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生醃海鮮,素來被美食圈人士冠以“毒藥”之稱,意思是越喫越想喫、越喫越上癮,只要喫過“生醃”,所有制熟的菜餚都會變得索然無味,可見其味道之鮮美。

所謂生醃,是指將姜、蔥、蒜、香菜、辣椒、味精、醬油、香油等調料,按比例兌成醃汁,泡入各種新鮮海產品醃製,滋味既不能太濃,又要滲入肉中,常見的種類有蟹類、活蝦、蝦姑(即爬蝦)、血蚶、牡蠣、薄殼等。

在潮汕本地人眼中,只有生醃才能最大程度保留海產品最原始的風味,其柔嫩鮮滑的口感也是制熟後的海鮮所無法比擬的。

生醃製品在海鮮原料初處理環節,有全生、半熟和全熟之分,這裏的全熟,也僅僅是指“燙到剛剛開口”。

所謂全生,就是將食材洗淨後,入白醋、酒類或飽和鹽水中泡一段時間以消毒殺菌,再用醃汁來浸漬,常用於蟹類等體積較大的海鮮。

半生,以血蚶等貝類爲代表,澆入開水微燙殺菌,撬開殼後淋入醃汁食用。

全熟,多見於小型貝類,下入開水汆燙至剛開殼後立即過涼,然後掰掉一半貝殼,澆入醃汁即可上桌。

早期的潮汕生醃,都需要經過長時間醃浸,屬於“慢浸法”。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饕們的嘴越來越刁,對於食材的原汁原味也更爲看重,所以生醃的時間便隨之大大縮短。

像生蠔、花甲等容易入味的貝類小海鮮,醃製時間在三五分鐘到十幾分鐘不等;需連殼浸泡的蝦姑和海蝦,則應醃3個小時以上;至於身厚殼硬的膏蟹,醃製時間則長達24小時。

近兩年還出現了一種“秒醃法”,爲了最大限度地保持貝類肉質的鮮甜,大廚們將醃汁淋入食材後直接走菜上桌,所以也稱爲快速醃。

生醃膏蟹

蟹的種類挺多,常用來生醃的就有幾種:個頭大的膏蟹,小小隻的癟蟹和三目蠐,雖然聽起來沒有大閘蟹、帝王蟹那麼高大上,但還是覺得來份醃蟹要過癮地多!特別是打開外殼,看到晶瑩剔透的蟹肉,油亮飽滿的蟹膏,真是超大的滿足!

生醃蝦蛄

春季是蝦姑其最肥美的時節,爆炒香辣是比較經典可口的口味,而生醃同樣不容錯過,肉質嫩彈帶有膠質。但蝦姑外殼比較厚而硬,醃製得好且入味還有利於脫殼,喫起來很方便。

生醃沙蝦

蝦營養豐富,殼軟易剝皮,是很普遍的烹飪食材,用來生醃照樣行。特別是那些“活蹦亂跳”的蝦生醃起來真知道什麼叫做“海的味道我知道”,蝦身的處理也很講究,要是能去泥腸掐頭尾,就更清爽入味了。

生醃血蚶

用來生醃的血蚶保留了如血的汁水,有一種特別的礦物味,用嘴一嘬,與醃料交織在一起,鹹而鮮,肉質更是爽脆,補腎補血的好東西!

相關文章