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8年以来,上城区紧紧围绕省、市“五水共治”决策部署,将“全域化推进‘五水共治’”纳入区“四个全域化”重点工作内容,坚持以水质提升为根本目标,以“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和“美丽河湖”创建为抓手,进一步深化河长制,全力以赴做好黑臭水体整治专项督查迎检工作,不断巩固提升水环境治理成果,筑牢生态文明坚实屏障。今年上城区将继续投入1亿元治水资金,把清波、紫阳街道的134个小区打造成真正的“污水零直排区”,并重点建设近江、南星、复兴排水规划单元的生活小区包括馒头山北区块的雨污分流及山水分流工程。

5月13日,在全省高质量建设美丽浙江暨高水平推进“五水共治”大会上,上城区荣获2018年度浙江省“五水共治”(河长制)工作优秀县(市、区)称号,再夺“大禹鼎”。

再夺

大禹鼎

“大禹鼎”作为全省“五水共治”的最高荣誉,是检验治水成效的重要标准。再次夺得“大禹鼎”更是对上城治水工作的肯定和鞭策。

水韵上城之龙山河 摄/胡鉴

2018年以来,上城区紧紧围绕省、市“五水共治”决策部署,将“全域化推进‘五水共治’”纳入区“四个全域化”重点工作内容,坚持以水质提升为根本目标,以“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和“美丽河湖”创建为抓手,进一步深化河长制,全力以赴做好黑臭水体整治专项督查迎检工作,不断巩固提升水环境治理成果,筑牢生态文明坚实屏障。

五水共治后的凤山水城门 摄/吴汝华

2018年

上城交出了这样一份“治水答卷”

全年完成新增污水管网0.845公里、雨水管网建设1.752公里、雨污分流管网改造18公里。

通过改良,现在的河道清卫方便快捷 摄/曾新民

累计完成清疏雨污水管道549公里,完成实施龙山河、新开河和新塘河河道疏浚工程,清淤总量达到3.7万方。

整治后的龙山河 摄/陈伟

整治后的新开河 摄/陈伟

完成河道管理范围划界20公里。水环境治理成效显著,2018年全区所有水体均保持在Ⅳ类以上水质,其中87.5%以上断面达到了Ⅲ类以上,相较2017年同期增长了12.5%,上城区东河成功入选省级和市级“美丽河湖”。

整治后的东河 摄/陈伟

全年共计完成雨污分流项目211个,同步完成雨污混接点改造208个,完成浣纱渠污染源点整改86个。

完成湖滨、清波、小营、紫阳四个规划单元涉及120个生活小区约689幢房屋阳台水治理,完成湖滨和清波街道2个“零直排区”试点街道建设和10个“污水零直排小区”建设任务。

整治后的中河

完成水岸城市花园、钱江苑和江新苑3个小区11幢房屋惠及851户居民的高层二次供水改造。

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是检验治水成效的重要标准。2018年上半年、下半年两次“五水共治”公众满意度测评显示,上城区居民满意度均在85分以上,综合得分位列全市主城区第一,较2017年有大幅度提升。

整治后的新塘河 摄/陈伟

站在新起点 紧盯新目标

贴沙河上城段 摄/王川

夺得下“大禹鼎”,更要守得住。2019年,上城区站在新起点、紧盯新目标,以翻篇归零的心态再出发,续写好治水伟业。

作为纵深推进新一轮“五水共治”的龙头工程,“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是改善水环境质量的关键举措、防止水质反弹的治本之策。

中东河夜色 摄/胡鉴

根据上城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行动方案,到2020年底,要达到“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今年上城区将继续投入1亿元治水资金,把清波、紫阳街道的134个小区打造成真正的“污水零直排区”,并重点建设近江、南星、复兴排水规划单元的生活小区包括馒头山北区块的雨污分流及山水分流工程。完成水环境治理从治标到治本,从末端向源头的新治理模式。

☛详情请点击《再投1亿元!上城力争明年底基本建成“污水零直排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