汁沿嘴角流出,讓人食慾大開。

和平“碎銅茶”

碎銅茶名稱來源:只要將一小撮茶葉放入嘴裏咀嚼片刻,再取一枚潔淨的銅錢放入嘴裏與茶混嚼一分鐘,在吐出的茶渣中便能看到閃閃發光的碎銅。

碎銅茶香味醇厚,回味甘甜清爽,產自和平鎮一座海拔1500左右的留山峯上。山上四季雲霧瀰漫,清泉涓涓,晝夜溫差大,在這獨特的氣候環境中,一片在亂石巖縫中生長的野生茶樹,就是“碎銅茶”。

旅途驛站

離和平古鎮最近的就是中國石化邵武城南加油站了!

我們爲您的愛車提供優質的動力燃料,更能爲您提供玲琅滿目的商品,您還可以享受加油站免費提供的休息室、開水、WIFI、小藥箱等貼心的便民服務。

油站的後面是一個開放式的小果園,種植了枇杷、楊梅、柚子、西瓜等水果,在瓜果成熟的季節,歡迎您來品嚐瓜果飄香中的那份甘甜!

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吧,

累了,可以到加油站歇歇腳,

讓您在旅途勞累中感受到家的溫暖,

邵武城南加油站全體員工期待您的光臨!

編輯:楊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