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期鳳凰網《暖暖的中國》節目中,隨着主持人的娓娓道來,十天建成火神山醫院的中國速度讓我們感動且驕傲。講述中,主持人說到了火神山醫院隔壁加油站的員工們助力中國速度,爲服務建設工人而燒壞六個熱水壺的感人故事。這座和火神山醫院一牆之隔的加油站就是中國石化武漢石油分公司知音大道加油站,今天朝陽君要給大家分享的正是知音大道加油站站長李鄭軍的故事。

義不容辭挑重擔

“站長,站長,我們加油站外面運來好多施工機械,還有上千名建築工人,他們說火神山醫院就建在我們加油站隔壁。”1月23日晚上10點,剛回家的李鄭軍接到加油站員工李連九的電話。

今年47歲的李鄭軍,當了近8年加油站站長,形形色色的事也算經歷了不少。當他冒雨趕回加油站,看到加油站罩棚下面全是躲雨的工人後,頓時有些傻眼。

“連九,馬上把加油機電源切斷,注意加油站安全。”李鄭軍說。

一牆之隔的火神山醫院施工現場挖掘機、推土機等機械轟鳴,加油站罩棚下面聚集大量的施工人員。

“現場全是泥巴,我們沒有落腳的地方,只有你們加油站亮着燈,我們只能到你們這裏避避雨了。”施工人員表示。

“行呀,只要你們累了,想休息都到這來。”李鄭軍說。

“能不能給我們喝點開水?有方便麪、餅乾嗎?”施工人員有些不好意思。

李鄭軍和李連九二話不說,立刻行動。一夜下來,不停給施工人員燒開水、泡方便麪,一晚上燒了40多壺水。站內水壺不夠,李鄭軍將自己家裏和鄰居家的燒水壺全都拿到了加油站,幾天下來知音加油站燒壞了6個水壺,每天爲施工人員提供200多壺熱水。這就是視頻裏講述的一幕。

因爲他們的奉獻,火神山4000多名施工人員都知道,中國石化知音大道加油站是能供他們棲息的“紅帽子港灣”。

全家並肩戰疫情

李鄭軍的父親是一位老石油人,今年已經75歲,從大年三十開始,老人就承擔起家裏的大小事情,老人說:“鄭軍,不用擔心我,盡心把加油站管理好,武漢疫情這麼嚴重,石油人都得貢獻一份力量。”

“最近只要我回家,我20歲的兒子都會從樓上跑下來看一眼我,他什麼都不會說,但我知道,他在關心我,我覺得兒子長大了。” 李鄭軍說。

李鄭軍的妻子是一名警察,妻子跟他一樣,從臘月二十九就開始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我們已經13天沒有見面了,我們每天接觸的人太多,爲了避免出現交叉感染,愛人晚上住在另外一個房子裏,每天晚上我們就抽時間視頻聊幾句,報個平安。” 李鄭軍說。

現場保供進行時

2月2日,離武漢火神山醫院接診僅有一天。看着加油站油罐裏有80噸油品,能保障1200多輛救護車及應急救援車輛的油品供應,李鄭軍心裏很踏實。

2月3日凌晨,知音大道加油站正式成爲武漢火神山醫院定點保供站。

“今天上午,我們已經爲9輛救護車加油,轉診病人的救護車越來越多,說一點不怕,那是假話,但看到救護車上的醫護人員在爭分奪秒拯救老百姓的生命,我必須堅守崗位,爲他們加油,這是我的職責。” 李鄭軍說。

“在疫情防控、油品保供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我願意衝鋒在一線,爲生命救援加油。”正如李鄭軍在2月4日提交的入黨申請書上寫的一樣,疫情期間,他始終衝鋒在一線,爲生命救援加油。3月7日上午,因爲他的突出表現,李鄭軍在知音大道加油站作業現場參加了一場特殊的火線入黨宣誓儀式。在湖北武漢石油黨委書記許新德的領誓下,他面對黨旗莊嚴宣誓,佩戴上光榮的黨徽,並現場交納抗“疫”特殊黨費。

其實,疫情期間除了武漢知音大道加油站,中國石化的每一座加油站都在盡着自己的力量,他們開通綠色通道,免費給救護用車加油;他們堅持3萬座加油站正常營業,確保油品不斷供;他們增加民生物資甚至生鮮的供應,守住老百姓的“菜籃子”“米袋子”;他們跋涉在廠房田間,爲企業復工和農民春耕送去“救急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